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0)
  • 资源 (3)
  • 收藏
  • 关注

空空如也

Java单元测试JUnit

阐述使用自由公开的JUnit程序库以Java语言进行单元测试,其内容也广泛适用于其他语言和框架程序库。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更高效地撰写bug更少的代码;如何发现bug的藏身之处以及如何清除bug;如何测试代码片断而不用牵连整个项目;如何利用JUnit简化测试代码;如何在团队中高效地进行测试,等等。   本书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编码和设计经验,但是对单元测试并不是很有经验的Java程序员。

2010-03-31

UNIX环境高级编程

目 录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UNIX基础知识 1 1.1 引言 1 1.2 登录 1 1.2.1 登录名 1 1.2.2 shell 1 1.3 文件和目录 2 1.3.1 文件系统 2 1.3.2 文件名 2 1.3.3 路径名 2 1.3.4 工作目录 4 1.3.5 起始目录 4 1.4 输入和输出 5 1.4.1 文件描述符 5 1.4.2 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 出错 5 1.4.3 不用缓存的I/O 5 1.4.4 标准I/O 6 1.5 程序和进程 7 1.5.1 程序 7 1.5.2 进程和进程ID 7 1.5.3 进程控制 7 1.6 ANSI C 9 1.6.1 函数原型 9 1.6.2 类属指针 9 1.6.3 原始系统数据类型 10 1.7 出错处理 10 1.8 用户标识 11 1.8.1 用户ID 11 1.8.2 组ID 12 1.8.3 添加组ID 12 1.9 信号 12 1.10 UNIX时间值 14 1.11 系统调用和库函数 14 1.12 小结 16 习题 16 第2章 UNIX标准化及实现 17 2.1 引言 17 2.2 UNIX标准化 17 2.2.1 ANSI C 17 2.2.2 IEEE POSIX 18 2.2.3 X/Open XPG3 19 2.2.4 FIPS 19 2.3 UNIX实现 19 2.3.1 SVR4 20 2.3.2 4.3+BSD 20 2.4 标准和实现的关系 21 2.5 限制 21 2.5.1 ANSI C限制 22 2.5.2 POSIX限制 22 2.5.3 XPG3限制 24 2.5.4 sysconf、pathconf 和fpathconf 函数 24 2.5.5 FIPS 151-1要求 28 2.5.6 限制总结 28 2.5.7 未确定的运行时间限制 29 2.6 功能测试宏 32 2.7 基本系统数据类型 32 2.8 标准之间的冲突 33 2.9 小结 34 习题 34 第3章 文件I/O 35 3.1 引言 35 3.2 文件描述符 35 3.3 open函数 35 3.4 creat函数 37 3.5 close函数 37 3.6 lseek函数 38 3.7 read函数 40 3.8 write函数 41 3.9 I/O的效率 41 3.10 文件共享 42 3.11 原子操作 45 3.11.1 添加至一个文件 45 3.11.2 创建一个文件 45 3.12 dup和dup2函数 46 3.13 fcntl函数 47 3.14 ioctl函数 50 3.15 /dev/fd 51 3.16 小结 52 习题 52 第4章 文件和目录 54 4.1 引言 54 4.2 stat, fstat和lstat函数 54 4.3 文件类型 55 4.4 设置-用户-ID和设置-组-ID 57 4.5 文件存取许可权 58 4.6 新文件和目录的所有权 60 4.7 access函数 60 4.8 umask函数 62 4.9 chmod和fchmod函数 63 4.10 粘住位 65 4.11 chown, fchown和 lchown函数 66 4.12 文件长度 67 4.13 文件截短 68 4.14 文件系统 69 4.15 link, unlink, remove和rename 函数 71 4.16 