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查找算法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查找算法,包括顺序查找、二分查找(折半查找)、插值查找(自适应查找)、斐波那契查找以及二叉排序树查找。这些算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结构和场景。例如,二分查找在有序数组中表现出色,插值查找和斐波那契查找在数据分布均匀的情况下能提高效率,而二叉排序树查找则适用于动态查找。理解并掌握这些算法有助于优化数据查找的效率。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顺序查找

  条件:无序或有序队列。

  原理:按顺序比较每个元素,直到找到关键字为止。

  时间复杂度:O(n)

二、二分查找(折半查找)

  条件:有序数组,折半查找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序表顺序存储,对于静态查找表,一次排序后不再变化,折半查找能得到不错的效率。但对于需要频繁执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数据集来说,维护有序的排序会带来不小的工作量,那就不建议使用。

  原理:查找过程从数组的中间元素开始,如果中间元素正好是要查找的元素,则搜素过程结束;如果某一特定元素大于或者小于中间元素,则在数组大于或小于中间元素的那一半中查找,而且跟开始一样从中间元素开始比较。如果在某一步骤数组为空,则代表找不到。这种搜索算法每一次比较都使搜索范围缩小一半。

  时间复杂度:O(log n)

//二分查找
int search1(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ow = 0,high = nums.size()-1,mid;
        while(low<=high){
        	//使用位移操作代替除法
        	mid = (low + high) >> 1;
        	//mid = (low + high) / 2;
            if(target == nums[mid]){
                return mid;
            }else if(target> nums[mid]){
                low = mid+1;
            }else{
                high = mid-1;
            }
        }
        return -1; 
}
 //二分查找,递归版本
 int search2(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int low ,int high){
        //递归出口
        if(low>high) return -1;

	    //使用位移操作代替除法
	    int mid = (low + high) >> 1;
	    //mid = (low + high) / 2;
        if(nums[mid] == target){
            return mid;
        }else if(nums[mid] > target){
            return search2(nums,target,low,mid-1);
        }else {
            return search2(nums,target,mid+1,high);
        }
   
 }

三,插值查找(自适应查找)

在介绍插值查找之前,首先考虑一个新问题,为什么上述算法一定要是折半,而不是折四分之一或者折更多呢?

  打个比方,在英文字典里面查“apple”,你下意识翻开字典是翻前面的书页还是后面的书页呢?如果再让你查“zoo”,你又怎么查?很显然,这里你绝对不会是从中间开始查起,而是有一定目的的往前或往后翻。

  同样的,比如要在取值范围1 ~ 10000 之间 100 个元素从小到大均匀分布的数组中查找5, 我们自然会考虑从数组下标较小的开始查找。

  经过以上分析,折半查找这种查找方式,不是自适应的(也就是说是傻瓜式的)。二分查找中查找点计算如下:

mid=(low+high)/2, 即mid=low+1/2*(high-low);

mid=low+(high-low)*{\color{Red} \frac{1}{2}}

  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将查找的点改进为如下:

mid=low+(key-a[low])/(a[high]-a[low])*(high-low)

mid=low+(high-low)*{\color{Red} \frac{key-a[low]}{a[high]-a[low]}}

  也就是将上述的比例参数1/2改进为自适应的,根据关键字在整个有序表中所处的位置,让mid值的变化更靠近关键字key,这样也就间接地减少了比较次数。

  基本思想:基于二分查找算法,将查找点的选择改进为自适应选择,可以提高查找效率。当然,差值查找也属于有序查找。

  注:对于表长较大,而关键字分布又比较均匀的查找表来说,插值查找算法的平均性能比折半查找要好的多。反之,数组中如果分布非常不均匀,那么插值查找未必是很合适的选择。

  复杂度分析:查找成功或者失败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log(log n))

    //插入查找,自适应查找
    int Insert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int low,int high){
        //递归终止条件
        if(low > high) return -1;
        if(nums[low] == nums[high]) return target == nums[low] ? low:-1;
        //自适应分割
        int mid = low + (high-low) * ((target-nums[low]) / (nums[high] - nums[low]));
        if(nums[mid] == target){
            return mid;
        }else if(nums[mid] > target){
            return InsertSearch(nums,target,low,mid-1);
        }else{
            return InsertSearch(nums,target,mid+1,high);
        }
    }

4. 斐波那契查找

  在介绍斐波那契查找算法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很它紧密相连并且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概念——黄金分割。

  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或1.618:1。

  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大家记不记得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从第三个数开始,后边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然后我们会发现,随着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增,前后两个数的比值会越来越接近0.618,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将黄金比例运用到查找技术中。

