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现数据结构---图

图的简介

图的定义

图(Graph)一种比线性表和树更加复杂的结构。在图形结构中,顶点(vertex)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途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可能关联。

图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顶点(vertex):图中的元素,就叫做顶点。如图:ABCDEF。
  • 边(edge): 顶点之间建立的连接关系,就叫做边。如图:顶点A和顶点B中间的连线。
  • 度(drgree): 跟顶点相连的边的条数,就叫做度。如图:顶点A与B、C、D相连,则A的度就是3。

图的分类

无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边(edge)没有方向的图叫做无向图

有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边(edge)有方向的图叫做有向图

带权图(Wighted Grap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中,每条边都带有一个权重(weight)的图,就是带权图

图的存储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

邻接矩阵的底层是一个二维数组,如下图,该图可以转化为一个二维数据表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无向图
    如果顶点 i 和顶点 j 之间有边但是没有方向和权重,那么我们就用array[i][j] = array[j][i] = 1,来表示无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有向图
    如果顶点 i 到顶点 j 之间,有一条箭头从顶点 i 指向顶点 j 的边,那我们就将 A[i][j]标记为 1。同理,如果有一条箭头从顶点 j 指向顶点 i 的边,我们就将 A[j][i]标记为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带权图
    数组中就存储相应值当作权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邻接表

邻接表中每个顶点对应一条链表,链表中存储的是与这个顶点相连接的其他顶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的一个有向图的邻接表的存储方式,前面的数组存储的是所有的顶点,每个顶点后面链接的块代表:前面顶点所指向的顶线和边的权值。如果该点还有其它顶点,则继续在块后面添加即可。

代码实现

定点(Vertex)类:

package com.xxliao.datastructure.graph;

/**
 * @author xxliao
 * @description: 图 - 定点类
 * @date 2024/5/29 16:56
 */
public class Vertex {

    // 顶点名称
    protected String name;

    // 该顶点出发的边
    protected Edge edge;

    public Vertex(String name, Edge edge) {
        this.name = name;
        this.edge = edge;
    }
}

边(Edge)类:

package com.xxliao.datastructure.graph;

/**
 * @author xxliao
 * @description: 图 - 边类
 * @date 2024/5/29 16:57
 */
public class Edge {

    // 被指向的顶点
    protected String name;
    // 权重
    protected int weight;
    // 顶点的下一条边
    protected Edge next;

    public Edge(String name, int weight, Edge next) {
        this.name = name;
        this.weight = weight;
        this.next = next;
    }
}

图(Graph)类:

package com.xxliao.datastructure.graph;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Map;

/**
 * @author xxliao
 * @description: 邻接表实现图
 * @date 2024/5/29 16:00
 */
public class Graph {

    // 存储顶点容器
    private Map<String,Vertex> vertexes;

    public Graph() {
        this.vertexes = new HashMap<String,Vertex>();
    }

    /**
     * @description  添加顶点
     * @author  xxliao
     * @date  2024/5/29 17:02
     */
    public void addVertex(String vertexName) {
        vertexes.put(vertexName,new Vertex(vertexName,null));
    }

    /**
     * @description  添加边
     * @author  xxliao
     * @date  2024/5/29 17:05
     */
    public void addEdge(String beginVertexName,String endVertexName,int weight) {
        // 获取出发顶点
        Vertex beginVertex = vertexes.get(beginVertexName);
        if(beginVertex == null) {
            // 没有开始顶点,创建
            beginVertex = new Vertex(beginVertexName,null);
            vertexes.put(beginVertexName,beginVertex);
        }
        // 创建边对象
        Edge edge = new Edge(endVertexName,weight,null);
        if(beginVertex.edge == null) {
            //当前顶点还没有边,直接设置
            beginVertex.edge = edge;
        }else {
            Edge lastEdge = beginVertex.edge;
            while(lastEdge.next != null) {
                lastEdge = lastEdge.next;
            }
            // 设置到末尾
            lastEdge.next = edge;
        }
    }
}