符号连接 73 4.17 symlink 和readlink函数 76 4.18 文件的时间 76 4.19 utime函数 78 4.20 mkdir和rmdir函数 79 4.21 读目录 80 4.22 chdir, fchdir和getcwd函数 84 4.23 特殊设备文件 86 4.24 sync和fsync函数 87 4.25 文件存取许可权位小结 88 4.26 小结 89 习题 89 第5章 标准I/O库 91 5.1 引言 91 5.2 流和FILE对象 91 5.3 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出错 91 5.4 缓存 91 5.5 打开流 94 5.6 读和写流 96 5.6.1 输入函数 96 5.6.2 输出函数 97 5.7 每次一行I/O 98 5.8 标准I/O的效率 99 5.9 二进制I/O 100 5.10 定位流 102 5.11 格式化I/O 103 5.11.1 格式化输出 103 5.11.2 格式化输入 103 5.12 实现细节 104 5.13 临时文件 105 5.14 标准I/O的替代软件 108 5.15 小结 108 习题 108 第6章 系统数据文件和信息 110 6.1 引言 110 6.2 口令文件 110 6.3 阴影口令 112 6.4 组文件 113 6.5 添加组ID 114 6.6 其他数据文件 115 6.7 登录会计 116 6.8 系统标识 116 6.9 时间和日期例程 117 6.10 小结 121 习题 121 第7章 UNIX进程的环境 122 7.1 引言 122 7.2 main 函数 122 7.3 进程终止 122 7.3.1 exit和_exit函数 122 7.3.2 atexit函数 124 7.4 命令行参数 125 7.5 环境表 126 7.6 C程序的存储空间布局 126 7.7 共享库 127 7.8 存储器分配 128 7.9 环境变量 130 7.10 setjmp 和longjmp函数 132 7.10.1 自动、寄存器和易失变量 134 7.10.2 自动变量的潜在问题 136 7.11 getrlimit 和setrlimit函数 136 7.12 小结 139 习题 140 第8章 进程控制 141 8.1 引言 141 8.2 进程标识 141 8.3 fork函数 142 8.4 vfork 函数 145 8.5 exit函数 147 8.6 wait和waitpid函数 148 8.7 wait3和wait4函数 152 8.8 竞态条件 153 8.9 exec函数 156 8.10 更改用户ID和组ID 160 8.10.1 setreuid 和setregid函数 162 8.10.2 seteuid和 setegid函数 163 8.10.3 组ID 163 8.11 解释器文件 164 8.12 system函数 167 8.13 进程会计 171 8.14 用户标识 175 8.15 进程时间 176 8.16 小结 178 习题 178 第9章 进程关系 180 9.1 引言 180 9.2 终端登录 180 9.2.1 4.3+BSD终端登录 180 9.2.2 SVR4终端登录 182 9.3 网络登录 182 9.3.1 4.3+BSD网络登录 182 9.3.2 SVR4网络登录 183 9.4 进程组 183 9.5 对话期 184 9.6 控制终端 185 9.7 tcgetpgrp 和tcsetpgrp函数 187 9.8 作业控制 187 9.9 shell执行程序 189 9.10 孤儿进程组 193 9.11 4.3+BSD实现 195 9.12 小结 197 习题 197 第10章 信号 198 10.1 引言 198 10.2 信号的概念 198 10.3 signal函数 203 10.3.1 程序起动 205 10.3.2 进程创建 206 10.4 不可靠的信号 206 10.5 中断的系统调用 207 10.6 可再入函数 209 10.7 SIGCLD语义 211 10.8 可靠信号术语和语义 213 10.9 kill和raise函数 213 10.10 alarm和pause函数 214 10.11 信号集 219 10.12 sigprocmask 函数 220 10.13 sigpending函数 222 10.14 