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读书笔记

       多线程技术在Java中非常重要,整个Java多线程安全技术的发展是围绕着“可见性”与“原子性”两个主题发展的,Java的同步机制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保证线程安全。

       多线程技术在Java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 线程与进程的概念

  • 进程: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个程序,如QQ,音乐,游戏等。
  • 线程:在进程中运行的子任务。当你打开QQ,你可以与他人聊天,可以下载文件,可以发送表情,那么这些子任务都是在QQ这个进程下的线程。

二 线程的启动

启动方式:

      在Java的JDK开发包中,提供了对多线程编程技术的支持,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多线程编程。

      实现多线程编程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继承Thread类,二是实现Runnable接口。

      由于Java实行的单继承机制,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更偏向于实现第二种方式,实际上,Thread类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

      我们自己编写的类在对以上两种方式进行实现时,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重写run()方法来实现自己对于多线程编程的需求。在实现完成之后,线程的启动同样有两种方式,分别是start()方法与run()方法

  • start():在主线程中,当线程的start()方法开始后,并不会立即启动线程,而是让线程进入一个预备状态,再与其他线程异步进行。
  • run():按照线程所在的父线程的代码顺序,顺序执行,与上下代码间是同步效果,而不是异步。

所以可以看到,如果想要线程达到异步效果,我们需要执行的是start()方法,而不是run()方法。

三 线程的状态

     在上面谈到了线程在执行完start()方法后,并不是立即执行,而是进入一个预备状态。

     实际上线程的状态分为:

  •      runnable:可运行
  •      running:正在运行
  •      blocked:阻塞
  •      destroy:销毁

   预备状态即是runnable状态。

   线程可以在这几个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    runnable<-->running:当线程预备完成后,优先级高的线程抢到CPU资源之后就会开始运行,即进入running状态。在运行一段时候后线程并未结束,而是让出了CPU资源,那么该线程就重新回到了runnable状态。
  •    running<-->blocked-->runnable:在线程未结束时,该线程调用了sleep(),wait(),suspend()之后,就会进入阻塞状态。而当线程在这些状态中被唤醒,又会重新回到running状态,或者是回到runnable状态。
  •    running<-->destroy :一种情况是当线程运行结束后,进入了销毁状态,另一种是使用stop()方法,强行结束线程。
  •    stop()方法与suspend()方法都已经被弃用,因为它们会造成数据的不同步和程序的不正常运行。

四 线程的常用API及相关技术

  •   start():不再赘述
  •   sleep(long time):静态方法,使得运行该方法时所在的当前线程(currentThread)睡眠,在运行一定时间后苏醒。
  •   currentThread():得到运行该方法的当前线程的信息,返回一个Thread对象。如,你在A线程的构造方法里加入了该方法,在run()方法里也加入该方法,那么在主线程中实例化A线程后并且成功运行后,返回的第一个Thread是主线程,第二个Thread是自身线程。
  •    isAlive():判断当前线程是否存活(即未销毁)。
  •    getId():取得当前线程唯一ID。
  •    yield():让线程放弃CPU资源
  •    interrupted():给调用此方法的当前线程打上一个标记,不会真正停止线程如在A线程里。B线程调用了该方法,那么会检测A线程是否中断,而不是B线程,但是会给B线程打上标记。第二次调用时会清除该标记
  •    isInterrupted():判断调用该方法的线程是否中断,不会清除状态。

线程的中断   

在上面我们看到了最后两个方法,它们都是给调用该方法的线程打上记号,却不会真正的中断线程,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会使用异常法即在run方法中,判断当前该线程是否已经停止,如果是的话就抛出异常,不再运行。

当Sleep遇到interrupt

在线程sleep之后被中断,或者是中断之后sleep,都会抛出异常。

线程的优先级 

线程优先级有三个特点:继承性,随机性,规则性

继承性:子类与父类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规则性:优先级高的线程得到CPU资源的优先级会高

随机性:优先级高的线程不一定优先执行完。

五 对象及变量并发访问

Synchronized关键字

Synchronized关键字能够使得线程达到同步的效果,理解它的核心是“对象监测器”概念。

四种用法:修饰非静态方法,修饰this代码块,修饰非this x代码块,修饰静态方法或者类

  • 修饰非静态方法:拿到的是该对象监测器。当其他线程调用该线程的同步方法时,包括同步代码块(this),会呈现同步效果,当其他线程调用非同步方法时,不会呈现同步效果。所以同一类下不同的实例拿到的锁不一样。当自身调用同步方法时,因为锁重入的原因,同样能拿到锁。
  • 同步代码块(this):因为修饰非静态方法的关键字,运行时效率较低,所以使用同步代码块。拿到的同样是该对象监测器。当其他线程调用该线程的同步方法时,包括同步代码块(this),会呈现同步效果,当其他线程调用非同步方法时,不会呈现同步效果。
  • 同步代码块(非this x):拿到的是X监测器,常用Object作为X,而不是String,因为String常量池的特性,会导致不能同步。当其他方法调用该线程的同步代码块(非this x)时,呈现同步效果,并且当其他线程调用X对象的同步方法时,会呈现同步效果。但是当其他线程调用同步方法或者同步代码块(this)时,不会呈现同步效果。
  • 修饰静态方法或者类:对该类的所有实例加锁。
Volatile关键字

关键字Volatile的主要作用是使变量在多个线程间可见。即使得线程在公共堆栈里取值,而不是在私有堆栈里取值。


while(flag)问题,即在其他线程中改变flag值,并不能影响运行结果。(JVM-Server模式下)

volatile关键字并没有原子性。

i++操作过程:

