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回收简介

JVM的内存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具体章节请看http://java.sun.com/docs/books/jvms/second_edition/html/Overview.doc.html#1732 ),提及了如下几种类型的内存空间:

栈内存(Stack):每个线程私有的。

堆内存(Heap):所有线程公用的。

方法区(MethodArea):有点像以前常说的“进程代码段”,这里面存放了每个加载类的反射信息、类函数的代码、编译时常量等信息。

原生方法栈(NativeMethodStack):主要用于JNI中的原生代码,平时很少涉及。

 

垃圾回收机制简介

    其实Java虚拟机规范中并未规定垃圾回收的相关细节。垃圾回收具体该怎么搞,完全取决于各个JVM的设计者。所以,不同的JVM之间,GC的行为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咱拿SUN官方的JVM来简单介绍一下GC的机制。

 

啥时候进行垃圾回收?

    一般情况下,当JVM发现堆内存比较紧张、不太够用时,它就会着手进行垃圾回收工作。但是大伙儿要认清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JVM进行GC的时间点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因为GC启动的时刻会受到各种运行环境因素的影响,随机性太大。虽说咱们无法准确预知,但如果你想知道每次垃圾回收执行的情况,还是蛮方便的。可以通过JVM的命令行参数 “-XX:+PrintGC”把相关信息打印出来。

另外,调用System.gc()只是建议JVM进行GC。至于JVM到底会不会做,那就不好说啦。通常不建议自己手动调用System.gc(),还是让JVM自行决定比较好。另外,使用JVM命令行参数 “-XX:+DisableExplicitGC”可以让System.gc()不起作用。

 

谁来负责垃圾回收?

    一般情况下,JVM会有一个或多个专门的垃圾回收线程,由它们负责清理回收垃圾内存。如何发现垃圾对象?垃圾回收线程会从“根集(RootSet)”开始进行对象引用的遍历。所谓的“根集”,就是正在运行的线程中,可以访问的引用变量的集合(比如所有线程当前函数的参数和局部变量、当前类的成员变量等等)。垃圾回收线程先找出被根集直接引用的所有对象(不妨叫集合1),然后再找出被集合1直接引用的所有对象(不妨叫集合2),然后再找出被集合2直接引用的所有对象......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把能遍历到的对象都遍历完。凡是从根集通过上述遍历可以到达的对象,都称为可达对象或有效对象;反之,则是不可达对象或失效对象(也就是垃圾)。

 

如何清理/回收垃圾?

    分代早期的JVM是不采用分代技术的,所有被GC管理的对象都存放在同一个堆里面。这么做的缺点比较明显:每次进行GC都要遍历所有对象,开销很大。其实大部分的对象生命周期都很短(短命对象),只有少数对象比较长寿;在这些短命对象中,又只有少数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其它大量的短命对象都属于小对象(很符合二八原理)。

    有鉴于此,从JDK1.2之后,JVM开始使用分代的垃圾回收(GenerationalGarbageCollection)。JVM把GC相关的内存分为年老代(Tenured)和年轻代(Nursery)、持久代(Permanent,对应于JVM规范的方法区)。大部分对象在刚创建时,都位于年轻代。如果某对象经历了几轮GC还活着(大龄对象),就把它移到年老代。另外,如果某个对象在创建时比较大,可能就直接被丢到年老代。经过这种策略,使得年轻代总是保存那些短命的小对象。在空间尺寸上,年轻代相对较小,而年老代相对较大。因为有了分代技术,JVM的GC也相应分为两种:主要收集(MajorCollection)和次要收集(MinorCollection)。主要收集同时清理年老代和年轻代,因此开销很大,不常进行;次要收集仅仅清理年轻代,开销很小,经常进行。

 

GC 对性能会有啥影响?

    刚才介绍了GC的大致原理,那GC对性能会造成哪些影响捏?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造成当前运行线程的停顿.