sigaction函数 223 10.15 sigsetjmp 和siglongjmp函数 226 10.16 sigsuspend函数 229 10.17 abort函数 234 10.18 system函数 235 10.19 sleep函数 240 10.20 作业控制信号 241 10.21 其他特征 243 10.21.1 信号名字 243 10.21.2 SVR4信号处理程序的附 加参数 244 10.21.3 4.3+BSD信号处理程序的附 加参数 244 10.22 小结 244 习题 244 第11章 终端I/O 246 11.1 引言 246 11.2 综述 246 11.3 特殊输入字符 250 11.4 获得和设置终端属性 254 11.5 终端选择标志 254 11.6 stty命令 258 11.7 波特率函数 259 11.8 行控制函数 260 11.9 终端标识 260 11.10 规范方式 263 11.11 非规范方式 266 11.12 终端的窗口大小 270 11.13 termcap, terminfo和 curses 271 11.14 小结 272 习题 272 第12章 高级I/O 273 12.1 引言 273 12.2 非阻塞I/O 273 12.3 记录锁 275 12.3.1 历史 276 12.3.2 fcntl记录锁 276 12.3.3 锁的隐含继承和释放 280 12.3.4 4.3+BSD的实现 281 12.3.5 建议性锁和强制性锁 284 12.4 流 288 12.4.1 流消息 289 12.4.2 putmsg和putpmsg函数 290 12.4.3 流ioctl操作 291 12.4.4 write至流设备 294 12.4.5 写方式 294 12.4.6 getmsg和getpmsg函数 294 12.4.7 读方式 295 12.5 I/O多路转接 296 12.5.1 select函数 298 12.5.2 poll函数 301 12.6 异步I/O 303 12.6.1 SVR4 303 12.6.2 4.3+BSD 303 12.7 readv和writev函数 304 12.8 readn和writen函数 306 12.9 存储映射I/O 307 12.10 小结 311 习题 311 第13章 精灵进程 312 13.1 引言 312 13.2 精灵进程的特征 312 13.3 编程规则 313 13.4 出错记录 314 13.4.1 SVR4流log驱动程序 315 13.4.2 4.3+BSD syslog设施 316 13.5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319 13.6 小结 319 习题 319 第14章 进程间通信 320 14.1 引言 320 14.2 管道 320 14.3 popen和pclose函数 325 14.4 协同进程 330 14.5 FIFO 333 14.6 系统V IPC 335 14.6.1 标识符和关键字 336 14.6.2 许可权结构 337 14.6.3 结构限制 337 14.6.4 优点和缺点 337 14.7 消息队列 338 14.8 信号量 342 14.9 共享存储 346 14.10 客户机-服务器属性 351 14.11 小结 353 习题 353 第15章 高级进程间通信 355 15.1 引言 355 15.2 流管道 355 15.3 传送文件描述符 358 15.3.1 SVR4 360 15.3.2 4.3BSD 361 15.3.3 4.3+BSD 364 15.4 open服务器第1版 366 15.5 客户机-服务器连接函数 371 15.5.1 SVR4 372 15.5.2 4.3+BSD 375 15.6 open服务器第2版 378 15.7 小结 385 习题 385 第16章 数据库函数库 386 16.1 引言 386 16.2 历史 386 16.3 函数库 386 16.4 实现概述 388 16.5 集中式或非集中式 390 16.6 并发 391 16.6.1 粗锁 391 16.6.2 细锁 391 16.7 源码 392 16.8 性能 409 16.8.1 单进程的结果 410 16.8.2 多进程的结果 410 16.9 小结 412 习题 412 第17章 与PostScript打印机通信 413 17.1 