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照,你想要的‘码’上就能得到。”一种黑白相间、纵横交错、形似迷宫的方形条码——二维码,正在全国的手机中迅速蔓延。从超女投票,到易初莲花超市;从深圳“全球通演出季”二维条码电子票,到长沙麦当劳二维条码折扣券。二维码的身影随处可见。QR和DM对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但这两种二维码的码制差别到底在哪里呢?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移动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意锐新创――中国移动手机二维码唯一技术提供商。他们就这两种码制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模式做出了详细介绍。
一、技术区别
不同码制的信息容量是有极大的差别的。QR码容量密度为16kb,一般信息量都能够达到2kb以上。而DM码则更“小”,可在仅仅25mm2的面积上编码30个数字。但也就是因为太小了,它的信息容量有限,DM无法表现汉字等其他形式,而QR码能用数据压缩方式来表示汉字,仅用13bit即可表示一个汉字,比其他二维条码表示汉字的效率提高了20%。相较而言,DM码信息容量小,应用简单。而QR在汉字处理上更有优势。
在纠错能力上,QR码具有四个不同等级的纠错功能,即使破损即使弯曲或者有高达30%的残缺也能够正确识读。显示了其强大的纠错能力,但DM在编码破损上的表现得更为出色。它只需要读取资料的20%即可精确辨读。对少於255个字码的DM二维条码,错误纠正字码可由资料字码计算得出。对於多於255个字码的符号,应将资料字码分成多个模组,然後再产生每一个模组的错误纠正字码。
再看读取速度与读取角度的比拼。QR 码的英文全称是Quick Response Code,直译为:快速响应编码,由此看出,超高速识读是 QR码最显著的特点,是QR Code码区别其他二维码的主要特性。据统计,用CCD二维条码识读设备,每秒可识读30个含有100个字符的QR Code码符号;而对于Data Martix矩阵码,每秒仅能识读2~3个符号。读取角度上QR Code码具有全方位(360°)识读特点。而DM码上没有设置类似于QR码的寻像图形,因此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读取。
| 体积 | 密 度 | 数据量 | 识别速度 |
QR Code |
小 |
较大 |
大 |
快 |
DM Code |
小 |
大 |
小 |
稍慢 |
DM码和QR码在技术特点对比
二、应用层面
手机二维码,实际上是图形识别系统在手机上的应用,就终端而言,对硬件是有一定要求的。DM码手机适用环境为:30万手机摄像镜头,支持GPRS上网应用、智能操作系统,包括symbian S60、window mobile 5.0、linux等智能操作系统。市场上目前的手机机型,据统计约有30余款适用。而QR码对手机的要求则更为苛刻,增加了微距镜头这一要求。但是最近意锐新创公司在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开发出了适用于一般镜头的QR码版本。因此,在目前手机市场上的适用机型,与DM相差无几。
再看专利风险。手机二维码是以技术为中心形成产业链的,因而考量其专利风险就显得相当重要。QR码最初由日本丰田公司旗下的DENSO公司发明并使用,属于开放式的标准,所以由Denso Wave公司持有的专利权益不会被执行。发展至今,QR始终是一种开放的码制,没有专利的壁垒。而DM在专利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根据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报告,美国的专利猎手公司Acacia,操纵了好几起Data Matrix二维条形码专利侵权的案件的起诉。自2005年4月起,诺基亚、阿迪达斯、AMD、波士顿科学公司、日立和三菱公司均因此产生纠纷,最后以付费使用Data Matrix条形码技术达成和解。同年,还有几家中国IT厂商因为使用Data Matrix标准而受到了专利侵权指控。
在应用方式上QR和DM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为DM在信息容量上的限制,导致其应用主要局限在上网链接方面,而QR码除了上网链接,还能支持中国移动目前主推的其他应用:名片、邮件、文本、短信等。
| 专利 | 终端 | 应用 |
QR | 有国家标准技术应用规范,对业务在国内的开展具有统一性及法律依据。 | 无需微距镜头支持,启动周期快 | 信息量大,可支持多种应用需求。 |
DM | 没有国家标准,在国内应用缺乏统一技术规范。 | 不必须微距功能,业务启动周期相对快 | 信息量小,由于尺寸限制目前只能支持数字网址连接,无法适用名片等大信息应用的要求。 |
QR码和DM码的应用情况的对比
三、国外手机条码应用情况
手机条码在国外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其中,QR码在日本的使用和DM码在韩国的使用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在日本,自2002年9月的手机QR码运营推广以来,已实现了终端100%的普及率。QR码的产品认知度高达96.5%,实际使用率更是维持在73.3% 的高水平。在韩国,目前市面上有660万台手机支持条码大厂iconlab的条码业务,对韩国最热门的业务之一--手机图铃下载,手机二维码的数字链接业务能提供其40%-50%的导入率。
但从整体上来看,韩日的手机二维码市场都存在不足。日本由于编码完全开放,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使得整个手机条码市场的价值没有真正得以发掘。而韩国,由于二维码专利权益是推动这个市场的主动力,造成了各电信巨头都开发自己的码制,竞争也趋于恶性,市场的大规模推广困难重重。
虽然手机条码业务在我国刚刚兴起,国前主要的应用还局限在名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或报纸杂志的平面广告,但业内人士都普通看好二维码的应用前景。QR VS DM孰优孰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手机二维码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很快将掀起应用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