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始化段后,对系统内存等进行读取并设置。
重新设置PIC。(Intel 和 IBM的不同设置)
关闭软驱。
跳转到32位保护模式和程序Main函数。
LIDT(设置中断描述符表)
LGDT->段描述符基地址和大小
段选择子->段描述符
段描述符(8字节)->段基地址、段界限(大小)、段属性等信息。
段选择子 : 描述符索引、TI(Table Indicator)、RPL(requested privilege level) 16位
段选择子(获取32位基地址)
+ 32位偏移地址
------------------------------
线性地址

这篇博客详细记录了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初始化段后的内存设置,针对Intel和IBM不同的PIC重置方法,软驱的关闭,以及如何进入32位保护模式。此外,还涉及LIDT设置中断描述符表,LGDT处理段描述符,以及段选择子与线性地址转换等核心概念。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