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详解

Makefile的组成部分

Makefile包含五个东西:显示规则,隐式规则,变量定义,文件指示,注释。

1、显式规则。显式规则说明了,如何生成一个或多的的目标文件。这是由Makefile的书写者明显指出,要生成的文件,文件的依赖文件,生成的命令。

2、隐式规则。由于我们的make有自动推导的功能,所以隐晦的规则可以让我们比较粗糙地简略地书写Makefile,这是由make所支持的。

3、变量的定义。在Makefile中我们要定义一系列的变量,变量一般都是字符串,这个有点你C语言中的宏,当Makefile被执行时,其中的变量都会被扩展到相应的引用位置上。

4、文件指示。其包括了三个部分,一个是在一个Makefile中引用另一个Makefile,就像C语言中的include一样;另一个是指根据某些情况指定Makefile中的有效部分,就像C语言中的预编译#if一样;还有就是定义一个多行的命令。有关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会在后续的部分中讲述。

5、注释。Makefile中只有行注释,和UNIX的Shell脚本一样,其注释是用“#”字符,这个就像C/C++中的“//”一样。如果你要在你的Makefile中使用“#”字符,可以用反斜框进行转义,如:“/#”。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在Makefile中的命令,必须要以[Tab]键开始

 

一条规则由三部分组成,目标(target)、先决条件(prerequisites)、命令(commands)。

target也就是一个目标文件,可以是Object File,也可以是执行文件,还可以是一个标签。

prerequisites就是,要生成那个target所需要的文件或是目标。

command也就是make需要执行的命令(任意的Shell命令)。

 这是一个文件的依赖关系,也就是说,target这一个或多个的目标文件依赖于prerequisites中的文件,其生成规则定义在command中。说白一点就是说,prerequisites中如果有一个以上的文件比target文件要新的话,command所定义的命令就会被执行。这就是Makefile的规则。也就是Makefile中最核心的内容。

Makefile之执行过程:

1. 依次读取变量“MAKEFILES”定义的makefile文件列表

2. 读取工作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根据命名的查找顺序“GNUmakefile”,“makefile”,“Makefile”,首先找到那个就读取那个)

3. 依次读取工作目录makefile文件中使用指示符“include”包含的文件

4. 查找重建所有已读取的makefile文件的规则(如果存在一个目标是当前读取的某一个makefile文件,则执行此规则重建此makefile文件,完成以后从第一步开始重新执行)

5. 初始化变量值并展开那些需要立即展开的变量和函数并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执行分支

6. 根据“终极目标”以及其他目标的依赖关系建立依赖关系链表

7. 执行除“终极目标”以外的所有的目标的规则(规则中如果依赖文件中任一个文件的时间戳比目标文件新,则使用规则所定义的命令重建目标文件)

8. 执行“终极目标”所在的规则

 

Makefile之隐式规则

如果发现某变量在shell和makefile中未找不到其定义,那么恭喜你,你极大可能遇到隐式规则了。当然隐式规则中的变量只是隐式规则的一部分。

隐式规则中使用的变量分成两种:一种是命令相关的,如“CC”;一种是参数相关的,如“CFLAGS”。

 

$@:目标的名字

$^:构造所需文件列表所有所有文件的名字

$<:构造所需文件列表的第一个文件的名字

$?:构造所需文件列表中更新过的文件

例如:

test1.o:test1.c
gcc -o $@ $<      ------------------$@:就是test1.o$<:就是test1.c
1 test1.o:test1.c head.c
2     gcc -o $@ $^
$^:就是test1.c head.c
objects = foo.o bar.o
all: $(objects)
$(objects): %.o: %.c
$(CC) -c $(CFLAGS) $< -o $@

再来说说$VAR和$$VAR的区别

makefile文件中的规则绝大部分都是使用shell命令来实现的,这里就涉及到了变量的使用,包括makefile中的变量和shell命令范畴内的变量。在makefile的规则命令行中使用$var就是在命令中引用makefile的变量,这里仅仅是读取makefile的变量然后扩展开,将其值作为参数传给了一个shell命令;而$$var是在访问一个shell命令内定义的变量,而非makefile的变量。如果某规则有n个shell命令行构成,而相互之间没有用';'和'\'连接起来的话,就是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shell命令,相互之间也不能变量共享。

Makefile之伪目标:

原因一:避免和同名文件冲突

如果编写一个规则,并不产生目标文件,则其命令在每次make 该目标时都执行

原因二:提高执行make的效率

当一个目标被声明为伪目标后,make在执行此规则时不会试图去查找隐含规则来创建这个目标。这样也提高了make的执行效率,同时我们也不用担心由于目标和文件名重名而使我们的期望失败

Makefile那些赋值的事儿

面试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和[:=]符号的区别。

=         可以先使用后定义,这就导致makefile在全部展开后才能决定变量的值。有可能出现循环递归,无法展开的问题。

:=     必须先定义然后再使用,在当前的位置就可以决定变量的值。

?=     相当于选择疑问句,如果前面的变量没被赋值,那就做赋值操作

+=       相当于递加操作

 