图的遍历

图的遍历是指,从给定图的任意顶点(可以称为初始顶点)出发,按照某种搜索方法沿着图边访问所有的顶点,且每个顶点仅被访问一次,这个过程就是图的遍历。图的遍历根据搜索过程不用,可以分为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深度优先搜索(DFS,Depth Fisrt Search)

深度优先搜索,从起点出发,从规定的方向中选择一个方向,不段的往前走,直到无法继续位置,然后尝试另外一个方向,直到最后走完所有顶点。

遍历抖索过程

假设我们有这么一个图,里面有A、B、C、D、E、F、G、H 8 个顶点,点和点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必须依赖栈(Stack),特点是后进先出(LIFO)。

  1. 第一步,选择一个起始顶点,例如从顶点 A 开始。把 A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用红色标记),并输出到结果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第二步,寻找与 A 相连并且还没有被访问过的顶点,顶点 A 与 B、D、G 相连,而且它们都还没有被访问过,我们按照字母顺序处理,所以将 B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第三步,现在我们在顶点 B 上,重复上面的操作,由于 B 与 A、E、F 相连,如果按照字母顺序处理的话,A 应该是要被访问的,但是 A 已经被访问了,所以我们访问顶点 E,将 E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第四步,从 E 开始,E 与 B、G 相连,但是B刚刚被访问过了,所以下一个被访问的将是G,把G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第五步,现在我们在顶点 G 的位置,由于与 G 相连的顶点都被访问过了,类似于我们走到了一个死胡同,必须尝试其他的路口了。所以我们这里要做的就是简单地将 G 从栈里弹出,表示我们从 G 这里已经无法继续走下去了,看看能不能从前一个路口找到出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发现周围的顶点都被访问了,就把当前的顶点弹出。

  6. 第六步,现在栈的顶部记录的是顶点 E,我们来看看与 E 相连的顶点中有没有还没被访问到的,发现它们都被访问了,所以把 E 也弹出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第七步,当前栈的顶点是 B,看看它周围有没有还没被访问的顶点,有,是顶点 F,于是把 F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第八步,当前顶点是 F,与 F 相连并且还未被访问到的点是 C 和 D,按照字母顺序来,下一个被访问的点是 C,将 C 压入栈,标记为访问过,输出到结果中。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第九步,当前顶点为 C,与 C 相连并尚未被访问到的顶点是 H,将 H 压入栈,标记为访问过,输出到结果中。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 第十步,当前顶点是 H,由于和它相连的点都被访问过了,将它弹出栈。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第十一步,当前顶点是 C,与 C 相连的点都被访问过了,将 C 弹出栈。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第十二步,当前顶点是 F,与 F 相连的并且尚未访问的点是 D,将 D 压入栈,输出到结果中,并标记为访问过。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第十三步,当前顶点是 D,与它相连的点都被访问过了,将它弹出栈。以此类推,顶点 F,B,A 的邻居都被访问过了,将它们依次弹出栈就好了。最后,当栈里已经没有顶点需要处理了,我们的整个遍历结束。

广度优先搜索(BFS,Breadth First Search)

遍历搜索过程

假设我们有这么一个图,里面有A、B、C、D、E、F、G、H 8 个顶点,点和点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对这个图进行深度优先的遍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赖队列(Queue),先进先出(FIFO)。
一层一层地把与某个点相连的点放入队列中,处理节点的时候正好按照它们进入队列的顺序进行。

