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公元1906年晚清光绪年间,我母亲出生于湖北鄂南一个偏僻山村,5岁就裹了脚,10来岁就说了婆家。母亲小时候很苦,在她几岁的时候我外公就去世了,外婆守寡带大她们兄妹三个,全靠外婆纺纱织布,养家糊口。外婆一生信佛吃斋,与人为善。母亲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值得庆幸的是:我外婆家族中尚有读书人,使她有机会傍学得一些字,还念过《三字经》、《女儿经》之类的书,她平时说起话来,还经常引用书中的词句,显得很有素养的样子。
我母亲一生共生育过十一胎共十二个,最后只剩下一半,母亲常常讲她年轻时候的苦日子,有一年,寒冬腊月,天特别冷,四十天冰雪不化,井水都冻住了,用水都得挖雪回来煮,就在那时,她生下一对双胞胎,由于事先只准备一套小衣服,产后第三天,自己挣扎着爬起来,临时拆掉身上正穿着的破棉袄,再补作一套。后来由于缺奶,又生病,一对双胞胎相继夭折。我是母亲43岁时生的,旧社会老百姓想计划生育也没有办法。据母亲说,怀上我时实实在在不想要了,看草医、吃打药、推磨子、做重活,想尽一切办法想把我弄下来,但都无济于事,当我呱呱坠地时,母亲抱着我放声痛哭,怨我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父亲故意试探着问母亲:"待孩子稍大一点,找个合适的人家送出去,你看行不?"母亲摇摇头说:"既然来了,也算和我们有缘分,是死是活一起熬吧!"
母亲从外婆那里学得一手纺纱织布的好手艺,至今我还经常想起小时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做棉条的情景,很有点像北方人过年包饺子,弹好的棉花放在中间,每人一根芦竹棍,先拽下一块棉花,拉成长方形,再把棍子压在中间,卷起来朝着一个方向搓动,然后抽出竹棍,一个棉条就做好了。一摞一摞的棉条从侧面看上去就像蜂窝一样,漂亮极了,剩下来的工作就是母亲的,她要在纺车上纺成细纱。纺车的叫声特别美,就像母亲的摇篮曲一样,我们坐在旁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多少个寒冷的冬夜,母亲就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纺呀纺呀,有时候鸡都叫头遍了,还听见纺车的叫声,我们每每几次催她收工,她总是说:"快好了,快好了,你们睡吧!"。
母亲不但会纺纱织布还会作衣服,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次上县一中时,身上穿的就是母亲用自己纺织的棉布为我作的一件"T恤衫"。我的老师还称赞我母亲的好手艺;母亲的鞋也做得很漂亮,她纳的千层底,针脚匀,帮子硬、既耐穿,样子又秀气。母亲还会绣花,母亲绣花不用图纸,全在心里头,绣时只用手指掐个印子就算是起稿了,一会儿,一朵朵鲜艳的花就出现在鞋面上了。
"笑破不笑补""小破不补布,大破无布补"这是母亲的口头禅,母亲补衣很讲究,要求经对经纬对纬,她常说:"人要讲理,纱要对路,做事和做人是一个道理"。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生活俭朴,心性善良,经常行善积德。我记得小时侯有一次,我们全家正在吃午饭,一个砍柴的人饿得走不动了,路过我家门口,母亲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一份饭给了人家。平时看到一些比我们更困难的乡里乡亲,总是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帮助。由于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小小年纪的我也学会了作好事。那年我才五岁,一个盛夏的傍晚,我独自在路傍玩耍,忽见一个要饭的老年盲人,手里拿着棍子东敲敲、西敲敲而找不着路,满脸焦虑忧愁的样子,我跑过去,问清了情况,就把盲人牵回了家。当天晚上那位盲人就在我家吃饭、洗澡、过夜。为此事,母亲逢人就夸我,说我心善、好心肠,我听了母亲的夸奖心里甜滋滋的,至今还记忆犹新。
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们习惯称作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大地一片饥荒,无人幸免。由于不够吃,有些人家孩子多,怕分不均匀而闹矛盾,就把糠菜粑粑按人数来作,到时一人一份。我们家往往例外,越是不够吃,还越是吃不完,你劝我,我劝你,都说自己吃饱了,最后父亲还是坚持不住,病倒了,遍身浮肿,送到医院去住院,医生说是严重营养不良,后来也没用药,只是喝了几天黄豆浆就出院了。
家有贤妻夫祸少。我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得比较好的,很少见他们之间有大的矛盾和风波,若父亲在外偶尔和人家有些争执,母亲总是在其中调解,劝导,化解矛盾。我还常见母亲劝导一些年轻妇女,教她们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她说,夫妻之间长期在一起生活,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在发生矛盾时你不要对着干,也不要唠叨个没完,先忍一忍,过两天待他气消了,你再和他讲道理,他就会接受,有时候,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原本就是自己错了,或者误会了,你要找个机会澄清一下,该认错的也要认错。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经常交谈,是避免误会,增进感情的最好方法。待到我们长大成家以后,也经常验证母亲的方法,果然,一试就灵。
母亲对待生和死的看法也比较开明,她常说:"人生在世,草木一生,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她晚年吩咐我们,她死后,亲人不要哭泣,人老死了,是一种解脱,是享福去了,不要大搞祭奠,否则会劳民伤财,拖累子女。
母亲去世的前几年,由于一次意外摔到,头部受了伤,诱发、加速了老年痴呆症,整天糊糊涂涂,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些近期发生的事情记不住,但儿时学过的"儿歌"《三字经》还能背得不少。特别使人费解的是:经常喊"妈妈",常坐着和她妈妈"聊天"。和别人一谈起她妈妈如何如何勤奋、坚强、在逆境中奋斗,守寡带儿女时,她的脸上就泛起了一种自豪感;一谈到她妈妈生活的艰难和清苦时又不免泪流满面,声音颤抖。亲友们告诉她,您妈妈已经死去70多年,您不要牵挂她了,但她不相信,她坚持说,她没有死,她还活着......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是一部台湾电影的主题歌歌词,是什么电影?很多人不一定都说得出来,但是这首歌却唱遍了台湾、唱遍了香港、唱遍了澳门、唱遍了大陆,唱遍了世界上凡是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深入了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为什么人们习惯把祖国比作母亲?把旅居海外比作游子?因为只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孩子对母亲眷恋才是一种永远不会消失和改变的情感,它是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话题。缩小了,它谈的是母子关系,放大了它是一种民族感情,香港、澳门已经相继回到了祖国怀抱,我想台湾也一定会回归,一定能回归。任何人都阻挡不了这种历史的趋势,割不断这种华夏民族的血肉之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