引言 413 17.2 PostScript通信机制 413 17.3 假脱机打印 415 17.4 源码 417 17.5 小结 434 习题 434 第18章 调制解调器拨号器 435 18.1 引言 435 18.2 历史 435 18.3 程序设计 436 18.4 数据文件 437 18.5 服务器设计 439 18.6 服务器源码 439 18.7 客户机设计 463 18.7.1 终端行规程 463 18.7.2 一个进程还是两个进程 464 18.8 客户机源码 465 18.9 小结 474 习题 474 第19章 伪终端 476 19.1 引言 476 19.2 概述 476 19.2.1 网络登录服务器 477 19.2.2 script程序 478 19.2.3 expect程序 479 19.2.4 运行协同进程 479 19.2.5 观看长时间运行程序的输出 479 19.3 打开伪终端设备 480 19.3.1 SVR4 481 19.3.2 4.3+BSD 482 19.4 pty_fork函数 484 19.5 pty程序 486 19.6 使用pty程序 489 19.6.1 utmp文件 489 19.6.2 作业控制交互 489 19.6.3 检查长时间运行程序的输出 491 19.6.4 script程序 491 19.6.5 运行协同进程 492 19.6.6 用非交互模式驱动交互式 程序 492 19.7 其他特性 494 19.7.1 打包模式 494 19.7.2 远程模式 494 19.7.3 窗口大小变化 495 19.7.4 信号发生 495 19.8 小结 495 习题 495 附录A 函数原型 497 附录B 其他源代码 512 附录C 习题答案 518 参考书目 536

2010-03-30

Oracle数据库管理员技术指南

贺辞 序 前言 第1章 建立和配置数据库 1.1 数据库创建规划 1.1.1 规划以及提出正确的问题 1.1.2 怎样确定恰当的数据块尺寸 1.2 组织文件系统 1.2.1 怎样命名数据库文件 1.2.2 使用最佳灵活结构 1.2.3 怎样配置符合 OFA 的 Oracle 文件 系统 1.3 规划数据库文件布局 1.3.1 最大化可用性的规划 1.3.2 最小化磁盘争用的规划 1.4 建立参数文件 1.4.1 配置参数的一些注意事项 1.4.2 建立参数文件的连接 1.4.3 优化数据字典存储 1.5 理解 CREATE DATABASE 命令 1.6 创建数据库的技术 1.6.1 利用 Oracle 安装程序创建数据库 1.6.2 使用安装程序创建数据库的注意 事项 1.6.3 怎样建立自己的定制数据库创建 脚本 1.6.4 如何从已有数据库克隆数据库 1.6.5 怎样利用 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创建数据库 1.7 完成数据库配置 1.7.1 创建表空间 1.7.2 执行数据字典配置脚本 1.7.3 建立另外的回退段 1.7.4 修改 SYSTEM 用户的缺省和临时 表空间 1.7.5 更改 SYS 和 SYSTEM 的缺省 口令 1.7.6 建立其他用户和模式对象 1.7.7 启用归档日志方式 1.7.8 进行数据库完全备份 1.7.9 配置数据库自动启动和关闭 1.7.10 在数据库投入使用之后对其进行 监控 1.7.11 怎样列出和描述初始化参数 1.7.12 怎样列出无记载参数 1.8 回顾 第2章 管理数据存储、对象和容量 2.1 配置数据存储 2.1.1 管理可用空间碎片 2.1.2 聚集可用空间的技术 2.1.3 管理区的碎片 2.1.4 查找接近 MAXEXTENTS 值的 对象 2.1.5 避免数据字典的碎片 2.1.6 本地管理区 2.1.7 进行全数据库重组 2.1.8 定义区大小和防止碎片的11个 技巧 2.1.9 避免区出超错误 2.1.10 避免空间出超错误 2.1.11 使行链接和行迁移最小化 2.1.12 怎样检测行链接/行迁移 2.1.13 利用脚本检查模式中的链接行 2.1.14 消除行链接 2.1.15 消除行迁移 2.1.16 行链接/行迁移的技巧 2.1.17 怎样定义表的大小 2.1.18 怎样确定 PCTFREE 的最佳值 2.1.19 怎样决定 PCTUSED 的最佳值 2.1.20 怎样查找每个数据块的可用数据 区域 2.2 管理程序对象 2.2.1 怎样检查无效对象 