1、wildcard : 扩展通配符

2、notdir : 去除路径

3、patsubst :替换通配符


例子:
建立一个测试目录,在测试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sub的子目录
$ mkdir test
$ cd test
$ mkdir sub

在test下,建立a.c和b.c2个文件,在sub目录下,建立sa.c和sb.c2 个文件

建立一个简单的Makefile
src=$(wildcard *.c ./sub/*.c)
dir=$(notdir $(src))
obj=$(patsubst %.c,%.o,$(dir) )

all:
@echo $(src)
@echo $(dir)
@echo $(obj)
@echo "end"

执行结果分析:
第一行输出:
a.c b.c ./sub/sa.c ./sub/sb.c

wildcard把 指定目录 ./ 和 ./sub/ 下的所有后缀是c的文件全部展开。

第二行输出:
a.c b.c sa.c sb.c
notdir把展开的文件去除掉路径信息

第三行输出:
a.o b.o sa.o sb.o

在$(patsubst %.c,%.o,$(dir) )中,patsubst把$(dir)中的变量符合后缀是.c的全部替换成.o,
任何输出。
或者可以使用
obj=$(dir:%.c=%.o)
效果也是一样的。

这里用到makefile里的替换引用规则,即用您指定的变量替换另一个变量。
它的标准格式是
$(var:a=b) 或 ${var:a=b}
它的含义是把变量var中的每一个值结尾用b替换掉a

今天在研究makefile时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了使用函数wildcard得到指定目录下所有的C语言源程序文件名的方法,这下好了,不用手工一个一个指定需要编译的.c文件了,方法如下:

SRC = $(wildcard *.c)

等于指定编译当前目录下所有.c文件,如果还有子目录,比如子目录为inc,则再增加一个wildcard函数,象这样:

SRC = $(wildcard *.c) $(wildcard inc/*.c)

也可以指定汇编源程序:
ASRC = $(wildcard *.S)

这样一来,makefile模板可修改的基本就是AVR名称和时钟频率了,其它的一般不用动了。

 

 

PS:针对patsubst我们来好好聊一聊

这是个模式替换函数

格式:$(patsubst <pattern>,<replacement>,<text> ) 
名称:模式字符串替换函数——patsubst。
功能:查找<text>中的单词(单词以“空格”、“Tab”或“回车”“换行”分隔)是否符合模式<pattern>,如果匹配的话,则以<replacement>替换。这里,<pattern>可以包括通配符“%”,表示任意长度的字串。如果<replacement>中也包含“%”,那么,<replacement>中的这个“%”将是<pattern>中的那个“%”所代表的字串。(可以用“\”来转义,以“\%”来表示真实含义的“%”字符)
返回:函数返回被替换过后的字符串。

示例:

$(patsubst %.c,%.o,x.c.c bar.c)

把字串“x.c.c bar.c”符合模式[%.c]的单词替换成[%.o],返回结果是“x.c.o bar.o”

 

make中有个变量替换引用

 

对于一个已经定义的变量,可以使用“替换引用”将其值中的后缀字符(串)使用指定的字符(字符串)替换。格式为“$(VAR:A=B)”(或者“${VAR:A=B}”),意思是,替换变量“VAR”中所有“A”字符结尾的字为“B”结尾的字。“结尾”的含义是空格之前(变量值多个字之间使用空格分开)。而对于变量其它部分的“A”字符不进行替换。例如:

 

foo := a.o b.o c.o

bar := $(foo:.o=.c)

 

在这个定义中,变量“bar”的值就为“a.c b.c c.c”。使用变量的替换引用将变量“foo”以空格分开的值中的所有的字的尾字符“o”替换为“c”,其他部分不变。如果在变量“foo”中如果存在“o.o”时,那么变量“bar”的值为“a.c b.c c.c o.c”而不是“a.c b.c c.c c.c”。

它是patsubst的一个简化,那么到底是简化成了什么样子呢

 

CROSS=

CC=$(CROSS)gcc

CFLAGS= -Wall 

LDFLAGS= 

 

PKG = src

 

SRCS = $(wildcard $(PKG)/inc/*.c) $(wildcard $(PKG)/*.c)

BOJS = $(patsubst %.c,%.o,$(SRCS))

#BOJS = $(SRCS: .c = .o)

 

#%.o:%.c

# $(CC) -c $< $(CFLAGS) -o $@

 

.PHONY:main

main:$(BOJS)

-$(CC) -o $@ $(CFLAGS) $^ $(LDFLAGS)

-mv main ./myfile

起初使用的是变量替换引用的方式,但是却始终不生成中间的.o文件,但是使用patsubst后,一切正常了,如果你知道为什么,请留言告诉我吧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