    早期的GC比较弱智。在它工作期间,所有其它的线程都被暂停(以免影响垃圾回收工作)。等到GC干完活,其它线程再继续运行。所以,早期JDK的GC一旦开始工作,整个程序就会陷入假死状态,失去各种响应。经过这些年的技术改进(包括采用分代技术),从JDK1.4开始,GC已经比较精明了。在它干活期间,只是偶尔暂停一下其它线程的运行(从长时间假死变为暂时性休克)。

    遍历对象引用的开销

    试想如果JVM中的对象很多,那遍历完所有可达对象肯定是比较费劲的工作,这个开销可不小。

    清理和回收垃圾的开销

    遍历完对象引用之后,对垃圾的清理和回收也有较大的开销。这部分开销可能包括复制内存块、更新对象引用等等。

 

几种收集器

    两个性能指标

因为今天聊的是性能的话题,必然会提到衡量GC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吞吐量(Throughput)和停顿时间(PauseTime)。吞吐量这个词不是很直观,解释一下:就是JVM不用于GC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吞吐量是越大越好,停顿时间是越小越好。不同的应用程序对这两个指标的关注点不一样(后面具体会说),也就是所谓的“众口难调”。很多 JVM厂商为了迎合“众口”,不得不提供多种几种垃圾收集器供使用者选择。不同的收集器,采用的收集策略是不一样的,下面具体介绍。

    串行收集器(SerialCollector)使用命令行选项“-XX:+UseSerialGC”指定。这种收集器是最传统的收集器。它使用单线程进行垃圾回收,对于单CPU机器比较合适。另外,小型应用或者对上述两个指标没有特殊要求的,可以使用串行收集器。

    并行收集器(ParallelThroughputCollector)顾名思义,这种收集器使用多个线程进行垃圾回收以达到高吞吐量。垃圾回收线程的数量通过命令行选项“-XX:ParallelGCThreads=n”指定。可以设置该数值以便充分利用多CPU/多核。当使用命令行选项 “-XX:+UseParallelGC”时:它会针对年轻代使用多个垃圾回收线程,对年老代依然使用单个线程的串行方式。此选项最早在JDK1.5引入。当使用命令行选项“-XX:+UseParallelOldGC”时:它针对年轻代和年老代都使用多个垃圾回收线程的方式。不过此选项从 JDK1.6才开始引入。

    并发收集器(ConcurrentLowPauseCollector)使用命令行选项 “-XX:+UseConcMarkSweepGC”指定。这种收集器优先保证程序的响应。它会尽量让垃圾回收线程和应用自身的线程同时运行,从而降低停顿时间。此选项从JDK1.4.1开始支持。

    增量收集器(IncrementalCollector)自从JDK1.4.2以来,SUN官方就停止维护该收集器了。不多说了。

 

如何降低GC的影响?

    尽量减少堆内存的使用由于 GC是针对存储在堆内存的对象进行的。咱们如果在程序中减少引用对象的分配(也就相应降低堆内存分配),那对于提高GC的性能是很有帮助滴。上次“字符串过滤实战”的帖子给出了一个例子,示范了如何通过降低堆内存的分配次数来提升性能。

    设置合适的堆内存大小 JVM的堆内存是有讲究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堆内存太小,JVM老是感觉内存不够用,可能会导致频繁进行垃圾回收,影响了性能;如果堆内存太大,以至于操作系统的大部分物理内存都被JVM自个儿霸占了,那可能会影响其它应用程序甚至操作系统本身的性能。

    另外,年轻代的大小(或者说年轻代与年老代的比值)对于GC 的性能也有明显影响。如果年轻代太小,可能导致次要收集很频繁;如果年轻代太大,导致次要收集的停顿很明显。 JVM提供了若干和堆内存大小相关的命令行选项,具体如下:

------------------------------

-Xms设置初始堆内存

-Xmx设置最大堆内存

-Xmn设置年轻代的大小

-XX:NewRatio=n设置年轻代与年老代的比例为“n”

-XX:NewSize=n设置年轻代大小为“n”

------------------------------一

    般情况下,JVM的默认参数值已经够用。所以没事儿别轻易动用上述选项。如果你非调整不可,一定要做深入的性能对比测试,保证调整后的性能确实优于默认参数值。 吞吐量和停顿的取舍前面提到了不同应用的众口难调。常见的口味有两种:(1)看重吞吐量,对停顿时间无所谓;(2)侧重于停顿时间。对于某些在后台的、单纯运算密集型的应用,属于第一种。比如某些科学计算的应用。这时候建议使用并行收集器。对于涉及用户UI交互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程序需要快速响应的,属于第二种。比如某些桌面游戏、某些电信交换系统。这时候建议使用并发收集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