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 关于switch case的研究

很多人认为 switch case中的deault的是在最后执行,其实是错了,按照实验来看,只与代码顺序有关与否。源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fdef  CASE8
    int x=8;
#elif   CASE9
    int x=9;
#else
    int x=10;                                                                                                                                                                                    
#endif
int main(int arg,char **argv)
{
    int i=atoi(argv[1])
    switch( i )
    {
        default:
            {   int m=10;
                printf("%d %d\n",i,m);
            }
        case 1:
            {
                int a=9;
                printf("%d %d\n",i,a);
            }
        case 0:
            {
                int b=8;
                printf("%d %d\n",i,b);
            }
        //  break;
        //  break;
    }
}

运行结果如下:

 

[centos7@localhost gitwork]$ ./a.out 0
0 8
[centos7@localhost gitwork]$ ./a.out 1
1 9
1 8
[centos7@localhost gitwork]$ ./a.out 2
2 10
2 9
2 8

这个结果说明了defualt的作用是不在case选项之列的都在这里处理并不规定他必须在case的分支最后执行,而且case分支的执行顺序在满足了调件之后只与代码的case分支顺序有关,以前没有深究,原本是看到不能再case中声明变量想验证下,不想发现了这个现象。关于不能定义变量问题,参照http://blog.csdn.net/wretchedme/article/details/39718351 这位仁兄的答案,主要是如果如上在default中定义变量,在别的非detault中引用的话必定会出错(如果仅仅是 因为未初始化会导致意向不到的错误完全可以在每个case中进行赋值初始化去避免,没理由报错),这样的话会导致case分支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想执行别的case分支就要执行另外的case进行去声明,这样会和switch的宗旨背道而驰,毕竟switch case 就是为了解决互相之间没有依赖关系的业务逻辑关系而产生的(而且我怀疑底层使用了类似goto的用法会跳过定义的地方直接执行分支),不应该因为一个变量声明的问题而强行粘合在一起。经过验证推断应该是作用域的问题。如果不加作用域,则变量在所有的case中都能用,但是很可能不会执行到,会出现矛盾,现在加了一个大括号作用于,就不会出现语法矛盾的地方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