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物理学的根本动力,是它那股子想要完全掌控的劲儿。它存续的核心,在于为整个宇宙建立一个确定无疑的秩序,让万事万物,从行星轨道到苹果落地,都严格遵循一套可以用数学写死的规则。它想成为那个知晓一切初始条件就能推演全部未来的拉普拉斯妖。
它找到的实现路径,也就是它的最小作用量路径,是牛顿的那套力学体系,加上后来的电磁理论。这条路非常有效,让它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它依靠绝对时空、质点和力这几条最核心的关系线,几乎成功地把整个宏观世界都给映射出来了。
这套模式在其适用范围内的能效极高,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认知闭环。只是它太成功了,成功到它把自身这套映射模型当成了唯一的本体,渐渐看不到自身框架之外的东西了。
不过,当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这些它无法解释的异常出现时,它的解释体系就开始失灵。它试图在旧框架里打补丁,比如引入“以太”,只是这样做的能效极低,解决不了根本的认知冲突。它的体系已经变得过于刚性,失去了内部自我革命的弹性。
最终,它不是自己完成了跃迁,而是被两个新的理论孤能子——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外部给革命了。这两个新理论,直接换了它的能量-信息基础,用光速不变和能量量子化这些全新的资源,重构了物理学的根基。
所以,经典物理学的故事,就是一个强大的理论孤能子,如何因为自身的路径依赖和对弱关系的忽视,从开拓者变成被超越对象的过程。它完美演示了EIS动力学里那个核心的警示:任何模式,一旦固化到拒绝与未知耦合,其存续的危机也就不远了。
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