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技术设计及概算方案

第一章 项目规划方案

1.1 指导思想

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立足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化升级为途径,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以大桥安全监测业务需求为导向,重点建设智慧大桥监测平台业务系统,有效提升大桥安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实现大桥安全管理过程、决策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智慧化。

1.2 设计原则

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綦江区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桥管理部门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辖区管理重点和特色,科学编制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总体设计。制定分步实施计划,按照由易到难、由点及面的方法,分步实施,逐步推广,确保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开展。

创新驱动,整合共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机制创新、理念 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突破层级、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壁垒,整合分布在区级及各职能部门的城市管理和视频监控信息,驱动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有序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需求分析、数据建设等方面的主导推动作用;探索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机制,注重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

试点先行、标准规范:坚持严格的过程管理,建立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运行标准规范和管理体系,依法依规开展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突出的管理领域先行实施建设,分阶段发展,分步骤实施,促进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整体发展。

1.3 建设目标

依托信息惠民国家试点项目、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围绕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需求,整合 管理、监督、服务资源,建设基础支撑平台、大数据平台、管理应用平台和桥梁安全监测应用系统建设,创新桥梁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推进桥梁安全管理问题由被动处理向主动发现转变,指挥调度由低效无序向高效协同转变,决策支持由粗放定性向集约定量转变,积极探索实现桥梁安全管理信息自动化、监管精细化、网络协同化、工作移动化、决策智能化的目标。

一是实现网络协同化,实现纵向覆盖每个桥梁,横向覆盖各协同网络单位的管理网络,实现信息互通及各类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的实时派遣、发布和反馈,通过各业务单元的协同联动、快速反应和精确管理,实现问题解决处置的协同化、智能化。

二是实现工作移动化,紧跟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发展趋势,围绕桥梁安全管理全过程,打造“全移动”工作模式。实现办公模式从传统 PC 电脑向“全移动”终端转变,打造桥梁安全管理工作移动互联“生态圈”,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扁平化”管理,使各部门业务办理更高效,沟通交流 更便捷,形成全移动工作大联动,提升整个桥梁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是实现桥梁安全管理信息全面感知,利用安装在桥梁各类设施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实现对桥梁安全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通过智能分析实现,实现问题的自动发现,并结合自定义流程、自动派遣等智能化功能,促进桥梁安全监测、管理业务高效运转。

四是实现区域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整合桥梁安全监测管理资源,建立多元信息采集机制,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优化考核评价制度,稳步推进市场化,推进协同平台建设,全面系统地提升桥梁安全监测管理效能。

五是实现决策智能化,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 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通过多维的数据统计,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统的运动 状态和规律,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

1.4 建设思路

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围绕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为目标,以提高桥梁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导向,以健全桥梁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数据共享、推进城市桥梁智能管理、结合綦江区桥梁安全管理核心理念与綦江区实际,打造特色的綦江区智慧桥梁安全监测管理模式。

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视频识别等技术,对涉及桥梁安全管理职能相关的诸多领域进行更全面的感知、更智慧的识别,实现管理对象与管理服务的高度整合,从而为全区大桥提供更全面的智慧化管理。

技术应用更为先进: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传感网技术、云计算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等现 代技术手段,强化信息获取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决策智慧化,立足科技 创新、资源整合、协作共享,推动大桥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交换共享更为有效:通过数据平台的建设,促进分布在不同管理部门间的监测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为应用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桥梁安全管理不再是信息孤岛,将更高效地协同运作,极大推动城市桥梁安全监测管理的良性循环。

1.5 总体设计

1.5.1 总体架构

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綦江区智慧城市总体框架下,突出大桥智能安全监测平台的技术创新,以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全业务集成以及资源整合的设计思路为指引,以网络基础设施、基础软硬件、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为依托,以桥梁安全监测管理核心业务为出发点,构建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及智能应用,并以各类信息化终端为服务和表现手段,实现桥梁安全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5.5-1

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项目架构包括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用户层、标准规范与管理和安全保障与运维。 基础层是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支撑环境,包括感知终端、基础设施等。

感知终端涉及气象、混凝土应力应变内埋式应变计、盒式固定测斜仪、风速风向仪、视频监控、各种传感器等内容,基础设施包括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安全资源池、数据资源池、机房设施、网络环境(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