  基本思想:也是二分查找的一种提升算法,通过运用黄金比例的概念在数列中选择查找点进行查找,提高查找效率。同样地,斐波那契查找也属于一种有序查找算法

  相对于折半查找,一般将待比较的key值与第mid=(low+high)/2位置的元素比较,比较结果分三种情况:

  1. 相等,mid位置的元素即为所求
  2. >,low=mid+1
  3. <,high=mid-1

  斐波那契查找与折半查找很相似,它是根据斐波那契序列的特点对有序表进行分割的。要求开始表中记录的个数为某个斐波那契数小1,及n=F(k)-1;

 开始将k值与第F(k-1)位置的记录进行比较(及mid=low+F(k-1)-1),比较结果也分为三种

  1. 相等,mid位置的元素即为所求
  2. >,low=mid+1,k-=2;说明:low=mid+1说明待查找的元素在[mid+1,high]范围内,k-=2 说明范围[mid+1,high]内的元素个数为n-(F(k-1))= Fk-1-F(k-1)=Fk-F(k-1)-1=F(k-2)-1个,所以可以递归的应用斐波那契查找。
  3. <,high=mid-1,k-=1。

  说明:low=mid+1说明待查找的元素在[low,mid-1]范围内,k-=1 说明范围[low,mid-1]内的元素个数为F(k-1)-1个,所以可以递归 的应用斐波那契查找。

  复杂度分析: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log2n),且其期望复杂度也为O(log2n)。

// 斐波那契查找.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memory>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size=20;//斐波那契数组的长度

/*构造一个斐波那契数组*/ 
void Fibonacci(int * F)
{
    F[0]=0;
    F[1]=1;
    for(int i=2;i<max_size;++i)
        F[i]=F[i-1]+F[i-2];
}

/*定义斐波那契查找法*/  
int FibonacciSearch(int *a, int n, int key)  //a为要查找的数组,n为要查找的数组长度,key为要查找的关键字
{
  int low=0;
  int high=n-1;
  
  int F[max_size];
  Fibonacci(F);//构造一个斐波那契数组F 

  int k=0;
  while(n>F[k]-1)//计算n位于斐波那契数列的位置
      ++k;

  int  * temp;//将数组a扩展到F[k]-1的长度
  temp=new int [F[k]-1];
  memcpy(temp,a,n*sizeof(int));

  for(int i=n;i<F[k]-1;++i)
     temp[i]=a[n-1];
  
  while(low<=high)
  {
    int mid=low+F[k-1]-1;
    if(key<temp[mid])
    {
      high=mid-1;
      k-=1;
    }
    else if(key>temp[mid])
    {
     low=mid+1;
     k-=2;
    }
    else
    {
       if(mid<n)
           return mid; //若相等则说明mid即为查找到的位置
       else
           return n-1; //若mid>=n则说明是扩展的数值,返回n-1
    }
  }  
  delete [] temp;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a[] = {0,16,24,35,47,59,62,73,88,99};
    int key=100;
    int index=FibonacciSearch(a,sizeof(a)/sizeof(int),key);
    cout<<key<<" is located at:"<<index;
    return 0;
}

三、二叉排序树查找

  条件:先创建二叉排序树:

      1. 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2. 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3.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原理:

    在二叉查找树b中查找x的过程为:

    1. 若b是空树,则搜索失败,否则:

    2. 若x等于b的根节点的数据域之值,则查找成功;否则:

    3. 若x小于b的根节点的数据域之值,则搜索左子树;否则:

    4. 查找右子树。

  时间复杂度:{\color{Red} O(log_{2}(n))}

四、哈希表法(散列表)

  条件:先创建哈希表(散列表

  原理:根据键值方式(Key value)进行查找,通过散列函数,定位数据元素。

  时间复杂度:几乎是O(1),取决于产生冲突的多少。

五、分块查找

  原理:将n个数据元素"按块有序"划分为m块(m ≤ n)。

     每一块中的结点不必有序,但块与块之间必须"按块有序";即第1块中任一元素的关键字都必须小于第2块中任一元素的关键字;

     而第2块中任一元素又都必须小于第3块中的任一元素,……。

  然后使用二分查找及顺序查找。

分块查找又称索引顺序查找,它是顺序查找的一种改进方法。
  算法思想:将n个数据元素"按块有序"划分为m块(m ≤ n)。每一块中的结点不必有序,但块与块之间必须"按块有序";即第1块中任一元素的关键字都必须小于第2块中任一元素的关键字;而第2块中任一元素又都必须小于第3块中的任一元素,……
  算法流程:
  - step1 先选取各块中的最大关键字构成一个索引表;
  - step2 查找分两个部分:先对索引表进行二分查找或顺序查找,以确定待查记录在哪一块中;然后,在已确定的块中用顺序法进行查找。

部分内容摘录自:

[Data Structure & Algorithm] 七大查找算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