2.2.2 怎样重新编译无效对象 2.2.3 在不同表空间之间移动索引 2.2.4 怎样查找最高点 2.2.5 怎样释放未用空间 2.3 DBMS_SPACE 程序包 2.3.1 使用 DBMS_SPACE.UNUSED _SPACE 2.3.2 使用 DBMS_SPACE.FREE _BLOCK 2.4 管理锁争用 2.4.1 怎样查找产生锁的 SQL 语句 2.4.2 怎样释放锁 2.4.3 怎样删除用户会话 2.4.4 怎样从数据字典中提取视图创建 命令 2.4.5 怎样从数据字典中提取索引定义 2.5 回顾 第3章 导出和导入技术 3.1 导出/导入特性概述 3.1.1 使用导出和导入 3.1.2 导出/导入的一般使用 3.1.3 导出方式 3.1.4 导入方式 3.1.5 创建必需的数据字典视图 3.1.6 指定导出/导入参数 3.1.7 在磁带上直接导出和导入数据 3.1.8 估计导出文件的大小 3.1.9 直接导出压缩文件 3.1.10 从压缩导出文件中直接导入 3.1.11 创建一致的导出文件 3.1.12 检查导出/导入错误 3.1.13 用导出和导入管理区 3.1.14 组织和命名导出/导入文件 3.1.15 显示导出文件的内容 3.1.16 不能对恢复同时使用导出和归档 重做日志 3.1.17 增量、累积和完全的导出和导入 3.2 怎样优化导出性能 3.2.1 使用 DIRECT 路径导出 3.2.2 对传统的路径导出使用大的 BUFFER 值 3.2.3 对直接路径导出使用 RECORDL- ENGHT 参数 3.3 怎样优化导入参数 3.3.1 使用大的回退段 3.3.2 创建几个大的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3.3.3 导入过程中关闭归档方式 3.3.4 分开导出转储文件、数据表空间、 回退段和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3.3.5 最小化检查点 3.3.6 单独创建索引 3.3.7 设置大的初始化参数 SORT_AREA _SIZE 3.3.8 使用大的导入缓冲区 3.3.9 最小化数据库提交次数 3.4 Oracle8i 的新特性 3.4.1 子分区的导出和导入 3.4.2 导出/导入多个转储文件 3.4.3 为卸载表的导出过程的选择语句 指定一个查询 3.4.4 导出/导入预计算优化程序统计 数据 3.4.5 可移动表空间 3.5 回顾 第4章 设计高可用性数据库 4.1 如何发现和保护“致命的弱点” 4.2 复用数据库控制文件 4.3 在硬件级上镜像控制文件 4.4 镜像和复用的区别 4.5 为高可用性选择磁盘类型 4.6 常规的 RAID 技巧 4.7 给控制文件增长的空间 4.8 如何配置日志组 4.9 保护 SYSTEM 表空间的三种简单 方法 4.10 为什么必须保护 ORACLE_HOME 4.11 保护操作系统 4.12 如何保护回退段 4.13 分类和划分数据 4.14 划分表空间的优先次序 4.15 如何配置高可用性的 TEMP 表空间 4.16 确保在归档日志目标位置有足够的 可用空间 4.17 如何调整联机重做日志 4.18 通过优化归档速度避免 LGWR 等待 4.19 将联机重做日志和归档重做日志文件 分开 4.20 如何加速实例的恢复 4.21 回顾 第5章 使用热备用数据库 5.1 什么是失败切换 5.2 热备用数据库 5.2.1 热备用数据库的优点 5.2.2 热备用数据库的缺点 5.2.3 建立和配置热备用数据库 5.2.4 创建备用数据库作为主数据库的 一个子集 5.2.5 选择备用站点 5.2.6 选择备用节点 5.2.7 进行热备用的失败切换 5.2.8 关于备用激活要记住的三个要点 5.2.9 备用激活后的四项工作 5.2.10 将归档重做日志自动传送到备用 数据库 5.2.11 启动管理恢复 5.2.12 只读打开备用数据库 5.2.13 热备用数据库的维护 5.3 回顾 第6章 高级的失败切换方法 6.1 将 Oracle 并行服务器用于失败切换 6.2 并行服务器失败切换的优点 6.3 并行服务器失败切换的缺点 6.4 性能考虑 6.5 降低并行服务器失败切换的时间 6.6 透明的应用程序失败切换 6.7 客户机失败切换的说明 6.8 将客户机失败切换用于负载平衡 6.9 为预定的节点停机使用客户机失败 切换 6.10 用 Oracle 