-O0:没有优化,不推荐在ARM Compiler6.6中使用
-O1:有限优化。这是当源代码调试的推荐级别
-O2:优化速度。由于许多循环展开和函数内联,使代码大小有所减少
-O3:优化速度。比-O2生成的代码更快,但代码大小可能会增加
-Os:平衡的优化。优化速度,在不显著降低性能的情况下减少代码的体积
-Oz:纯粹优化代码大小 可能会影响执行效率来进一步减小代码的大小
优化等级0,近乎不优化,用于调试代码。出现代码行不能设置断点可如此设置试试。
特点:最少的优化,可以最大程度上配合产生代码调试信息,可以在任何代码行打断点,特别是死代码处。
优化等级1:部分优化,去除未调用的内联函数或者静态函数,关闭debug窗口优化,此状态也能用于调试。
特点:有限的优化,去除无用的inline和无用的static函数、死代码消除等,在影响到调试信息的地方均不进行优化。在适当的代码体积和充分的调试之间平衡,代码编写阶段最常用的优化等级。
优化等级2:默认优化等级。如果处于debug状态,部分代码行将不能被调试,具体做了什么优化好像没说
特点:高度优化,调试信息不友好,有可能会修改代码和函数调用执行程序,自动对函数进行内联等。
优化等级3:等级3和等级2除了执行相同的优化,还有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平衡优化在生成的代码中比等级2更重的空间或时间。
-
-O0
:这是没有优化的级别。编译器不会尝试优化代码,这通常用于调试,因为生成的代码更容易理解,但程序的执行速度和大小可能不是最优的。 -
-O1
:这是启用基本优化的级别。编译器会尝试减少代码的执行时间,同时保持代码大小的合理性。这包括一些基本的优化技术,如循环展开和常量传播。 -
-O2
:这个级别比-O1
更进一步,会启用更多的优化技术,如更广泛的循环优化和分支预测。这通常会导致程序执行更快,但可能增加代码大小。 -
-O3
:这个级别会启用所有优化技术,包括一些可能影响代码大小和可读性的优化。这可能会导致程序执行速度更快,但生成的代码可能更难理解。 -
-Ofast
:这个级别启用了所有-O3
的优化,并且可能还会启用一些不严格遵守标准的优化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性能。使用这个选项时需要小心,因为它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正确性。 -
-Os
:这个选项专注于生成更小的代码,通过优化来减小程序的总大小,同时尽量保持执行速度。这适合于内存受限的系统。 -
-Obalanced
:这个选项尝试在执行速度和代码大小之间取得平衡。编译器会尝试找到一个折中点,使得程序既不会太大,也不会太慢。 -
-Oz
:这个选项用于生成尽可能小的映像大小。它将启用所有可能减小映像大小的优化选项,但可能牺牲一些执行速度。
选择哪个优化级别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例如,如果你需要程序运行得尽可能快,可能会选择-O3
或-Ofast
。如果你更关心程序的大小,可能会选择-Os
或-Oz
。通常情况下,开发者会在开发过程中使用-O0
或-O1
进行调试,然后在最终发布产品之前切换到更高的优化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