数据层是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核心和数据应用的关键,包括云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库建设包括基础库、业务库、专题库等数据库;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共享交换。

应用层是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集中点。以实现桥梁安全管理领域全业务、 全流程信息化为目标,包括三大管理模块以及两个支撑平台。

展示层体现了平台的服务渠道包括指挥中心大屏幕、电脑、全移动办公终端(将桥梁安全管理运营、数据监管、视频监控、决策分析等整合至统一的APP平台中)等。

服务层是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服务政府和公众的窗口。各级领导、各专业单位、 执法人员、监督员、社会公众等用户通过综合指挥中心、智能终端等获取日常管理、公众服务和决策支持的相关功能。

标准规范与管理层是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保障措施。包括管理、监督、协调、考核评价和标准规范。

安全保障与运维层是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持续、安全运行的支撑。包括信息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保障。

图片

1.5.2 逻辑架构

1.5.2.1 数据采集架构

桥梁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思维,基于智能数字传感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进行设计,如图所示。

图片

桥梁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架构从逻辑架构上分为4层:

最底层是传感网络层,,由各种传感器(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和数据感知采集节点构成,周期性进行各个监测参数的测量和数据采集;

第二层为传输汇聚层,由分布式无线采集点、中继传输节点以及汇聚传输节点共同构成,完成采集数据导入到远端数据库系统;

第三层为核心数据层,主要由桥梁基本数据和监测实时实时数据组成,为桥梁健康状况分析和预警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第四层为业务应用层,以可视化界面及简单明了的输出命令完成监测数据的分析。通过预警、显示和报表等形式,将桥梁健康监测信息提供给管理者的客户端。

1.5.2.2 系统业务架构

桥梁监测平台系统业务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分布式数据采集层,数据分析管理层,数据管理服务层。如下图:

图片

分布式数据采集层,是各个ECS服务中部署的数据采集服务组成分布式数据采集平台,采集各个管理区域桥梁的实时传感器数据。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为上层数据分析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撑。

数据分析管理层,主要负责对下层数据通过相关模型分析处理,形成分析结果,为上层提供分析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管理层,只要负责下层采集分析数据进行直观可视化展示,对于中间数据分析层数据得出分析结论,辅助决策支持。根据分析层数据生成业务告警等功能。

1.5.3 网络架构

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网络体系构建主要分为电子政务网、互联网等几大网络构建桥梁监测系统的网络体系框架。

图片

图5.5-3

桥梁监测系统的核心业务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外网进行部署和实现。由于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一线业务操作重点以“全移动”模式实现,所以移动互联网是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网络体系的第二大网络,通过移动终端构建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移动信息采集、信息上报、处置·监督、公众服务等内容,为物联感知终端提供高效快速的信息采集和传输网络。通过将以上网络进行融合,实现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网络体系。

1.6 总体技术路线

1.6.1 技术解决方案

    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支撑,以数据采集充分共享为手段,以智能化监测手段、智慧报警、分析决策等为主要目标。

    在技术路线方面,通过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基础环境构建高度柔性、强鲁棒性、全面开放的桥梁监测系统;

    在应用方面,通过智慧支撑环境,构建安全、智能的大桥安全监测服务环境。通过“高质量”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碎片化”应用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等,提升桥梁安全管理水平。

    在实施运营方面,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采用“服务构建、开放合作、持续交付”的思想,打破传统以单一业务或技术部门需求为标准的建设交付模式,转变为以桥梁安全管理核心价值、整体服务理念为依归的“信息化能力持续交付”建设模式,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和有步骤地通过“服务设计”全面落地綦江区城市特大桥、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

1.6.2 视频分析技术

    视频分析实质是一种算法,视频分析技术基于数字化图像,基于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一方面,智能视频将继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智能视频监控将向着适应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场景发展;向着识别和分析更多的行为和异常事件的方向发展;向着更低的成本方向发展;向着真正“基于场景内容分析”的方向发展;向着提前预警和预防的方向发展。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芯片、算法的发展都与视频分析密切相关。

1.6.3 基于微服务与容器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

   基于容器技术与微服务架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容器化技术可行性分析:

   容器具有以下特点,满足城管执法不断迭代的需求环境。

   1、统一的运维界面。

   2、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3、运行环境的一致性。

   4、安装部署的便捷性。 


关注我的技术公众号,每个工作日都有优质技术文章推送和电子版方案下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找方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