复制实现失败切换 6.10.1 基本复制 6.10.2 基本复制失败切换的优点 6.10.3 基本复制失败切换的缺点 6.11 将高级复制用于失败切换 6.11.1 高级复制失败切换的优点 6.11.2 高级复制失败切换的缺点 6.12 利用 Oracle Fail Safe 6.12.1 选择节点配置 6.12.2 Oracle Fail Safe 的优点 6.12.3 Oracle Fail Safe 的缺点 6.13 其他高可用性的选项 6.13.1 鞋带状预算的高可用性:传送备份 磁带 6.13.2 采用远程镜像 6.13.3 应用程序镜像 6.14 利用混合配置技术 6.14.1 利用并行服务器与远程热备用 数据库 6.14.2 利用 Oracle Fail Safe 与远程热 备用数据库(仅 Windows NT 平台有效) 6.14.3 利用热备用数据库与远程镜像 6.15 回顾 第7章 备份和恢复技术 7.1 备份选项 7.2 操作系统备份 7.2.1 冷备份 7.2.2 OFA 和备份 7.2.3 热备份 7.2.4 使备份方式的持续时间最小化 7.2.5 为什么不应备份联机重做日志 7.2.6 ARCHIVELOG 和 NOARCHIV- ELOG方式 7.2.7 为什么应使用 ARCHIVELOG 方式 7.2.8 为什么应该复用归档重做日志 7.3 服务器管理备份 7.4 逻辑备份 7.4.1 文本文件备份 7.4.2 逻辑控制文件备份 7.4.3 使用导出和导入 7.4.4 导入方式 7.4.5 增量、累积和完全的导出和导入 7.4.6 创建一致的导出文件 7.4.7 不能同时使用导出和归档重做日志 进行恢复 7.5 开发备份和恢复计划 7.5.1 常规的备份技巧 7.5.2 快速备份的技巧 7.6 恢复策略和情况 7.6.1 数据库恢复和涉及的数据库结构 组织 7.7 各种需要恢复的情形 7.8 恢复丢失的数据文件 7.8.1 SYSTEM 数据文件的丢失 7.8.2 包含活动回退段的数据文件的丢失 7.8.3 其他数据文件的丢失 7.8.4 执行表空间恢复 7.8.5 执行数据文件恢复 7.8.6 在没有数据文件备份时怎样进行 恢复 7.8.7 恢复丢失的临时表空间 7.8.8 只读表空间丢失 7.8.9 索引表空间丢失 7.9 恢复联机重做日志 7.9.1 联机重做日志组某个成员丢失 7.9.2 非活动的重做日志组丢失 7.9.3 活动重做日志组丢失 7.10 恢复丢失的控制文件 7.10.1 被复用的控制文件成员丢失 7.10.2 控制文件完全丢失 7.11 回顾 第8章 性能优化 8.1 优化系统全局区域的技术 8.1.1 怎样优化数据缓冲区高速缓存 8.1.2 度量和优化库高速缓存的性能 8.1.3 度量和优化字典高速缓存的性能 8.1.4 怎样估计应用程序的效能 8.2 固定应用程序代码 8.2.1 怎样确定应该固定的对象 8.2.2 怎样确定当前固定的程序对象 8.2.3 怎样固定应用程序代码 8.2.4 使用 DBMS_SHARED_POOL.KEEP 的技巧 8.2.5 怎样生成进行固定操作的脚本 8.2.6 使用 DBMS_SHARED_POOL .UNKEEP 的技巧 8.3 优化数据排序的技术 8.3.1 在内存中进行全部或大部分排序 8.3.2 最小化排序时的空间管理开销 8.3.3 使用多个 TEMP 表空间分布排序 8.4 优化数据存储的技术 8.4.1 使行链接和行迁移最小化 8.4.2 检测行链接/迁移 8.4.3 确定模式中的链接行 8.4.4 防止和纠正行链接/迁移 8.4.5 行链接/迁移的技巧 8.4.6 使可用空间碎片最小化 8.4.7 使区增长最小化 8.4.8 怎样确定代价最高的查询 8.5 跟踪 SQL 8.5.1 设置用户会话内的跟踪 8.5.2 使用 DBMS_SYSTEM 设置用户 会话外的跟踪 8.5.3 生成系统跟踪 8.5.4 使用 tkprof 解释跟踪文件 8.5.5 使用 AUTOTRACE 获得 SQL 语句 执行计划和统计数据 8.6 优化回退段 8.6.1 最小化回退段争用 8.6.2 使动态扩充最小化 8.6.3 分布回退段的 I/O 8.7 优化索引 8.7.1 怎样确定和重建产生碎片的索引 8.7.2 怎样确定表的索引 8.8 优化磁盘 I/O 8.8.1 怎样查找和避免 I/O 热点 8.8.2 使用原始文件系统 8.9 生成优化程序统计数据 8.9.1 使用 DBMS_UTILITY.ANALYZE _SCHEMA收集统计数据 8.9.2 使用 DBMS_UTILITY.ANALYZE _DATABASE 收集统计数据 8.9.3 使用 DBMS_STATS 收集性能统计 数据 8.10 优化环境 8.10.1 怎样优化 Net8/SQL*Net 8.10.2 监控并优化系统资源 8.11 回顾 第9章 Oracle8i 的新特性 9.1 新的性能优化特性 9.1.1 设计的稳定性和存储概要 9.1.2 排序改进 9.1.3 实体化视图 9.1.4 利用 DBMS_STATS 收集性能统计 数据 9.2 新索引类型 9.2.1 基于函数的索引 9.2.2 反向键索引 9.2.3 降序索引 9.2.4 索引编排表 9.2.5 管理索引的新特性 9.3 新备份和恢复特性 9.3.1 多目标归档 9.3.2 多归档日志进程 9.3.3 使用 LogMiner 9.3.4 快速启动恢复 9.4 新导出/导入特性 9.4.1 使用多个导出/导入转储文件 9.4.2 选择性的查询导出 9.4.3 预先计算优化程序统计数据的导出 /导入 9.4.4 可移动表空间 9.4.5 混合导出/导入特性 9.5 新备用数据库特性 9.5.1 归档重做日志的自动传送 9.5.2 启用管理恢复 9.5.3 以只读方式打开备用数据库 9.6 管理作业队列的新特性 9.7 管理存储和对象的新功能 9.7.1 重新定位和组织表 9.7.2 删除表中的列 9.7.3 将表列标记为不可用 9.7.4 本地管理的表空间 9.8 回顾 第10章 Internet DBA 10.1 Oracle8i — Internet 数据库 10.2 Oracle 与 Java 10.3 Oracle8i Java 虚拟机 10.4 Java VM 与 Oracle8i 服务器怎样通讯 10.5 Java 与 Oracle 应用程序服务器 10.6 Oracle Jdeveloper 10.7 与 Java 有关的初始化参数 10.8 Oracle Internet 文件系统 10.9 Oracle 应用服务器概览 10.10 OAS 组件 10.11 调整 OAS 内存请求 10.12 检查建议的最小硬件 10.13 设计 Oracle 应用服务器配置 10.14 Oracle 应用服务器的安装 10.15 使用 OAS 管理程序 10.16 怎样启动和停止 OAS 组件 10.17 OAS 怎样利用负载平衡 10.18 监控 CPU 的消耗情况 10.19 监控内存消耗 10.20 回顾 第11章 使用 Oracle 提供的程序包 11.1.1 程序包:它们是什么? 11.1 DBMS_JOB 和 DBMS_IJOB 程序包 11.1.1 Oracle 作业队列的概念 11.1.2 配置 SNP 进程的技巧 11.1.3 利用 DBMS_JOB 和 DBMS_IJOB 11.1.4 调度作业 11.1.5 更改作业 11.1.6 停止作业 11.1.7 其他作业队列过程 11.1.8 监控作业队列 11.1.9 管理属于其他用户的作业 11.1.10 利用作业队列定期分析模式 对象 11.2 DBMS_SYSTEM 程序包 11.2.1 使用 DBMS_SYSTEM.SET_SQL _TRACE_IN_SESSION 11.2.2 使用 DBMS_SYSTEM.SET_EV 11.2.3 使用 DBMS_SYSTEM.READ_EV 11.2.4 确定当前会话中设置的事件级别 11.2.5 其他 DBMS_SYSTEM 程序 11.3 DBMS_SPACE 程序包 11.3.1 使用 DBMS_SPACE.UNUSED _SPACE 11.3.2 使用 DBMS_SPACE.FREE _BLOCKS 11.4 DBMS_SHARED_POOL 程序包 11.4.1 使用 DBMS_SHARED_POOL.SIZES 过程 11.4.2 使用 DBMS_SHARED_POOL.SIZES 的技巧 11.4.3 使用 DBMS_SHARED_POOL.KEEP 过程 11.4.4 使用 DBMS_SHARED_POOL.KEEP 的技巧 11.4.5 使用 DBMS_SHARED_POOL.UNKEEP 过程 11.4.6 使用 DBMS_SHARED_POOL.UNKEEP 的技巧 11.4.7 使用 DBMS_SHARED_POOL .ABORTED_REQUEST_THRESHOLD 过程 11.4.8 使用 