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挑出好西瓜

一.什么是决策树

1.定义

1、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类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分类方法,它是一种监督学习。常见的决策树算法有ID3,C4.5、C5.0和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的分类效果一般要优于其他决策树。
2、决策树是基于树状结构来进行决策的,一般地,一棵决策树包含一个根节点、若干个内部节点和若干个叶节点。
3、 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属性上的判断 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判断结果的输出 每个叶节点代表一种分类结果。 根节点包含样本全集
4、决策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棵泛化能力强,即处理未见示例能力强的决策树,其基本流程遵循简单且直观的“分而治之”(divide-and-conquer)策略。

2.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ID3算法

1.算法核心

ID3算法的核心是根据信息增益来选择进行划分的特征,然后递归地构建决策树

2.熵(entropy)

熵表示事务不确定性的程度,也就是信息量的大小(一般说信息量大,就是指这个时候背后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熵的公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在X的条件下Y的条件熵,是指在X的信息之后,Y这个变量的信息量(不确定性)的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当Entropy最大为1的时候,是分类效果最差的状态,当它最小为0的时候,是完全分类的状态。因为熵等于零是理想状态,一般实际情况下,熵介于0和1之间 。
熵的不断最小化,实际上就是提高分类正确率的过程。

3.算法步骤

1.从根节点开始,计算所有可能的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节点的划分特征;
2.由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节点;
3.再对子节点递归1-2步,构建决策树;
4.直到没有特征可以选择或类别完全相同为止,得到最终的决策树。

三.ID3算法应用–西瓜树

1.理论分析

西瓜的决策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西瓜样本构建决策树模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信息增益选择最优划分属性:
(1)西瓜树信息熵:
在西瓜样本集中,共有17个样本,其中正样本8个,负样本9个,样本集的信息熵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西瓜树信息增量:
西瓜样本集中,以属性“色泽”为例,它有3个取值{青绿、乌黑、浅白},对应的子集D1(色泽=青绿)中有6个样本,其中正负样本各3个,D2(色泽=乌黑)中有6个样本,正样本4个,负样本2个,D^3(色泽=浅白)中有5个样本,正样本1个,fuya负样本4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同理也可以计算出其他几个属性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根节点来进行划分,然后再对每个分支做进一步划分.

2.使用sklearn库算法代码

1…数据集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引入数据和需要用到的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sklearn.tree as st
import math
data = pd.read_csv('./西瓜数据集.csv')
da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计算熵

def calcEntropy(dataSet):
    mD = len(dataSet)
    dataLabelList = [x[-1] for x in dataSet]
    dataLabelSet = set(dataLabelList)
    ent = 0
    for label in dataLabelSet:
        mDv = dataLabelList.count(label)
        prop = float(mDv) / mD
        ent = ent - prop * np.math.log(prop, 2)

    return e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拆分数据集

# index - 要拆分的特征的下标
# feature - 要拆分的特征
# 返回值 - dataSet中index所在特征为feature,且去掉index一列的集合
def splitDataSet(dataSet, index, feature):
    splitedDataSet = []
    mD = len(dataSet)
    for data in dataSet:
        if(data[index] == feature):
            sliceTmp = data[:index]
            sliceTmp.extend(data[index + 1:])
            splitedDataSet.append(sliceTmp)
    return splitedDataSet

5.选择最好的特征

# 返回值 - 最好的特征的下标
def chooseBestFeature(dataSet):
    entD = calcEntropy(dataSet)
    mD = len(dataSet)
    featureNumber = len(dataSet[0]) - 1
    maxGain = -100
    maxIndex = -1
    for i in range(featureNumber):
        entDCopy = entD
        featureI = [x[i] for x in dataSet]
        featureSet = set(featureI)
        for feature in featureSet:
            splitedDataSet = splitDataSet(dataSet, i, feature)  # 拆分数据集
            mDv = len(splitedDataSet)
            entDCopy = entDCopy - float(mDv) / mD * calcEntropy(splitedDataSet)
        if(maxIndex == -1):
            maxGain = entDCopy
            maxIndex = i
        elif(maxGain < entDCopy):
            maxGain = entDCopy
            maxIndex = i

    return maxIndex

6.寻找最多的,作为标签

# 返回值 - 标签
def mainLabel(labelList):
    labelRec = labelList[0]
    maxLabelCount = -1
    labelSet = set(labelList)
    for label in labelSet:
        if(labelList.count(label) > maxLabelCount):
            maxLabelCount = labelList.count(label)
            labelRec = label
    return labelRec

