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urrentHashMap原理浅析

如果实在懒得看也没有关系,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HashMap的结构:

简单来说,HashMap是一个Entry对象的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Entry元素,又是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在高并发环境下做插入操作,有可能出现下面的环形链表:

 

Segment
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一般会使用currentHashMap,ConcurrentHashMap对比HashMap主要是增加了Segment的概念。

Segment是什么呢?Segment本身就相当于一个HashMap对象。

同HashMap一样,Segment包含一个HashEntry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HashEntry既是一个键值对,也是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单一的Segment结构如下:

像这样的Segment对象,在ConcurrentHashMap集合中有多少个呢?有2的N次方个,共同保存在一个名为segments的数组当中。

因此整个ConcurrentHashMap的结构如下:

 

可以说,ConcurrentHashMap是一个二级哈希表。在一个总的哈希表下面,有若干个子哈希表。

这样的二级结构,和数据库的水平拆分有些相似。

Case1:不同Segment的并发写入:

不同Segment的写入是可以并发执行的。

Case2:同一Segment的一写一读:

 

Segment的写入是需要上锁的,因此对同一Segment的并发写入会被阻塞。

由此可见,ConcurrentHashMap当中每个Segment各自持有一把锁。在保证线程安全的同时降低了锁的粒度,让并发操作效率更高。

Segment的锁

Segment继承了ReentrantLock,因此它实际上是一把锁。在进行put、remove、replace、clear等需要改动内部内容的操作时,都要进行加锁操作,其代码一般是这样的:

final V put(K key, int hash,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HashEntry<K,V> node = tryLock() ? null :
        scanAndLockForPut(key, hash, value);
    V oldValue;
    try {
//实际代码……
        }
    } finally {
        unlock();
    }
    return oldValue;
}
 

首先调用tryLock,如果加锁失败,则进入scanAndLockForPut(key, hash, value) 
该方法实际上是先自旋等待其他线程解锁,直至指定的次数MAX_SCAN_RETRIES 
若自旋过程中,其他线程释放了锁,导致本线程直接获得了锁,就避免了本线程进入等待锁的场景,提高了效率 
若自旋一定次数后,仍未获取锁,则调用lock方法进入等待锁的场景

采用这种自旋锁和独占锁结合的方法,在很多场景下能够提高Segment并发操作数据的效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