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的基本概念

一、电容: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到电容和导体的面积成正比,和导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实际电容存储在如下所示中:



二、人体对电容的影响:

人体相当于地,当手指按下的时候,手指会将一部分电容吸收过去,导致tp上那一点的电容变小。

如下图所示为手指没有按下时电容的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上面的导体面积比较小,下面的导体面积比较大,它是根据相对大点的导体面积来计算的。


当手指按下后,面积大的一部分电容被手指吸收,剩下的电容量小面积导体之间的电容了。这样就达到了电容有显著变化的效果了。从上面可以看到,TP的设计就是上面的导体面积较小,下面的导体面积较大。

 

三、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

1.表面式电容屏

2.投射式电容屏


表面式电容屏:

英文:SCT, Surface Capacitive Touch

常见于大尺寸户外应用,如公共信息平台(POI)及公共服务(销售)平台(POS)等产品上。

SCT面板是一片涂布均匀的ITO层,面板的四个角落各有一条出线(UR, UL, LR, LL)与SCT 控制器相连接。为了能够侦测触碰点的确切位置,SCT控制器必须先在SCT 面板上建立一个均匀的电场,这部份工作是由IC内部的驱动电路对面板进行充电来达到。当手指触及屏时,会引发微量电流流动;此时IC内的感测电路会分别解析四条联机上之电流量,并依照下图中的公式将触碰点的XY坐标推算出来。为了克服干扰的影响,可以利用硬件滤波器或软件滤波器对推算出的坐标值进行处理。



投射式电容屏:

PCT是建构在矩阵的概念之上。在触摸屏制作部份,PCT面板的ITO是经过蚀刻而产生特定图案的,目的在于提高各触碰点的SNR值,增强识别的精确度。藉由将前述的图案在X轴与Y轴方向分别复制数次(次数多寡根据屏尺寸而定),便形成一个类似键盘的PCT矩阵,

下图即是目前最常见的菱形图案(自容):


图中的橘色菱形图案形成了X轴方向的ITO导线(共有m条),而绿色菱形图案形成了Y轴方向的ITO导线(共有n条);PCT控制器会依次驱动这些导线来侦测是否有因为触碰而增加的电容量变化。


以架构最简单的RC振荡方案为例.我们将X轴中的X2导线的等效电路简化于上图,形成一个由n个Rp与n个Cp所组成的RC电路,其中的Rp与Cp分别代表等效的ITO分段内阻与PCT各节点(XY轴交会处)的固有电容值。当手指接近或接触到屏时,会在屏上增加一个电容量(Cf);对这个RC振荡电路而言,Cf的出现意味着振荡的周期变长而频率降低。借着计算手指触碰前后X2导线上的振荡周期与频率的改变,PCT控制器因而可辨别出触碰的位置,甚至还能分辨手指与屏的距离(即提供Z轴信息)。

下面画出直观的自电容触摸屏:


特点:串行驱动并感应


互电容触摸屏:


特点:串行驱动。并行感应。

例子:

Y0和X0之间的电容是耦合电容,当手指按下后,他们之间的电容是减少的,感应电路通过电容的减少来判断触摸垫的位置。


互电容触摸屏的控制:


从上图可以看到,互电容触摸屏的控制流程如下:

1.在没有休眠的时候,触摸屏不工作,TX脚接地。感应驱动电路不工作

2.触摸屏唤醒后,按照TX1到TXn的顺序依次的发送驱动信号,感应电路来感应RX是否有明显的电容变化,最终来确定在哪一点被触摸了。

互电容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呢?

1.记录无触摸时的基准
2.记录实时的电容变化
3.找出触摸区域
4.进行坐标插值计算


自电容触摸屏的控制:


自电容的数据处理:

1.X/Y分别计算
2.计算无触摸时的基准值
3.X/Y方向各自的一维触摸区域值
4.分别计算插值坐标

由于自电容是分别感应两个轴的值,就有可能在两点触摸的时候发生鬼点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