取值  改变 赋值  在这个过程中非线程安全。如A线程取到i=5,改为i=6,未写回时B线程进入,取到i=5,改为i=6,两者先后写回,i=6,实际上i需要=7才对。

六 线程间通信

等待/通知机制

Java中通过wait()、notify()等API来实现线程间的通信。

wait()与notify()方法的使用,都要求线程事先已经拿到了对象的锁,也就是说,wait()与notify()方法的使用都要在临界区里使用。

  • wait():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并且释放锁。
  • notify():唤醒之前进入wait()方法后阻塞队列里单个线程,让其进入就绪队列,即进入runnable状态,并不会马上执行,还是会和其他线程争抢锁。且只有在notify()方法所在方法执行完毕后,才会释放锁。notify()方法是随机唤醒线程,如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中的应用。
  • notifyAll():唤醒
生产者消费者

容易出现“假死”问题。

原因:notify()只会随机唤醒一个线程,有可能是相同类型的线程。解决方案:改用为notifyAll()方法。

Join方法

在一些情况下,主线程创建子线程,由于子线程运行时间较长,主线程为先于子线程结束,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希望主线程在子线程之后结束,比如子线程处理完一个数据,主线程想拿到这个数据,那么就需要用到join方法。

  • join方法会使调用该方法的线程A所在的线程B进入无限期的阻塞,直到线程A运行结束为止,功能有些类似于同步效果。
  • 它与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区别是:它内部使用wait方法实现,synchronized使用对象监测器。
  • join方法遇到interrupt会抛出异常。
ThreadLocal类

   为每个线程提供单独的变量。

七 Lock

  • 用法与synchronized关键字类似,Reentrantlock类,调用lock()与unlock()方法。
  • 关键字synchronized与wait/notify结合能实现通知,等待机制,而lock能与Condition结合实现通知,等待机制,相比起synchronized,lock显得更加灵活。
  • 在一个Lock对象里可以创建多个Condition对象,比如ConditionA专门对接线程A,ConditionB专门对接线程B,这样通知和等待的时候更灵活。
  • condition.await()  condition.signal() condition.signalAll()
公平锁与非公平锁

八 单例模式

立即加载与懒加载

立即加载:静态变量,创建类时直接实例化

懒加载:并没有直接实例化,而是通过get方法获取,可以通过DCL双检查机制,可以通过静态内置类,也可以通过静态代码块实现。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好的,下面是Java多线程编程学习笔记之十二: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相关内容和代码。 ##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简介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多线程并发模型,它涉及到两个角色: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负责生产数据,消费者负责消费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一个共享的缓冲区进行通信,生产者将数据放入缓冲区,消费者从缓冲区获取数据。 在多线程编程中,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实现有多种方式,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Java的实现方式。 ##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实现 ### 1. 定义共享缓冲区 共享缓冲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通信的桥梁,它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 提供一个put方法,允许生产者将数据放入缓冲区; - 提供一个take方法,允许消费者从缓冲区获取数据; - 当缓冲区已满时,put方法应该等待; - 当缓冲区为空时,take方法应该等待。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共享缓冲区的实现: ```java public class Buffer { private int[] data; private int size; private int count; private int putIndex; private int takeIndex; public Buffer(int size) { this.data = new int[size]; this.size = size; this.count = 0; this.putIndex = 0; this.takeIndex = 0;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ut(int valu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while (count == size) { wait(); } data[putIndex] = value; putIndex = (putIndex + 1) % size; count++; notifyAll(); }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while (count == 0) { wait(); } int value = data[takeIndex]; takeIndex = (takeIndex + 1) % size; count--; notifyAll(); return value; } } ``` 上面的Buffer类使用一个数组来表示缓冲区,size表示缓冲区的大小,count表示当前缓冲区中的元素数量,putIndex和takeIndex分别表示下一个可写和可读的位置。put和take方法都是同步方法,使用wait和notifyAll来进行线程间的等待和通知。 ### 2. 定义生产者和消费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访问共享缓冲区,因此它们都需要接收一个Buffer对象作为参数。以下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简单实现: ```java public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Buffer buffer; public Producer(Buffer buffer) { this.buffer = buffer; } public void run() { try { for (int i = 0; i < 10; i++) { buffer.put(i); System.out.println("Produced: " + i); Thread.sleep((int)(Math.random() * 1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Buffer buffer; public Consumer(Buffer buffer) { this.buffer = buffer; } public void run() { try { for (int i = 0; i < 10; i++) { int value = buffer.take(); System.out.println("Consumed: " + value); Thread.sleep((int)(Math.random() * 1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生产者在一个循环中不断地向缓冲区中放入数据,消费者也在一个循环中不断地从缓冲区中获取数据。注意,当缓冲区已满时,生产者会进入等待状态;当缓冲区为空时,消费者会进入等待状态。 ### 3. 测试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来进行测试: ```java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ffer buffer = new Buffer(5); Producer producer = new Producer(buffer); Consumer consumer = new Consumer(buffer); Thread producerThread = new Thread(producer); Thread consumerThread = new Thread(consumer); producerThread.start(); consumerThread.start(); }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缓冲区对象和一个生产者对象和一个消费者对象,然后将它们分别传递给两个线程,并启动这两个线程。 运行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到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替地进行操作,生产者不断地向缓冲区中放入数据,消费者不断地从缓冲区中获取数据。如果缓冲区已满或者为空,生产者和消费者会进入等待状态,直到缓冲区中有足够的空间或者有新的数据可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