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tm7chronicl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8、MATLAB代码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与解析
本博客详细解析了MATLAB代码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涵盖材料特性计算、动力学分析、热应力和位移分析以及结构动力学响应等多个工程场景。通过参数初始化、Mori-Tanaka方法计算等效弹性常数、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构建以及特征值求解等步骤,展示了MATLAB在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强大功能。各章节代码分别对应不同工程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流程说明和关键参数解释,有助于工程师和科研人员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原创 2025-09-04 09:07:24 · 45 阅读 · 0 评论 -
17、碳纳米管增强且覆盖压电层管道的动力学响应研究
本文研究了碳纳米管增强且覆盖压电层的管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通过哈密顿原理推导了结构的机电运动方程,并结合Mori-Tanaka方法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利用数值方法(如Newmark法和DQM)分析了碳纳米管体积百分比、团聚效应、边界条件、外部电压和管道厚度等因素对动态挠度的影响。同时提供了MATLAB代码,便于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对提高管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9-03 12:56:11 · 61 阅读 · 0 评论 -
16、纳米复合压电层包覆管道的地震响应分析
本研究围绕包覆压电层且输送流体的纳米复合管道在地震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展开。通过几何描述、本构方程推导,并采用能量法建立控制方程,结合离散奇异卷积方法求解动态位移。研究分析了CNT体积百分比、团聚情况、外部电压、几何参数及边界条件等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同时,拓展研究考虑了材料非线性、粘弹性特性及多物理场耦合作用,并提出了实验验证方法,为优化管道抗震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9-02 13:04:29 · 33 阅读 · 0 评论 -
15、纳米颗粒增强壳体的振动与稳定性分析
本文针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水输送管道稳定性问题,提出采用SiO₂纳米颗粒增强管道结构的方案。基于Reddy壳理论和Mori-Tanaka模型,结合Hamilton原理建立了非线性控制方程,并采用微分求积法(DQM)求解频率和临界流体速度。研究分析了SiO₂纳米颗粒体积百分比、团聚效应、边界条件以及管道几何参数对结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纳米颗粒体积百分比可提升管道刚度和稳定性,而纳米颗粒团聚则会降低性能。不同边界条件(如两端夹紧、简支等)和管道长度也显著影响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究成果为增原创 2025-09-01 10:54:20 · 32 阅读 · 0 评论 -
14、输送流体的水下纳米复合材料管道地震响应分析
本文研究了输送流体的水下纳米复合材料管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态行为。通过采用Mori-Tanaka方法评估材料特性,结合能量法和经典理论推导控制方程,并利用微分求积法(DQM)和Newmark方法求解动态位移,系统分析了内部流体、外部流体、边界条件、几何参数以及SiO₂纳米颗粒对管道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和外部流体会降低结构刚度并增加位移,简支边界条件导致最大挠度,增加厚径比可减小挠度,而增加长径比会增大挠度,SiO₂纳米颗粒能够增强结构刚度。研究结果为水下纳米复合材料管道的设计和地震防护提供了重要原创 2025-08-31 09:25:08 · 36 阅读 · 0 评论 -
13、纳米颗粒增强结构的地震与应力分析
本文探讨了纳米颗粒增强结构在地震响应和应力分析方面的表现,重点研究了AL₂O₃纳米颗粒、磁场、边界条件、团聚效应以及结构长度等因素对混凝土板动态挠度和管道应力分布的影响。通过数值方法(如DQM)和解析方法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并提出了优化结构性能的实际工程建议,包括优选固定-固定边界条件、合理应用磁场(如5A/m)、控制纳米颗粒体积分数(0.05-0.1)以及避免团聚效应等。研究为纳米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并展望了未来多因素协同作用模型和新型纳米材料在智能结构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原创 2025-08-30 16:25:04 · 39 阅读 · 0 评论 -
12、纳米颗粒增强板的振动与地震分析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纳米颗粒增强板在强迫振动和地震激励下的动态响应。通过HDQM和Newmark方法对SiO₂纳米颗粒增强板进行振动分析,探讨了不同参数如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几何尺寸及边界条件对结构振动性能的影响。在地震分析部分,基于正弦剪切板理论和Mori-Tanaka模型建立了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了能量方程、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为纳米颗粒增强结构在振动控制和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原创 2025-08-29 15:41:54 · 31 阅读 · 0 评论 -
11、纳米颗粒增强板的强迫振动分析
本文研究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增强板在谐波载荷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特性。通过基于Reddy理论和Hamilton原理建立了运动方程,并采用Mori-Tanaka模型计算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效性能。利用谐波微分求积法(HDQM)、有限元法(FEM)和Newmark方法求解系统的频率响应,并详细分析了纳米颗粒体积百分比与团聚情况、边界条件以及几何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纳米颗粒增强结构的振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原创 2025-08-28 15:35:26 · 34 阅读 · 0 评论 -
10、纳米颗粒与压电层增强板的振动分析
本博文研究了嵌入土壤介质中、由SiO₂纳米颗粒增强并覆盖压电层的混凝土板的自由振动智能控制。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FSDT)和能量方法,推导了考虑压电效应的控制方程,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SiO₂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与团聚情况、土壤介质、板的几何参数、压电层厚度以及模态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中的振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展望了未来在材料优化、智能控制和多物理场耦合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8-27 15:12:37 · 43 阅读 · 0 评论 -
