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何优化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

在最初的时候,大家都一样,基本上只能靠出售自己的时间获取金钱(主要用来支付生活必需的费用)。于是,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运用第一中商业模式,即“一分时间只出售一次”——在最初的时候,“能卖出去”(零售)已经很不错了,“能批量卖出去”(批发)就太好了!人们之所以普遍更看重“稳定的工作”,就是因为这种思想在起作用。

抽象地看,优化第一种商业模式的方法倒也很直观:

▷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售价。

▷想办法提高时间销售数量。

最普遍的提高单位时间售价的方法就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有些人选择读完研究生再去找工作。基本理由是一样的:虽然不是绝对,可从普遍的情况来看,拿着研究生文凭去找工作,就是比拿着本科文凭去找工作的单位时间售价更高。

与此同时,选择的价值会自然而然地展现。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某个职业的社会需求越强,其从业人员整体上能够获得的单位时间售价就越高(例如律师和医生)。与此同时,那些最终能使个体的单位时间售价越高的专业,学费就越贵,获得认证的难度就越高——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新东方厨师学校的学费就比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的学费高出好几个量级。

请注意:新东方厨师学校与纳斯达克上市的新东方教育集团没有任何关联。新东方厨师学校可以说是真正的“不上市的独角兽”。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作出了最终会被证明为“不明智”的选择,把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与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直接挂钩,于是,他们不由自主地采用如下两种方式简单粗暴地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

▷磨洋工

▷喊价工

收8小时的钱,干2小时的活,就等于把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变成了原来的4倍。跳槽,利用“信息不对称”(反正新老板没办法100%了解自己过往的成绩)获得更高的薪水,跳上三五次,薪水翻番的情况也很多。但从长期来看,这样做不仅是不明智的,其结果也是很明确的:你见过多少人通过磨洋工或者频繁跳槽获得财富自由了?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竟然“一个都没有”呢?我们需要花点心思看透其背后的原理,否则,我们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吃亏。

既然“时间买卖”存在,就相当于这世上有个隐形的“时间交易市场”。你需要彻底弄明白并记住的是:

在这个隐形的时间交易市场里,每时每刻的“成交价”,其实是时间出售者的“估值”,而非时间出售者的真正“价值”。

把故事里最基础的概念——成交价、估值、价值都平行地搬过来,对应去理解,一下子就能明白:

▷成交价是时时刻刻变化的。

▷成交价是买家对卖的估值。

估值不等于价值,他们之间总会有一些差异,或高估,或低估

从长期来看,估值不会离价值太远

精明的买家看重价值,并善于在低价时买入。

高买低卖的买家早晚会被淘汰。

作为卖家,如果一味追求高估值,结果就会和股票市场上那些一味追求高估值的公司一样——很快“死”掉。为什么?因为确实有一些不够精明的买家,但这些买家早晚会被市场淘汰。于是,最终,那些估值过高的公司(的股票)找不到买家,价值自然会一落千丈。

不过,个人出售的时间与公司出售的股票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对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在放弃持有的时候,还有机会将“烫手山芋”扔给别人,把钱换回来,而时间购买者没有将其转让的机会,只有一个干脆直接的选项:不继续购买。此时,时间出售着要回到市场上,将自己的时间“挂牌出售”,通常表现为重新找工作——看看30多岁的人回到人才市场重新找工作有多难就明白了。

所以,只盯着“成交价”(放到生活场景里就是“薪水”)而不顾“价值”,肯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逻辑上正确的选择是:不应该关注“价格”,因为它只是“估值”;而应该关注“价值”,而且必须是“不断增长的价值”。于是,结论非常明显了:

你最好,事实上也必须,关注且只关注自己的持续成长

只关注“估值”的人通常不幸福,理由有若干:

▷总是处于不满意的状态——被低估的时候不开心,被高估的时候觉得不够。

▷因为缺乏价值的支撑,所以估值必然逐步降低,更可能被过分低估。

▷不得不频繁地“重新挂牌”,而且是面对越来越少的“不够精明的买家”。

▷进入恶性循环······

那些时常因为“感觉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了”而郁闷的人,其实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被高估的时候——事实上,答案就肯定的——一定有,还不止一次。若能想到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值得难过的、忧郁和冲动的了。不时被高估,不时被低估,这才是常态,而价格和价值恰好重合时极小概率时间。再说,在被高估的时候默默接受,在被低估的时候跳脚大闹,也不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会做的事情,对吧?

