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世界读书日📖我原本计划写点什么,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过也还好,读书这件事,从来不需要在特定的一天才值得被谈起。下面分享几本我读过的想要推荐给大家的书。
《三体》–刘慈欣
这本书目前是我心目中的top1!
地球文明不过是宇宙海洋里的一滴水,而人类智慧也可能在下一秒被降维擦除。如果你也幻想过外星文明,那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这是科幻,也是人类在宇宙中的一场孤独叩问。每一次读都能感受到“大”——宏大的构思、大尺度的时间、大得令人敬畏的宇宙。
《我们仨》–杨绛
一家三口,走在一条叫“人生”的小路上。 淡淡的文字里藏着浓浓的爱,杨绛先生用最朴素的笔触,写下她与钱钟书、女儿钱瑗的“我们仨”。从牛津到清华,从书房到厨房,这个三人世界小得刚刚好,温暖得叫人不忍翻完最后一页。
《我与地坛》–史铁生
他坐在轮椅上,却看见了比大多数人都更辽阔的世界。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是一座属于内心的园林。他写命运写孤独,也写母亲写爱。“命运把我按在地上摩擦,我却把这块地写成了诗。” 他不怨命运,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我看透但我不说破”的力量。母亲的部分尤其动人,静静的、像一封写了很久的信。
《生死疲劳》–莫言
从人变驴,再变牛马狗鸡……你可以把它当成一部“六世轮回”的奇幻小说,也可以看到藏在牛马皮囊下的人性和讽刺,让你笑着笑着突然沉默,然后在某一行文字里,看见自己所处世界的现实。
《邓小平时代》–傅高义
认真读完,你会发现,这本不只是“了解邓小平”,更是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几十年历史的窗口。傅高义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把邓小平的政治智慧、矛盾选择、时代困境一一展开。作者在书里对毛主席的评价其实还蛮有争议的,大家理性看待。
《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
这本书讲的是童年、偏见、公平和正义——讲述者是个8岁的女孩斯库特,她用孩子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不公,她不懂什么是“社会结构”,但她知道“这不公平”。阿蒂克斯·芬奇这个父亲角色,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温柔、坚定、不妥协。
《灿烂千阳》–卡勒德·胡赛尼
两个阿富汗女人的故事,写尽命运的不公和女性的坚韧。她们像是现实里的每一个“她”,在压迫、暴力、战争中挣扎、成长、拥抱。这本书很沉重,但也很美。因为“灿烂”不是环境赋予的,而是她们自己活出来的,“灿烂”不是阳光,是她们眼中的光,是她们不曾低头的脊梁。
《围城》–钱钟书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但不止婚姻,人生里每一个我们想进去、进去后又想逃离的地方,都可能是围城。这本书好笑又好讽刺,文字很犀利,看得我经常笑出声,又时不时被一句话戳到心里。嘴太毒,才华太高,简直一边骂你一边让你忍不住点头说“对对对”。
《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
哈佛最受欢迎的积极心理学课,从“为什么快乐”讲到“如何快乐”。看完之后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原来快乐是可以练习的。”不是靠一夜暴富,不是靠逃离工作,而是靠在生活中寻找意义、感受微光。小练习、小思考、小觉察——幸福其实就藏在这些不显眼的地方里。生活太卷的时候,值得拿出来读一读,给自己加个“幸福buff”。
书籍让我安静下来,让我看清自己,还有一些,悄悄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方式。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工作太忙、生活太乱而错过读书,
但其实书也一直静静地等在那里, 等我们哪天慢下来,重新翻开它。
迟到的读书日快乐!
也祝我们未来的每一天,都有书香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