7.生成树

def createFullDecisionTree(dataSet, featureNames, featureNamesSet, labelListParent):
    labelList = [x[-1] for x in dataSet]
    if(len(dataSet) == 0):
        return mainLabel(labelListParent)
    elif(len(dataSet[0]) == 1): #没有可划分的属性了
        return mainLabel(labelList)  #选出最多的label作为该数据集的标签
    elif(labelList.count(labelList[0]) == len(labelList)): # 全部都属于同一个Label
        return labelList[0]

    bestFeatureIndex = chooseBestFeature(dataSet)
    bestFeatureName = featureNames.pop(bestFeatureIndex)
    myTree = {bestFeatureName: {}}
    featureList = featureNamesSet.pop(bestFeatureIndex)
    featureSet = set(featureList)
    for feature in featureSet:
        featureNamesNext = featureNames[:]
        featureNamesSetNext = featureNamesSet[:][:]
        splitedDataSet = splitDataSet(dataSet, bestFeatureIndex, feature)
        myTree[bestFeatureName][feature] = createFullDecisionTree(splitedDataSet, featureNamesNext, featureNamesSetNext, labelList)
    return myTree

8.画图

# 能够显示中文
matplotlib.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matplotlib.rcParams['font.serif'] = ['SimHei']

# 分叉节点,也就是决策节点
decisionNode = dict(boxstyle="sawtooth", fc="0.8")

# 叶子节点
leafNode = dict(boxstyle="round4", fc="0.8")

# 箭头样式
arrow_args = dict(arrowstyle="<-")


def plotNode(nodeTxt, centerPt, parentPt, nodeType):
    """
    绘制一个节点
    :param nodeTxt: 描述该节点的文本信息
    :param centerPt: 文本的坐标
    :param parentPt: 点的坐标,这里也是指父节点的坐标
    :param nodeType: 节点类型,分为叶子节点和决策节点
    :return:
    """
    createPlot.ax1.annotate(nodeTxt, xy=parentPt, xycoords='axes fraction',
                            xytext=centerPt, textcoords='axes fraction',
                            va="center", ha="center", bbox=nodeType, arrowprops=arrow_args)


def getNumLeafs(myTree):
    """
    获取叶节点的数目
    :param myTree:
    :return:
    """
    # 统计叶子节点的总数
    numLeafs = 0

    # 得到当前第一个key,也就是根节点
    firstStr = list(myTree.keys())[0]

    # 得到第一个key对应的内容
    secondDict = myTree[firstStr]

    # 递归遍历叶子节点
    for key in secondDict.keys():
        # 如果key对应的是一个字典,就递归调用
        if type(secondDict[key]).__name__ == 'dict':
            numLeafs += getNumLeafs(secondDict[key])
        # 不是的话,说明此时是一个叶子节点
        else:
            numLeafs += 1
    return numLeafs


def getTreeDepth(myTree):
    """
    得到数的深度层数
    :param myTree:
    :return:
    """
    # 用来保存最大层数
    maxDepth = 0

    # 得到根节点
    firstStr = list(myTree.keys())[0]

    # 得到key对应的内容
    secondDic = myTree[firstStr]

    # 遍历所有子节点
    for key in secondDic.keys():
        # 如果该节点是字典,就递归调用
        if type(secondDic[key]).__name__ == 'dict':
            # 子节点的深度加1
            thisDepth = 1 + getTreeDepth(secondDic[key])

        # 说明此时是叶子节点
        else:
            thisDepth = 1

        # 替换最大层数
        if thisDepth > maxDepth:
            maxDepth = thisDepth

    return maxDepth


def plotMidText(cntrPt, parentPt, txtString):
    """
    计算出父节点和子节点的中间位置,填充信息
    :param cntrPt: 子节点坐标
    :param parentPt: 父节点坐标
    :param txtString: 填充的文本信息
    :return:
    """
    # 计算x轴的中间位置
    xMid = (parentPt[0]-cntrPt[0])/2.0 + cntrPt[0]
    # 计算y轴的中间位置
    yMid = (parentPt[1]-cntrPt[1])/2.0 + cntrPt[1]
    # 进行绘制
    createPlot.ax1.text(xMid, yMid, txtString)


def plotTree(myTree, parentPt, nodeTxt):
    """
    绘制出树的所有节点,递归绘制
    :param myTree: 树
    :param parentPt: 父节点的坐标
    :param nodeTxt: 节点的文本信息
    :return:
    """
    # 计算叶子节点数
    numLeafs = getNumLeafs(myTree=myTree)