还有一个事实,可能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想过:

你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这是必然的。

让我们一起做个简单的分析吧.

老板给员工发薪水,通常情况下给出的是市场平均水准,原因在于:若给所有人都开市场上最高的薪水,企业的整体成本就会被抬高到时区竞争力的地步;若给所有人都开市场上最低的薪水,那员工就都跑了,企业同样会彻底失去竞争力。因此,大家打工拿到的报酬大都与“市场平均水准”想差不多。若老板大方一点,那么员工拿到的是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准的薪水;若老板抠门儿些,那么员工拿到的是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准的薪水——市场规律大抵如此。

从这个简单的事实出发,可以说,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顶尖人才都被低估了,或者准确地讲——顶尖的人才更可能被低估。所以,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当这种人发现自己的价值被低谷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因此格外难过,恰恰想法,他们更有可能觉得高兴,因为那是他们成长的证明。换句话讲,他们甚至可能把“被低估”当祖宗对自己能力和成长的肯定。与此同时,他们也很清楚:终有一天,如果能确定自己“过分低估”,就到了“该自己闯出一片天空”的时候了。

单位时间的市场售价无论如很都是有玻璃顶的——无法突破的玻璃顶。当然,绝大的人还谈不上“被玻璃顶压着”,因为他们所处的地势太低,甚至看不见玻璃顶。而不断成长的人终将遇到那个玻璃顶,直至“不得不”、“必须”、“必然”要冲破那个玻璃顶,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事实上都是在为那一刻做准备。

在生活中,注重估值的人没法理解注重价值的人,因为他们的低成思考依据不同。乙方认为估值更重要,另一方认为价值更重要,双方怎么可能达成一致呢?这两类人从表面上看不出太大区别,可事实上,他们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在同样的环境里做着不同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走出完全不一样的路。

从“应该更注重价值而不是估值”这个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已经推导出“我们应该关注且只关注自己的持续成长”这个结论,从而可以继续摸索更好的优化方法。

提高效率这件事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难,那么玄。其实,它很简单,简单到连中学生都应该熟练掌握的地步。

▷串联

▷并联

其实,想想就知道:

▷如果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串联的”(即,一先一后),那么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只需要调整顺序就可以提高效率。

▷如果两个任务之间是“并联”的,那么把它们“串联”起来就不对了——得想办法找到可以“并联”的任务,然后让它们并行。

让我们“想想”(养成凡事“多想一步”的习惯,这样做不会很累):人生中有没有可以“并联”的重要事情呢?如果有,我们就必须把它们“并联”起来,而不是“串联”,由此我们会机大地提高人生效率(注意,不仅是工作的效率)。如果能做到的话,这是何其“伟大的意义”啊!

不着急,慢慢来。

既然出售时间必然是不划算的——之所以有人愿意购买时间,是因为购买者觉得划算,不是吗?——那么给别人打工肯定是权宜之计。你可能早就在想:我什么时候,凭借什么,可以让别人给我打工呢?对,你早晚要成为有能力划算地购买时间的人,而不是不得不出售时间的人——很好!可是,能不能马上就开始呢?有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呢?还真有:

这显然是一个“反败为胜”的故事。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有些人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千方百计(形象地讲就是“削尖了脑袋”)去明星企业打工,因为在那里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经验(有些人无论如何都要去大城市工作和生活,背后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虽然从事实来看,在有些时候明星企业的薪资待遇可能不如普通企业高,但是在明星企业里,“竞争更为激烈”这个事实本身可能就是很大的优势。人就是这样,不参与竞争就自然倾向安逸,停滞不前——越是年轻,就越是如此。

