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二者在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共同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
2. 理论层面的内在逻辑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为脱贫攻坚提供发展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 实践层面的问题与挑战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统筹衔接不足、人力资源短缺、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及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等问题,需要一体化推进和解决。
4. 指导思想与政策导向
中共中央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任务。
5.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现实依据
当前政策导向强调两者的有效衔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防止工作实施中的短期行为。
6.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体化推进
一体化推进需要解决整体谋划缺失、人力资源空心化、产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通过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效整合。
7. 人才队伍建设与“三农”工作
强化“三农”工作队伍,引育结合,打造高素质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8. 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一体化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核心手段,产业振兴项目一体化推进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的根本之策。
9. 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村庄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发展条件,推动绿色村庄发展,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10. 结束语与展望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体化实施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乡村振兴相关标准文件
▶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1号文件)
▶ 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1号文件)
▶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1号文件)
▶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实施方案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乡村发展趋势、问题及建议
▶2022年辽宁省乡村振兴政策汇编
▶北京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通知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 年)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
标准文件引用地址(可下载)
▶ DB3209T 1212-2022 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盐城市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