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hypermesh和ls-dyna的联合仿真,发现关于hypermesh的教程很零散,要么就是长篇大论,学习非常狼狈。记录一下自学软件的过程,纯新手入门,欢迎大家补充和指正。
分析软件的使用是熟练工,有很多技巧无法全部总结出来,还是需要多上手,做起来就会越来越快,任何事情都是从不熟练到熟练的。
导入模型
点击file-import-import geometry,文件类型选择solidworks,选择文件,点击import即可。注意文件路径不要有中文。
因为我的solidworks版本高于hypermesh,导入的时候死活不成功,这种时候需要用中间格式导入,文件类型改成STEP,再在solidworks中把几何模型也保存为step格式,导入就没问题了。
comp检查
导入之后component中就出现了一个模型,名字多半会有中文,改成英文。点击界面中的autocleanup进行几何检查,全是绿的说明没问题。
几何检查
对于复杂的不利于网格划分的实体,可以首先进行几何处理,简化网格划分难度。
点的分类
fixed point:硬点,与几何关联,位于边界端点的硬点不可删除,划分网格时会强制产生节点,如果不需要这个点可通过edge edit-supress把这个点压缩掉。
free point:自由点,几何概念,空间中的点,可以不与实体关联。
node:节点,有限元概念,单元(网格)之间通过节点相连。
节点的创建
点击geom-nodes,有几种方式创建点。
第一种可以直接输入坐标,点击create创建;在此命令下,直接点击几何体上的某一点,可以显示它的坐标,点击create创建;点击as node 命令,点击已存在的点,可以创建空间中的重合点;
第二种在几何体上创建,可以首先勾选你想创建的点所在的面、线,然后在线上创建,点击reject,可以取消选择已选的点、面、线。选择plane选项,指在一个无限大平面上创建点,它的范围大于surface。创建平面有几种方式:
N1N2N3:三个点加基准点1确定一个平面
x\y\z-axis:创建与x y z轴垂直的面,通过你选择的基准点
Hypermesh节点不显示问题
如果你创建了点后发现界面上没有显示任何点,可以检查你的显示节点开关是不是没开,打开即可
如果还是无法显示,可能是因为没有设置环境变量。可以打开设置-搜索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新建-输入变量名:HM_USE_OPENCL变量值:0-确定,再次打开hypermesh即可正常显示。
删除点
geom-tempnodes,点击你需要删除的节点,或者按住shift,框选你需要删除的点,点击clear,即可删除。
创建线
点击lines,进入创建线的命令窗口。如果创建直线直接输入坐标最方便,要创建某个面上的曲线点击manifold图标,点击surf选中面,点击nodes list选中线段端点,点击create完成划分。
切割实体
点击solid edit,选择你要划分的实体,点击nodes list选择划分面上的点(一个面至少选择三个点),勾选extend trimmer,点击trim完成划分。
sph设置
点击1D-sph,选中component,simple cubic是大小,根据你的component大小决定;material density是密度,如果你使用的是默认单位(模型长度是
m
m
mm
mm),密度单位就默认为是
t
/
m
m
3
t/mm^3
t/mm3,也就是水的密度应该是1.0e-09,注意别填错了。
如果出现显示not current comp的错误,就在model那一栏右击你选择的component,点击make current即可。
设置完成后点击create创建sph。
网格划分
不同的几何模型网格划分思路也不同,但是大体思路都是由2D网格到3D网格。我的模型是一个三个截面扫掠而成的扫掠体,我尝试过两种方法进行网格划分。
1、对于不规则的实体,可以先划分成小实体,分别进行网格划分。
2、对于等厚度薄板体,可以先在面上划分,再沿厚度拉伸。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我划分网格的步骤,具体使用什么网格划分方法还是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2D网格划分
点击2D-automesh进入网格划分界面
选择你需要画网格的面,在element size处填写单元大小,下一行选择单元形状,点击mesh划分。如不满意可以单击边上的数字调整种子数,使网格规整。画完后点击return返回,注意点return后就不能再修改网格了,只能回来重新画。
3D网格划分