    # 计算树的深度
    depth = getTreeDepth(myTree=myTree)

    # 得到根节点的信息内容
    firstStr = list(myTree.keys())[0]

    # 计算出当前根节点在所有子节点的中间坐标,也就是当前x轴的偏移量加上计算出来的根节点的中心位置作为x轴(比如说第一次:初始的x偏移量为:-1/2W,计算出来的根节点中心位置为:(1+W)/2W,相加得到:1/2),当前y轴偏移量作为y轴
    cntrPt = (plotTree.xOff + (1.0 + float(numLeafs))/2.0/plotTree.totalW, plotTree.yOff)

    # 绘制该节点与父节点的联系
    plotMidText(cntrPt, parentPt, nodeTxt)

    # 绘制该节点
    plotNode(firstStr, cntrPt, parentPt, decisionNode)

    # 得到当前根节点对应的子树
    secondDict = myTree[firstStr]

    # 计算出新的y轴偏移量,向下移动1/D,也就是下一层的绘制y轴
    plotTree.yOff = plotTree.yOff - 1.0/plotTree.totalD

    # 循环遍历所有的key
    for key in secondDict.keys():
        # 如果当前的key是字典的话,代表还有子树,则递归遍历
        if isinstance(secondDict[key], dict):
            plotTree(secondDict[key], cntrPt, str(key))
        else:
            # 计算新的x轴偏移量,也就是下个叶子绘制的x轴坐标向右移动了1/W
            plotTree.xOff = plotTree.xOff + 1.0/plotTree.totalW
            # 打开注释可以观察叶子节点的坐标变化
            # print((plotTree.xOff, plotTree.yOff), secondDict[key])
            # 绘制叶子节点
            plotNode(secondDict[key], (plotTree.xOff, plotTree.yOff), cntrPt, leafNode)
            # 绘制叶子节点和父节点的中间连线内容
            plotMidText((plotTree.xOff, plotTree.yOff), cntrPt, str(key))

    # 返回递归之前,需要将y轴的偏移量增加,向上移动1/D,也就是返回去绘制上一层的y轴
    plotTree.yOff = plotTree.yOff + 1.0/plotTree.totalD


def createPlot(inTree):
    """
    需要绘制的决策树
    :param inTree: 决策树字典
    :return:
    """
    # 创建一个图像
    fig = plt.figure(1, facecolor='white')
    fig.clf()
    axprops = dict(xticks=[], yticks=[])
    createPlot.ax1 = plt.subplot(111, frameon=False, **axprops)
    # 计算出决策树的总宽度
    plotTree.totalW = float(getNumLeafs(inTree))
    # 计算出决策树的总深度
    plotTree.totalD = float(getTreeDepth(inTree))
    # 初始的x轴偏移量,也就是-1/2W,每次向右移动1/W,也就是第一个叶子节点绘制的x坐标为:1/2W,第二个:3/2W,第三个:5/2W,最后一个:(W-1)/2W
    plotTree.xOff = -0.5/plotTree.totalW
    # 初始的y轴偏移量,每次向下或者向上移动1/D
    plotTree.yOff = 1.0
    # 调用函数进行绘制节点图像
    plotTree(inTree, (0.5, 1.0), '')
    # 绘制
    plt.show()

9.结果

dataSet, featureNames, featureNamesSet=readWatermelonDataSet()
testTree= createFullDecisionTree(dataSet, featureNames, featureNamesSet,featureNames)
createPlot(testTre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决策树算法——C4.5

1.对比ID3的改进点

C4.5算法是用于生成决策树的一种经典算法,是ID3算法的一种延伸和优化。C4.5算法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改进点主要有: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划分特征,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的不足,
信息增益率对可取值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
能够处理离散型和连续型的属性类型,即将连续型的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
能够处理具有缺失属性值的训练数据;
在构造树的过程中进行剪枝;

