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架构聊天室服务端客户端程序设计——建立网络连接

本例提供了创建socket并基于TC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的方法。

简单理解socket

解决异地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通信,我们可以使用socket。socket是一组接口,它可以让用户灵活的使用TCP/IP协议族,达到在网络上通信的目的。用户在使用socket连接都对端程序时,相当于在自己电脑上打开了一个文件描述符,对端程序变成了自己电脑上的一个文件。我们可以使用类似于写文件的方式将自己要发送的内容通过这个描述符写入,而不用关心对方如何收取;同样我们可以使用类似于读文件的方式从这个描述符中读取,而不用关心对方如何发送过来。这样我们利用socket处理好己端的操作,即可完成基于网络的通信。

如何创建socket

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几个函数建立服务端和客户端的socket。

socket()

包含的头文件和函数原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socket用于创建套接字,可通过参数指定地址族、类型和协议。socket在执行正常的情况下返回新创建的sockfd,错误时返回-1并设置perror。

  • domain用于指定地址族,通过几个宏定义进行设置,常用的有AF_INTE(代表IPv4地址),AF_INET6(代表IPv6地址)。
  • type用于指定socket类型,通过几个宏定义进行设置,常用的有SOCK_STREAM(流式套接字,面向连接)和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字,面向无连接)
  • protocol用于指定使用的协议类型,一般设置为0即可,代表使用和type默认匹配的协议类型(流式套接字对应TCP、数据报套接字对应UDP)。

针对与TCP连接的方式,socket函数可以这样使用: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bind()

包含的头文件和函数原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socklen_t addrlen);

bind()用于绑定服务端的IP和端口,其中sockfd为socket()创建套接字,addr是一个地址结构体,addrlen是这个地址结构体的长度。
sockaddr结构体中地址和端口是在同一个变量中保存的,我们没办法设置,所以使用sockaddr_in结构体,它的地址和端口是分开设置的,设置成功后再强制类型转化为sockaddr。

sockaddr_in原型如下:

struct sockaddr_in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地址族(Address Family),也就是地址类型
    uint16_t        sin_port;     //16位的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32位IP地址
    char            sin_zero[8];  //不使用,一般用0填充
};
  • sin_family用于指定地址族,和socket中的地址族一致,有AF_INET和AF_INET6。
  • sin_port用于设置端口号
  • sin_addr用于设置地址

htons htonl可将一个整型变量从主机字节序转换到网络字节序。bind()的使用方法参考如下: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 清空整个结构体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协议族使用IPv4协议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000); // 端口8000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 任意地址都可连接
// 将sockaddr_in强制转换成sockaddr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listen()

包含的头文件和函数原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其中socket是服务端创建的套接字,backlog的值设定请求队列的缓冲区大小。服务端程序会监听是否有新连接到达,当新连接太多时,他们会按照先后顺序储存在请求队列的缓冲区中,程序逐个处理请求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当等待的连接数超过请求队列的长度时,超出的连接将会被舍弃。
可以这样使用listen()

listen(sockfd, 20);

accept()

包含的头文件和函数原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accept()函数用于监听到新连接后,执行操作建立连接。如果建立成功则返回打开的客户端的套接字。服务端通过读写这个套接字来发送或接收此客户端的消息。

  • sockfd是服务端创建的socket套接字。
  • addr是一个空的内存空间,用于存放接入的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addrlen是addr的大小。

accept可以这样使用

int conn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ent_addr, &socklen);

connect

包含的头文件和函数原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connect()主要用于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连接,服务端程序基本不用,客户端程序需要通过这个函数连接服务端。其中addr设置服务端的地址和端口,addrlen设置addr的长度。设置方法和服务端的方法类似。
可以参考如下代码: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ring.h>
// 准备地址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 (struct sockaddr_in *)malloc(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 (struct sockaddr_in)); // 清空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设置地址族IPv4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000); // 设置端口
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er_addr->sin_addr); // 设置IP地址
// 连接服务端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 (struct sockaddr));

