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 傅雷
许多时候在妄言放下,却忽略了从未拥有的事实,终究是荒唐的言语。生命的厚重需要苦难的磨砺,需要不断斗争,倘未经受这一切,所谓的厚重不过是远山的浮云,风轻轻吹拂就飘散开去。
只读书,只思考,不去经历,只能得到一些浅薄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上建立的自信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更遑论低于风雨的吹袭。知行合一是必要的过程,缺少了任何一步都不能深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阅读一页页经卷,所领悟道德知识些许启迪,没有投身生活的经历中,这些启迪也逐渐消逝。是否是因为记忆不牢靠?其实只不过从未真正理解过,从未真正理解过一首诗、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简单的道理。矛盾、冲突、聚散、喜悲,在红尘萧索中渐渐明白些许道理,需要一天天沉淀。
有人说,每个人的悟性都带着前世的因。有的人表现的愚笨,有的人表现的聪慧。万法随缘,能悟几分都是个人的造业与福气。可滚滚红尘,知足常乐者又有几人?
人的成熟要经受磨难,这也是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一些环境中现世安稳、灯红酒绿,一些环境中风雨如注、坎坷飘零。再加之一些人坚定刚毅,一些人软弱犹豫,每个人所能悟到的千差万别,这正构成了生命多彩的画面。
有人说,若要深刻,则需经受苦难,在这个定义下则不必艳羡旁人的深刻,其背后有太难言的心酸痛楚。在生活的过程中,人经历各种美好、丑恶的故事之后,更加清晰的看到美好与丑恶两者的定义,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回顾往昔,无数的仁人志士走上追寻生命美好与圆满的路途,在这条路上承受风雨,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一岁又一岁,不断探索人性中的美好。其中有喜剧,有悲剧,可对于一个坚定奋斗的人,这些悲喜都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我们应不避风雨,依着自我的心性向前发展。得到舍弃,得到超脱,得到智慧都不必太过欣喜,只这一切的美好背后都藏着我们一次次斗争的足迹。我们应当珍惜当下,更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而不必向别人倾诉自我的经历。
若偶尔感到生命沉重,不妨想想远方的天空下那些与你走在相同道路上的人儿,你的心中一定能够得到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