9、含 NFRP 层板的振动分析
本文针对含NFRP层板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Mori-Tanaka方法计算刚度系数,并通过能量方法和Hamilton原理推导了结构的控制方程。研究探讨了CNT体积分数、团聚效应、NFRP层厚度、板尺寸以及土壤介质等因素对结构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参数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结构的动态性能。文章还提出了优化设计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含NFRP层板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8-26 10:44:28 · 31 阅读 · 0 评论 -
8、纳米颗粒增强板与含NFRP层板的振动分析
本文研究了团聚纳米颗粒增强板和含纳米纤维增强聚合物(NFRP)层板的振动特性。通过Navier方法分析了SiO₂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团聚率、土壤介质及几何参数对团聚纳米颗粒增强板频率的影响;同时,基于正弦剪切变形理论(SSDT)和哈密顿原理,探讨了NFRP层对混凝土板振动响应的作用,并比较了两种板的分析方法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两种结构的频率均受几何参数和土壤介质影响,而NFRP层板的分析更为复杂。研究结果对土木工程中结构振动控制与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8-25 14:46:33 · 44 阅读 · 0 评论 -
7、纳米颗粒增强板的振动与屈曲分析
本文系统研究了纳米颗粒增强板的振动与屈曲特性,重点分析了石墨烯血小板增强板的屈曲行为以及二氧化硅(SiO₂)纳米颗粒增强板在土介质上的自由振动。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和文克尔地基模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哈密顿原理推导了控制方程。研究揭示了纳米颗粒体积百分比、团聚情况、土介质参数以及结构几何尺寸对振动和屈曲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在建筑基础和机械底座中的实际应用。研究成果为工程中提升结构稳定性与抗震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原创 2025-08-24 09:57:46 · 44 阅读 · 0 评论 -
6、纳米纤维增强梁与石墨烯血小板增强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本博文重点分析了纳米纤维增强梁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特性以及石墨烯血小板增强板的屈曲性能。针对纳米纤维增强梁,讨论了不同长度和边界条件对其动态挠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支-固支边界条件下的位移最小。对于石墨烯血小板增强板,采用Halpin-Tsai模型和三阶剪切变形理论进行建模,并通过Hamilton原理推导控制方程。研究了多种参数(如横向-轴向载荷比、板厚度、GPL体积百分比等)对屈曲载荷的影响,揭示了结构刚度变化与屈曲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为工程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8-23 14:37:31 · 35 阅读 · 0 评论 -
5、碳纳米纤维增强梁的力学性能与动态响应研究
本博文研究了碳纳米纤维增强梁的力学性能与动态响应,基于Mori-Tanaka模型分析材料特性,结合能量法与哈密顿原理推导结构控制方程,并利用HDQM方法进行数值分析。重点探讨了NFRP层厚度、纳米纤维体积分数及梁几何参数对结构动态响应的影响,为工程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原创 2025-08-22 14:05:15 · 17 阅读 · 0 评论 -
4、纳米增强梁在火灾与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本文研究了纳米增强梁在火灾和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针对火灾环境,基于哈密顿原理和Mori-Tanaka法则推导了纳米颗粒增强梁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采用微分求积法分析其屈曲性能。研究了SiO₂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弹性介质及孔隙率对临界屈曲载荷和时间的影响。在地震响应方面,采用双曲剪切变形梁理论(HSDBT)和Newmark方法结合高阶微分求积法(HDQM)计算NFRP增强梁的动力位移,探讨了纳米纤维体积分数及地震激励强度对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增强技术能显著提高结构在极端载荷下的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原创 2025-08-21 14:41:34 · 21 阅读 · 0 评论 -
3、工程数值方法与纳米增强梁在火灾中的屈曲分析
本博文围绕纳米增强梁在火灾中的屈曲行为展开研究,重点介绍了多种工程数值方法,如谐波微分求积法(HDQM)、离散奇异卷积法(DSCM)、微分求积法(DQM)以及时域数值方法(如纽马克法、庞加莱-林德斯泰特法、多尺度法等)。通过建立铁木辛柯梁模型,结合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理论,推导出描述火灾中梁行为的控制方程,并利用DQM进行求解。研究分析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体积百分比、几何参数、弹性基础和孔隙率等参数对梁屈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包括更复杂物理因素的引入、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实验验证。研究成果为工程结原创 2025-08-20 10:13:27 · 37 阅读 · 0 评论 -
2、工程问题中的数值方法:梁、板、壳理论及求解方法
本文系统介绍了工程力学中梁、板、壳的理论基础及其求解方法。内容涵盖梁的经典理论(如Euler-Bernoulli理论、Timoshenko理论及剪切变形理论)、板的多种理论模型(包括经典板理论、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Reddy理论)以及壳的相关理论(如经典壳理论、Mindlin理论和Reddy壳理论)。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几种常用的求解方法,如Navier方法、Galerkin方法和微分求积法(DQM),为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原创 2025-08-19 12:09:52 · 77 阅读 · 0 评论 -
1、工程问题中数值方法与MATLAB应用:基础理论与结构分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工程结构分析中的梁、板和壳理论基础,以及数值方法在结构力学问题中的应用。内容涵盖应变-位移方程、拉格朗日与欧拉描述、梁/板/壳模型、空间域与时间域数值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同时,结合MATLAB工具,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值方法高效求解复杂的工程力学问题。原创 2025-08-18 12:00:08 · 30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