  1. 第一步,选择一个起始顶点,让我们从顶点 A 开始。把 A 压入队列,标记它为访问过(用红色标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第二步,从队列的头取出顶点 A,打印输出到结果中,同时将与它相连的尚未被访问过的点按照字母大
    小顺序压入队列,同时把它们都标记为访问过,防止它们被重复地添加到队列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第三步,从队列的头取出顶点 B,打印输出它,同时将与它相连的尚未被访问过的点(也就是 E 和 F)
    压入队列,同时把它们都标记为访问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第四步,继续从队列的头取出顶点 D,打印输出它,此时我们发现,与 D 相连的顶点 A 和 F 都被标记
    访问过了,所以就不要把它们压入队列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第五步,接下来,队列的头是顶点 G,打印输出它,同样的,G 周围的点都被标记访问过了。我们不做
    任何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第六步,队列的头是 E,打印输出它,它周围的点也都被标记为访问过了,我们不做任何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第七步,接下来轮到顶点 F,打印输出它,将 C 压入队列,并标记 C 为访问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第八步,将 C 从队列中移出,打印输出它,与它相连的 H 还没被访问到,将 H 压入队列,将它标记为
    访问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第九步,队列里只剩下 H 了,将它移出,打印输出它,发现它的邻居都被访问过了,不做任何事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第十步,队列为空,表示所有的点都被处理完毕了,程序结束。

完整代码

https://github.com/xxliao100/datastructure_algorithms.git

  • 19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Java中线性表的设计与实现通常有两种方式: 1. 使用数组实现线性表 数组实现线性表可以直接利用Java提供的数组数据类型。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线性表的元素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可以通过下标访问和操作元素。但是,由于数组长度固定,插入和删除元素时需要移动大量的数据,所以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相对较低。 2. 使用链表实现线性表 链表实现线性表可以通过定义节点类来实现。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通过链接节点来组成链表。由于链表的长度不固定,插入和删除元素时只需要修改指针的指向,因此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较高。但是,由于需要遍历整个链表才能访问元素,因此访问操作的效率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数组实现线性表适用于元素数量较少,访问操作频繁的场景,而链表实现线性表适用于元素数量较多,插入和删除操作频繁的场景。具体实现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需求来选择。 ### 回答2: 线性表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它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的有限序列,其特点是元素之间仅存在一对一的关系。Java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对于线性表的设计与实现也提供了许多灵活的方式。 首先,在Java中可以使用数组来实现线性表,这种方法最简单直接。数组可以直接定义一个具有固定大小的容器来存储数据元素。但是,数组的缺点是不能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大小,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无法满足一些要求。此外,数组还需要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如果数据元素很多,可能会导致内存不足。 其次,使用链式结构来实现线性表是Java中另一种常见的方式。链式结构的特点是可以动态调整大小,因为链表中每个节点的空间只是在需要时分配的。Java中可以使用Node类来实现链表,该类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操作链式结构时,需要注意节点的指向和数据元素的赋值,并且需要特别处理边界条件。 Java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常用的线性表实现方式,如栈和队列等。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数组或链式结构来实现,主要操作是push和pop。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也可以用数组或链式结构来实现,主要操作是enqueue和dequeue。 总之,Java提供了多种数据结构实现线性表,并且这些数据结构之间也可以互相转换。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同时,需要注意数据元素的类型和边界条件的处理,以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回答3: Java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是一种基本数据结构,通过这种数据结构可以存储一组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线性表主要包括数组和链表两种实现方式,它们的设计与实现都有所不同。 对于数组实现的线性表,需要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元素,同时还需要记录元素的个数、当前元素的位置等信息。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定义一个类来完成,该类包含了数组元素、数组长度等属性,还需要定义一些操作方法,如向线性表中添加元素、获取元素、删除元素等。 对于链表实现的线性表,需要定义一个节点类来表示元素,同时还需要一个指针来连接不同节点。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定义一个链表类来完成,该类包含了头结点、尾节点、链表长度等属性,还需要定义一些操作方法,如向链表中添加元素、获取元素、删除元素等。 在设计和实现线性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定义合适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等。 2. 统一数据类型,如规定线性表中只存储整数、字符串等类型的数据。 3. 考虑数据的大小和类型,以及不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4. 良好的命名规范和注释,以方便代码阅读和维护。 在实际使用中,线性表经常被用来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实现队列、栈等高级数据结构,查询和处理大量数据等。因此,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掌握线性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代码效率,还能使开发更加方便和快捷。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tarry-Leo

帮到了您,有闲钱,再打赏哦~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