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图连接线生成算法

一、连接线种类

使用Visio等软件时,图形和图形之间可能需要使用连接线,如下图所示:

一般连接线会有3种,分别是折线、直线和Bezier曲线。上图中的蓝线是Bezier曲线,绿线是直线,黑线是折线。直线过于简单,无需算法讨论,而Bezier曲线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讨论。本文主要讨论折线的生成算法。

二、折线形态

根据图形的相对位置和箭头的方向,折线会有不同的形态。就分段数来说,会出现2、3、4、5段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事实上还有1段的情况,由于简单,本文不讨论):

对一个图形来说,其他图形相对于它的位置,总共有4种,分别是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

而起始箭头的方向有4种,终止箭头的方向有4种,所以连接线一共有64种形态。在算法编写的时候,把64种情况用if语句写出来,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但本文当然不会用这种方法。

三、形态简化

如果不考虑箭头的方向,而只是考虑两个点的连接线,那么情况就简单很多了,不外乎2种:

对于箭头的方向,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起点终点往外延伸一小段距离。我们把延伸之后的那个点,称为内联点。

这样一来,起点和终点的连接线,就转化为内联点的连接线了。而内联点的连接线,只有2种情况!

那么,这2种情况应该怎么选择呢?条件有两个:

  1. 选择连接线没有经过起点和终点的。

  2. 如果条件1满足,选择弯折次数少的。在上图中,两种情况都没有经过起点和终点,都满足条件1。那么,我们应该选择第一种情况,因为它只折了一次。

事实上,条件1有可能两种情况都不能满足(当分段数为5时)。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两个箭头中间插入一条线,直接用内联点连接这条线的两个端点即可。

四、伪代码

经过第三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书写连接线生成算法的伪代码了。

  1. 根据箭头发向,创建内联点。

  2. 创建内联点的两种连接方式。

  3. 判断是否经过起点终点,如果只有一种方式满足,输出这种方式;如果都满足,转到4;如果都不满足,转到5。

  4. 判断哪种方式弯折次数少,输出这种方式。

  5. 添加一条平行于箭头的线,连接内联点和线的两端。输出这种连接方式。

### 如何在Visio中创建折线图 尽管Visio主要用于绘制流程图和技术图表,但它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方法来实现折线图的绘制。以下是关于如何利用Visio的功能及其扩展工具来创建折线图的相关说明。 #### 利用基础绘图功能手动绘制折线图 Visio本身并不直接提供内置的折线图模板,但可以通过组合线条和数据点的方式手动构建折线图。具体操作如下: 1. **设置画布比例** 首先,在Visio界面中调整页面大小以适应所需的坐标范围,并确保网格对齐已启用以便精确放置节点[^1]。 2. **定义坐标轴** 插入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作为X轴和Y轴的基础框架。可以使用“基本形状”库中的箭头样式表示方向性并标注刻度值。 3. **标记数据点位置** 根据实际的数据集,在相应的位置上添加小圆圈或其他几何图形代表各个离散数值点。 4. **连接各点形成连续曲线** 应用自由形式连线工具依次将这些预设好的端点串联起来即构成最终所需呈现效果的一条或多条趋势走向线段集合体。 #### 借助第三方插件提升效率 对于更复杂或者频繁使用的场景来说,考虑引入外部支持可能会更加高效便捷。例如前面提到过的科学图形包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允许用户自定义导入特殊类型的图标元件从而简化制作过程[^2]: - 如果希望快速生成高质量的专业级统计分析图像,则建议按照前述指导完成对该附加组件的成功配置后尝试调用其中预先设计完毕的标准模型实例来进行定制化修改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情境下的应用要求。 ```python #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自动化处理部分重复劳动(伪代码) import pyvisio # 假设有这样一种Python封装库可操控Microsoft Visio API接口 def create_line_chart(data_points, output_file="line_chart.vdx"): app = pyvisio.Application() doc = app.create_document() # 添加坐标轴 x_axis = doc.add_shape("Line", start=(0, 0), end=(10, 0)) y_axis = doc.add_shape("Line", start=(0, 0), end=(0, 10)) previous_point = None for point in data_points: current_point = doc.add_shape("Oval", position=point) if previous_point is not None: line_segment = doc.connect_shapes(previous_point, current_point) previous_point = current_point doc.save(output_file) ``` 上述脚本仅作为一个概念验证性质的存在用于启发思考而非真实可用状态;真正实施时需依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优化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成果展现形式。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