2.级目录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也即选择最优划分属性,从当前数据的特征中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当前节点的划分标准。 随着划分过程不断进行,希望决策树的分支节点所包含的样本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别,即节点的“纯度”越来越高。

3.信息增益率

信息增益准则对可取值数目较多的属性有所偏好,为减少这种偏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C4.5算法采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最优划分属性。增益率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息增益率准则对可取值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所以,C4.5算法不是直接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候选划分属性,而是先从候选划分属性中找出信息增益高于平均水平的属性,再从中选择信息增益率最高的。

4.对连续特征的处理

当属性类型为离散型,无须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

当属性类型为连续型,则需要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具体思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对缺失值的处理

D3算法不能处理缺失值,而C4.5算法可以处理缺失值(常用概率权重方法),主要有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在有缺失值的特征上如何计算信息增益率?
根据缺失比例,折算信息增益(无缺失值样本所占的比例乘以无缺失值样本子集的信息增益)和信息增益率
2.选定了划分属性,若样本在该属性上的值是缺失的,那么如何对这个样本进行划分?
将样本以不同概率同时划分到不同节点中,概率是根据其他非缺失属性的比例来得到的
3.对新的样本进行分类时,如果测试样本特性有缺失值如何判断其类别?
走所有分支,计算每个类别的概率,取概率最大的类别赋值给该样本

6.剪枝

1.剪枝原因
因为过拟合的树在泛化能力的表现非常差。
剪枝又分为前剪枝和后剪枝,前剪枝是指在构造树的过程中就知道哪些节点可以剪掉 。 后剪枝是指构造出完整的决策树之后再来考查哪些子树可以剪掉。
2.剪前枝

在节点划分前确定是否继续增长,及早停止增长的主要方法有:
节点内数据样本数小于切分最小样本数阈值;
所有节点特征都已分裂;
节点划分前准确率比划分后准确率高。 前剪枝不仅可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减少训练时间,但另一方面它是基于“贪心”策略,会带来欠拟合风险。

3.剪后枝
在已经生成的决策树上进行剪枝,从而得到简化版的剪枝决策树。

C4.5算法采用悲观剪枝方法。根据剪枝前后的误判率来判定是否进行子树的修剪, 如果剪枝后与剪枝前相比其误判率是保持或者下降,则这棵子树就可以被替换为一个叶子节点。 因此,不需要单独的剪枝数据集。C4.5 通过训练数据集上的错误分类数量来估算未知样本上的错误率。

五.决策树算法——CART算符

1.简介

ID3和C4.5算法,生成的决策树是多叉树,只能处理分类不能处理回归。而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回归树算法,既可用于分类也可用于回归。 分类树的输出是样本的类别, 回归树的输出是一个实数。
ID3中使用了信息增益选择特征,增益大优先选择。C4.5中,采用信息增益率选择特征,减少因特征值多导致信息增益大的问题。CART分类树算法使用基尼系数选择特征,基尼系数代表了模型的不纯度,基尼系数越小,不纯度越低,特征越好。这和信息增益(率)相反。

CART算法步骤:
特征选择;
递归建立决策树;
决策树剪枝;

2.基尼系数

数据集D的纯度可用基尼值来度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属性A的条件下,样本D的基尼系数定义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对连续特征和离散特征的处理

1.连续特征
与C4.5思想相同,都是将连续的特征离散化。区别在选择划分点时,C4.5是信息增益率,CART是基尼系数。

具体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离散特征
思路:不停的二分离散特征
在ID3、C4.5,特征A被选取建立决策树节点,如果它有3个类别A1,A2,A3,我们会在决策树上建立一个三叉点,这样决策树是多叉树,而且离散特征只会参与一次节点的建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ID3中使用了信息增益选择特征,增益大优先选择。C4.5中,采用信息增益率选择特征,减少因特征值多导致信息增益大的问题。CART分类树算法使用基尼系数选择特征,基尼系数代表了模型的不纯度,基尼系数越小,不纯度越低,特征越好,这和信息增益(率)相反。

七.参考文献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6102526/article/details/120987844?spm=1001.2014.3001.5501.
https://blog.csdn.net/qq_47281915/article/details/120928948?spm=1001.2014.3001.5501.

  • 2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