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讲一件事情的时候逻辑非常混乱,前后没有逻辑性关联,不能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这种思维混乱是缺少结构化思维的典型表现。实际上,我们不仅在表达上要结构化,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更要有结构化思维,这样才能分析的更全面、更深刻。

1.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那么到底是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呢?我给结构化思维的定义就是逻辑+套路。

1.1. 表达要有逻辑

所谓逻辑是指我们的结构之间必须是有逻辑关系的。例如,你说话的时候用“第一,第二,第三”这个逻辑顺序是合理的,而如果是用“第一,第二,第四”就会显得很奇怪。实际上,组织思想的逻辑只有四种: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演绎推理方式就是演绎顺序的。比如,经典三段论,”所有人都要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要死“。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再者,然后”等,很多的时间顺序同时也是因果顺序。

3)空间(结构)顺序:“前端,后端,数据”,“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化整为零(将整体分解为部分)等都是空间顺序。 在做空间分解的时候,要注意满足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原则。

4)程度(重要性)顺序:比如“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等。

只要我们的思想和表达在这四种逻辑顺序之内,就是有逻辑的,否则就会显得没有逻辑性。

1.2. 做事要有套路

套路是指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个也非常重要。比如,5W2H分析法就是非常好的,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的一个”套路”,试想一下,面对任何一个问题,你都能从Why、Who、When、Where、What、How和How much(如下图所示),七个方面去思考。是不是比不知道这个方法论的人,点状的思考要全面的多呢。

逻辑是一种能力,而套路是方法论、是经验。逻辑是道的东西,而方法论是术的东西。二者都很重要,只有熟练的掌握二者我们才能很好的结构化思维。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介绍一下结构化思维是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结构化思维,让你的工作有条不紊_张建飞(Frank)的博客-CSDN博客_结构化思维案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