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用户态与内核态、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阻塞

什么是用户态与内核态

计算机系统中,通常 CPU 执行两种不同性质的程序代码:一种是操作系统内核程序(管理程序);另一种是用户自编程序(即系统外层的应用程序,或简称 “应用程序”)。CPU 运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程序,就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两种运行模式:用户态和内核态。

先来说一些废话

程序执行目的就是操作计算机中的各种硬件资源,每个程序最终都会编程二进制语言来操作硬件,从而实现某种具体功能。这样一说,好像可以不用操作系统,每个程序自己就是操作系统了。行吗?肯定不行啊。应用程序大多是高级语言编写的,你会将高级语言编译成二进制语言吗?这时你会说“我不会”,但有牛人会编写,并提供编译工具给大家使用。好,即使你的程序已经转换成二进制语言了,那你知道接下来如何和硬件进行交互来操作硬件,这么多程序都要来使用有限的硬件,那到底是给你用还是给他用,谁有权力管理这些硬件资源、制定使用规则。这时你又会说“我不会”,但总牛人知道怎么和硬件交互,有这个能力来编写代码来统一管理资源并制定使用规则,我们这些普通人达成共识都遵循他的规则就行。这…我无法反驳了,因为这个牛人编写的代码就是操作系统了。

操作系统可以让你编写的应用程序代码与硬件交互,同时管理不同应用程序如何有序使用硬件资源,所有应用程序都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所以一定要保证操作系统安全运行,才能确保上层应用程序正常运行。

操作系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由优秀科技人才经过深思熟虑写出来的程序,肯定比应用程序代码逻辑要严格。(形象化例子)既然大家都认同我(操作系统),我就有权利和责任让大家稳定运行,那大家就应该遵循和支持我制定的规则,并在我制定的规则内运行。我也想尽最大努力让大家方便快速地使用所需硬件资源,但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怎么管理和使用(各种硬件的使用、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等),大家都不清楚,所以这些资源和功能我不能都对大家开放,我需要统一管理起来,才能合理分配,有什么需求就告诉我,我知道怎么使用这些资源并计算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你只需要在外面等我一会儿,我就会把结果返回给你。

什么是用户态和内核态?

程序运行其实是CPU处理计算这段程序代码,所以更好的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可以从CPU的角度去看待。

  • 当CPU在计算用户应用程序代码时,此时CPU所处状态就是用户态;
  • 当CPU在计算操作系统内核代码时,此时CPU所处状态就是内核态。

即用户态是普通应用程序运行的模式,内核态是操作系统内核运行的模式。

为什么要区分用户态或内核态这两种运行模式?

在用户态下,程序只能访问自己分配的内存空间,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资源,如硬件设备、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等。内核负责管理硬件设备、进程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功能,内核态就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下面几个角度对比:

  1. 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果所有的程序都运行在最高特权级别的内核态,一个程序的错误或恶意行为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通过将应用程序限制在用户态,即使出现错误也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系统的稳定性。
  2. 资源访问控制:
    内核拥有对硬件资源的完全控制权,包括CPU、内存、外设等。
    如果所有程序都直接访问硬件资源,将会造成资源的冲突和安全隐患。
    通过用户态和内核态的隔离,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度系统资源的访问。
  3. 系统调用机制:
    用户态程序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服务,如文件读写、进程管理等。
    系统调用是用户态程序与内核交互的主要方式,它提供了一个受控的接口,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用户态与内核态切换:

前面说了用户态与内核态是CPU执行的两种状态,好像CPU可以随意切换去执行用户程序还是应用程序。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要考虑CPU在这两种状态下切换所带来的开销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当发生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时,CPU需要保存当前用户态进程的执行状态(如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等),这样再切回来时才能知道上次执行到哪里了,同时还要加载内核态进程的执行状态。同样,从内核态切换回用户态时,也需要进行相反的上下文切换操作。上下文切换需要大量的内存读写操作,会消耗CPU和内存带宽,造成一定的性能损耗。

其次,用户态程序和内核态程序访问内存的方式不同,用户态程序的内存访问受到限制,而内核态程序可以访问全部内存空间。
在切换的过程中,CPU需要切换内存管理单元(MMU)的页表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内存访问模式。这种切换也需要消耗一定的CPU时间和资源。以及指令集切换、系统调用都会造成性能开销。

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

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这两个概念经常看见,很容易混淆,所以在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解释并比较两者的区别:

  1. 对象
    • 同步与异步是指用户空间程序调用内核空间程序的发起方式,针对的是两个对象调用关系;
    • 阻塞与非阻塞指的是用户空间程序的一种执行状态,针对的是用户空间程序的执行状态。
  2. 目的
    • 同步与异步的目的是调用方获取被调用方返回的结果,但获取方式存在区别:
      • 同步:A 调用 B,由调用方 A 盲目主动询问 B 操作是否完成并获取返回结果的方式;
      • 异步:A 调用 B,由被调用方 B 主动回调或通知调用方任务已完成并获取返回结果的方式;
    • 阻塞与非阻塞的目的是用户空间程序是否继续执行。
      • 阻塞:用户空间程序调用某个耗时操作,用户空间程序需要等待这个操作完成才能继续执行;
      • 非阻塞:用户空间程序调用某个耗时操作,不需要等待这个操作完成就可以继续执行面的程序。

总结起来:同步与异步关注的是调用方获取被调用方响应结果的方式:同步(调用方主动获取)、异步(回调或通知,即调用方被动接收);阻塞与非阻塞关注的是调用方在调用耗时操作(被调用方)时,自己本身的执行情况:阻塞(操作未完成,调用方原地等待,不执行后面的程序),非阻塞(操作未完成,调用方先跳过,继续执行后面的程序)。

四种组合方式

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可以有四种组合方式:同步阻塞、同步非阻塞、异步阻塞和异步非阻塞,下面已IO操作为例进行简单讲解:

  1. 同步阻塞(Synchronous Blocking)
    特点:线程发起I/O操作后,线程会被阻塞,直到I/O操作完成获取同步结果。
    缺点:线程在等待I/O期间无法做其他事情,系统吞吐量较低。
  2. 同步非阻塞(Synchronous Non-Blocking)
    特点:线程发起I/O操作后立即返回,线程不阻塞,I/O操作未完成期间,线程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需要主动轮询检查I/O操作是否完成。
    缺点:需要自己实现轮询机制,增加了编程复杂度。
  3. 异步阻塞(Asynchronous Blocking)
    特点:线程发起I/O操作后,线程会被阻塞,直到I/O操作完成,通过IO回调或通知等异步方式告知线程获取结果。
    缺点:这种毫无意义。线程在IO操作期间已被阻塞,异步通知完全是多余,直接等待同步获取结果就可以了。
  4. 异步非阻塞(Asynchronous Non-Blocking)
    特点:线程发起I/O操作后立即返回,线程不阻塞,线程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通过IO回调等异步方式通知线程获取结果。不要线程主动轮询,减轻了线程的负担。
    缺点:需要实现异步通知机制,编程复杂度较高。
  • 11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