我这一生只有一次给别人打工的经历。从28岁到35岁,我在新东方教了7年书。最幸运的是什么呢?最幸运的是,那是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算得上大企业,在教育行业里也算得上是明星企业。明星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才济济。我一直聚德,对所谓“教育”,“耳濡目染”很可能比书本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在新东方工作的7年里,所见所闻、所思所得、真正有用及后事庆幸自己见识过的,都赢藏在当初的种种细节里,当有一天那些东西显现出巨大价值的时候,我才觉得那绝对不是一段简单的“打工时间”、我相信所谓“见识决定境界”。民间有句俗话,“没吃过猪肉,也总得见过猪跑才行”,说的是一样道理。

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我们马上就会发现人群在一次二分(.就好像两个截然相反的物种一样):

▷给老板打工的人

▷给自己打工的人

第一汇总绝对是大多数,将他们描述为“给薪水打工的人”可能更为正确。他们会不由自主把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汇报相匹配。他们在工作时多一分力气也不肯花,下班准时就跑(估值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就是那种在下课铃声响之前就把书包收拾好的人),永远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那些付出更多的人持有永恒的态度:“你傻了吧?”当别人指出他们的“不作为”时,他们的反应通常令人吃惊地相似:“就给我那么点儿工资,还指望我做成什么样呢?”

于是,绝大多数老师不肯反复备课,不肯花时间改善课程质量,也不肯讲新课——“又要花时间备课,累死了”,反正许多年前准备的那套东西(甚至是从前人那里直接“复制/粘贴”进自己大脑的东西)已经“够用”了!

我不理解他们。我知道,他们也不理解我。当我偶尔(因为年轻)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无一例外地被评价:“你真能装!”于是,我学会了“少说话,多做事,一个人默默前行”。

第二种人绝对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他们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宁可少睡一会也要把事情做到一定程度才心满意足,别人休息时他们可能还在工作,甚至好像完全不会去想:“这么努力还不涨工资,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我从来都属于“给自己打工的人”,即使我跑到一个地方“拿着薪水给别人打工”,也好像没办法把那个“为自己做事”的“进程”给杀掉。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操作系统里的一个术语,是指同时进行的“任务(们)”。要强制停止某个任务,一般的说法是“杀死那个进程”(kill the process)

从某种意义上看,有1个以上的进程同时进行,不就是“并联”吗?现在只不过是在“给自己打工”的同时“给老板打工”而已。在做每件事的时候,判断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与高低,有两个标准:

▷是否对得起拿到手的薪水?

▷是否对得起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给自己打工”和“为自己做事”的人,自然对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其实,每个人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看看有多少人在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司的时候不会顺手关灯就知道了(与此同时,他们其实一直在担心自己离开家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关掉家里的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同桌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咱是谁啊?!”这句话的意思是:

▷“咱是谁啊?!”——所以,“那些事儿不能干啊!”

▷“咱是谁啊?!”——所以,“这种东西拿不出手啊!”

▷“咱是谁啊?!”——所以,“做成这德行怎么好意思呢?”

▷“咱是谁啊?!”——所以,“这事儿得做到这样的地步才行!”

······

这句话“不小心”影响了我的一生。

虽然这样想事情的副作用是让很多人觉得“你真能装”,但结果确实是:选择不同,做出来的事就不一样,而且质量与品格都不在一个层次上。“给自己打工”的人,总觉得, “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接下来的每一步,每一个选择,每一次行动,都是零一个层次上进行的,都有更高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事实上,第二种认识划算的,而第一种人从长期来看注定是吃亏的,瘸子一位聪明。为什么呢?因为第二种人极大地优化了自己的个人商业模式。

他们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了2次:

▷一次是把时间出售给老板,换取了薪水。

▷另一次是把时间出售给自己,换取了成长。

这样看来,对某个差异的解释就很自然且清楚了:那些拿到两次回报的人又怎么会像那些只拿到一次回报的人一样那么在乎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的薪水呢?与此同时,第一种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落后”——别人的真正成长就是自己的真正相对落后,这原本就是事实。只可惜,他们不仅看不到,还在“幸福地堕落着”······

“变成另外一个物种”的重要方法之一竟然如此简单:

把自己变成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

如此这般,你已经变得于与众不同,因为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终生只会半生不熟地运用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而你竟然把这最基本的个人商业模式“升级”了,变成了“一分时间至少出售2次”。从长期来看,你的收益曲线一定会长成复利曲线的样子——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别说别人,就连你自己都看不出它和一条斜率不大的直线有什么区别。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