划分完2D网格后就需要延伸至三维,点击3D-solid map
我的第一个方法是使用one volume命令,比较简便,但是在后续有曲率的部分效果很差。如图
选中实体,选择elem size和单元形状,点击mesh,我这里的这个效果还行~
对于等厚度体,还可以上下两面画一模一样的网格,用general命令拉伸。我最终使用的这个方法,效果很好还省去了切割实体的功夫。
在source geom和dest geom选择你已划分了二维网格的两个面,along geom选择lines,选中厚度的四条短线,选择elem size和单元形状,点击mesh,注意到图中红色的部分即为我的三维网格。
网格划分教程
po一个我学习网格划分的b站上的教程: hypermesh-3D网格划分实操,小白之路
创建曲线(curves)
模型建立过程中可能需要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如材料,力等等性质,这个时候可以绘制曲线保存数据,需要时直接调用即可。
点击XYplots-curve editor,打开曲线编辑界面,可以进行进行曲线的创建、查看和修改等操作。单击右下方的New、Delete和Rename按钮可以创建、删除和重命名曲线。
单击左上方的Curve List列表框中的曲线名称可以查看已经存在的曲线,可以在左边表格中填入或更改坐标点数值,单击下方的Update按钮迸行数据更新。单击选中Display复选框可以在窗口中绘制曲线。
创建集合(sets)
点击analysis-entity sets,选择相应的集合类型,比如我想创建节点集,选中nods后选择你需要的节点,点击create创建。
查看已创建的集合
同样在entity sets界面,点击review,选择你需要查看的集合即可。
创建约束(load collectors)
点击主界面中的load collectors图标
输入约束名称和约束类型,如我需要创建初速度,点击create创建
在model界面中找到load collectors,点击刚刚创建的约束添加对象和参数
创建材料及属性(materials&properties)
同样在主界面中的图标中找到相应的选项(load collectors左边就是)点击进入,输入名称和类型点击创建。返回model界面修改参数,步骤和约束很类似。
赋给实体
创建完成后不要忘记返回components把材料和属性赋给实体单元。
创建接触(groups)
点击analysis-interfaces-create,输入接触的名称和类型,点击右边的create创建。
返回model界面,在groups中找到已创建的接触,添加对象和参数等信息。其中SSID是从接触体,MSID是主接触体。
控制卡片(cards)
点击analysis-control cards进入界面
点击你需要添加的卡片进行修改,修改后点击return返回,显示绿色的就是你已添加的卡片。model界面中会自动添加卡片。但是我发现卡片的id是不可修改的,而且进行删除等操作后id也不会变,怪怪的。
关于卡片的具体解释,我也不是很了解,po一个我参考的链接: HM+LSdyna控制卡片
关键字修改、添加
点击主菜单view-solver browser
进入solver界面后空白处右键点击create,添加你需要的关键字。
导出
点击上方主菜单file-export-solver deck
输入文件地址,点击export导出文件。
运行k文件
运行k文件在ls-dyna中,应该是也可以在ansys中,但是我没有下载过,这里就不说了。打开ls-dyna,点击solver-start LS-DYNA analysis,出现下面的弹窗
选择input file,运行ncpu,视情况填memory(运行内存),点击run开始运行。运行后如果出现normal termination就说明成功了。否则就看看哪儿报错了吧。
tips
最后总结一些我用到过的小技巧,不定期更新~
快速选择单元
1、在选择单元时可以隐藏部分component,剩下的如果需要全部选择可以点node点击display,会把显示出的单元全部选上
2、如果需要选择一个面上的所有单元,选择by surf,选择面上的其中一个单元即可全部选上
快捷键
1、平移和旋转快捷键:control+左键旋转,control+右键平移
2、放大缩小:control+鼠标滚轮,但是鼠标不灵敏的我用这个功能很狼狈
测量
1、geom-distance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2、tool-mass calc,选择一个comp,total mass就是总体质量,注意单位是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