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
1 建设原则
本项目将在借鉴国内相关项目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先进、 成熟技术,并考虑长远发展需求,予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计、规范标 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1)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业务、技术、运
行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和实施进行设计,充分体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2)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结构要按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设计。 一方面,系统将与已建的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相连接,要采用开放性、标准化
的平台设计以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设备、软件及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系统对于未来可能增添的新的子系统、新的数据库、新的功能、 新的用户都要留有接口和二次开发 API,并符合电子政务相关技术标准,系统可 以随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扩大。
(3)安全性原则 以安全开展业务应用为目标,坚持安全防护与业务紧耦合,坚持核心关键技
术自主可控,坚持安全工程的集约化管理和工程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4)经济性原则 本项目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重复工作,力求减少浪费。
(5)完整性原则
除了针对本项目系统功能需求外,还要充分考虑系统非功能需求和项目全程
监管,包含:
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坚持项目法人责任制和招投标制;
系统性能设计、系统安全保密设计、系统集成与系统运行环境要求、备份恢 复要求等内容的相关设计方案、数据准备、设备购置与人员培训、组织机构调整 同时进行;
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及时发现、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坚持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及时将建设成果提供社会应用; 吸收先进经验,从系统建设开始就实施现代项目管理,对项目的建设管理、
项目实施、人员培训等项目建设的诸多环节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确保涵盖电子 政务项目建设的全部需求。
(6)系统性和时效性原则
统筹规划、统一设计,保证整个系统的统一和数据的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和严格的制度保障。
系统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服务工作,它的成败优劣必须从、也只能从
实际效果来衡量。因此,系统建设中必须坚持时效性原则。
(7)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技术发展迅速,新理念、新体系、新技术迭相推出,这 造成了新的、先进的和成熟的技术之间的矛盾。而大规模、全局性的应用系统, 其功能和性能要求具有综合性。因此,在设计理念、技术体系、产品选用等方面 要求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以满足系统在很长的生命周期内有持续的可维护性 和可扩展性。
(8)可靠性原则
在社会向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有潜在危机,即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 越高,系统失效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就越大。因此,本系统的设计尽可能在 有限的投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网络结构、技术措施、设备选型以及厂商的技 术服务和维修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总体设计和设备选择上优先选用国产 可控软硬件产品,确保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
2 建设目标
基于“智慧住建一期”已建成果的基础上,以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运维、 智能管理为统领,以智能建造为核心,加快推进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委建设现有 智能化应用的全面融合提升,初步实现从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 到征收拆除等住房城乡建设全业务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全过程各环节数字化应用水平、政务服务效率和行业监管水平,引领建筑业与工业化、信息化的 深度融合,引导培育新动能和新产业,加快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3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基于城乡智慧建设一期建设成果,紧密围绕委内业务全面贯通融合支 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主要实现如下建设内容:
(1)数据资源池建设。
在现有资源池基础上不断巩固成果,继续做好数据资源整合、数据治理工作, 提升建筑产业监测分析、普惠金融等大数据应用。
(2)应用服务建设
应用服务本期主要涉及上云系统融合、智能建造专项应用、智能管理专项应用和智能运维专项应用建设。
1)加强上云系统融合 上云系统间的融合,包括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和技术融合。 2)智能建造专项应用主要围绕装配式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全面涵盖勘察设计应用、施工监管应用、竣工验收应用、档案数字化理应用等。
3)智能管理专项应用包含智慧办公、智慧政务、绿色建筑、物业管理、智 慧小区等。
4)智能运维专项应用主要涉及智慧水务和管网管理,包含厂网一体化监测 管理、污泥运输和处置管理、排水防涝监测与应急响应、排水对外服务、城市管 线综合管理服务“e 呼通”系统等。
(3)应用支撑系统建设
应用支撑系统主要包括新建 BIM、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组件、技术支撑服 务系统,提升二次开发平台、GIS、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质量管理服务、城建档案 数字化转换能力。
(4)云服务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