设计服务端和客户端程序

  • 服务端程序首先建立服务端的socket,通过绑定、监听、等待客户端连接后接受客户端连接。
  • 客户端程序建立自己的socket,通过connect函数和服务端连接。
  • 服务端和客户端通过循环发送和接收对端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ad()、recv()

read()/recv() 函数用于接收对端数据,可对一个socket进行读取。如果当前socket可读则读取指定长度的内容,如果socket不可读则根据设置阻塞等待或者立即返回。read是Linux的内核函数,recv是socket网络编程中对read的封装。所以一般我们使用recv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ssize_t recv(int sockfd,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 sockfd指定要读取的socket。
  • buf为一块已分配好的内存区域,读到的消息将存储到buf中。
  • len是buf的长度,指定最大可读取的字节数
  • flags指定recv函数的类型。一般设置为0,是阻塞模式。

可以参考如下代码:

// 准备存放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1024];
memset(buf, 0, 1024);
// 读取消息,并存放到buf中
recv(sockfd, buf, 1024, 0);

write()、send()

write() send()用于向指定socket发送数据。如果当前socket可写则写入指定buf长度的数据,如果不可写则根据flags的设置决定阻塞等待或返回。write()是内核函数,send()是socket网络编程中对write的封装。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ssize_t send(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 sockfd指定向它代表的套接字写入
  • buf为存储发送数据的空间
  • len是要发送的长度,一般buf的长度和len的长度匹配
  • flags设置send函数的状态,可以指定阻塞和非阻塞等模式,一般设置0,代表阻塞状态。

可以参考如下代码:

// 发送缓冲区
char buf[1024];
memset(buf, 0, 1024);
// 设置发送内容
strcpy(buf, "I love china.");
// 发送buf中的数据
send(sockfd, buf, 1024, 0);

网络编程函数的错误处理

以上介绍的网络编程中常用的函数,都有可能调用失败导致程序错误。一旦调用失败时他们会返回特定的返回值,并设置内核中的errno为指定的值。在调用出错时我们可以通过返回值和errno判断程序出错的原因。
一般的处理方法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 -1)
{
	perror("socket error:");
	return -1;
}

通过保存函数的返回值,当返回值为-1时代表调用出错,内核中的errno被设置成对应错误情况的值。我们可以通过perror函数对这个错误进行打印。
对于网络编程函数的返回值和errno,另外会开一篇文章单独整理。

服务端代码实例

// server.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 建立socket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 -1)
    {
        perror("socket error:");
        return -1;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 清空整个结构体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协议族使用IPv4协议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000);                  // 端口8000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 任意地址都可连接
    // 绑定
    int bind_error =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if (bind_error == -1)
    {
        perror("socket error:");
        return -1;
    }
    // 监听
    int listen_error = listen(sockfd, 20);
    if (listen_error == -1)
    {
        perror("socket error:");
        return -1;
    }
    // 接收新连接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memset(&client_addr,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socklen_t client_addr_len;
    int conn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ent_addr, &client_addr_len);
    if (connfd == -1)
    {
        perror("connect error:");
        return -1;
    }
    printf("new client connected. client is %s at port %d.\n", inet_ntoa(client_addr.sin_addr), client_addr.sin_port);

    char recv_buf[1024];
    char send_buf[1024];
    while (1)
    {
        // 收到一条消息后加上server get发回原处
        memset(recv_buf, 0, 1024);
        recv(connfd, recv_buf, 1024, 0);
        sprintf(send_buf, "%s server get.", recv_buf);
        send(connfd, send_buf, 1024, 0);
    }
    return 0;
}
// client.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 建立socket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 -1)
    {
        perror("socket error:");
        return -1;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 (struct sockaddr_in *)malloc(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 清空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设置地址族IPv4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000);                     // 设置端口
    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er_addr->sin_addr); // 设置IP地址
    // 连接服务端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char send_buf[1024];
    char recv_buf[1024];
    while (1)
    {
        scanf("%s", send_buf);
        send(sockfd, send_buf, 1024, 0);
        recv(sockfd, recv_buf, 1024, 0);
        printf("recv: %s\n", recv_buf);
    }
}

此时服务端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设计一个服务端服务多个客户端的程序,可以参考之后的方法进行设计。

C/S架构聊天室服务端客户端程序设计——select模型的I/O多路复用
C/S架构聊天室项目预备问题及处理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