DBMS_SHARED_POOL .ABORTED_REQUEST_THRESHOLD 的技巧 11.5 DBMS_UTILITY 11.5.1 使用 DBMS_UTILITY.COMPILE _SCHEMA过程 11.5.2 使用 DBMS_UTILITY.COMPILE _SCHEMA 的技巧 11.5.3 使用 DBMS_UTILITY.ANALYZE _SCHEMA 11.5.4 使用 DBMS_UTILITY.ANALYZE _DATABASE 11.5.5 使用 DBMS_UTILITY.GET _PARAMETER_VALUE 11.5.6 使用 DBMS_UTILITY.PORT _STRING 11.5.7 使用 DBMS_UTILITY.DB _VERSION 11.5.8 使用 DBMS_UTILITY.MAKE_DATA _BLOCK_ADDRESS 11.5.9 使用 DBMS_UTILITY.DATA_BLOCK _ADDRESS_FILE 11.5.10 使用 DBMS_UTILITY.DATA_BLOCK _ADDRESS_BLOCK 11.5.11 使用 DBMS_UTILITY.IS_PARALLEL _SERVER 11.5.12 使用 DBMS_UTILITY.CURRENT _INSTANCE 11.5.13 使用 DBMS_UTILITY.ACTIVE _INSTANCES 11.6 DBMS_ROWID 11.6.1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BLOCK_NUMBER 11.6.2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CREATE 11.6.3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OBJECT 11.6.4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RELATIVE_FNO 11.6.5 使用 DBMS_ROWID.ROWID_ROW _NUMBER 11.6.6 使用 DBMS_ROWID.ROWID_TO _ABSOLUTE_FNO 11.6.7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TO_EXTENDED 11.6.8 使用 DBMS_ROWID.ROWID_TO _RESTRICTED 11.6.9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TYPE 11.6.10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VERIFY 11.6.11 使用 DBMS_ROWID.ROWID _INFO 11.7 回顾 第12章 Oracle 安装和升级 12.1 Oracle 软件 12.2 Oracle 数据库 12.3 配置 Oracle 文件系统 12.3.1 最佳灵活结构 12.3.2 怎样配置一个符合 OFA 的 Oracle 文件系统 12.3.3 怎样命名数据库文件 12.3.4 为什么应对参数文件使用链接 12.4 安装 Oracle 服务器软件 12.5 安装前阶段 12.5.1 规则1:确保软件产品版本的兼 容性 12.5.2 规则2:为 Oracle 配置操作系统 12.5.3 规则3:分配足够的磁盘空间 12.5.4 规则4:配置安装环境 12.6 安装阶段 12.6.1 步骤1:配置安装环境 12.6.2 步骤2:启动 Oracle 安装 12.6.3 步骤3:选择和安装软件产品 12.7 安装后阶段:坚持五点 12.7.1 步骤1:检查错误 12.7.2 步骤2:运行 root.sh 脚本 12.7.3 步骤3:验证文件的许可权 12.7.4 步骤4:测试 Oracle 安装 12.7.5 步骤5:配置环境 12.7.6 其他安装后的任务 12.8 快速进行 Oracle 安装的五个技巧 12.8.1 从硬盘的准备区域进行安装 12.8.2 不安装文档 12.8.3 不安装产品的文档 12.8.4 不选择重新连接可执行文件 12.8.5 设置环境变量 DEF_INSTALL = TRUE 和 NO_README = TRUE 12.9 在 Windows NT 上安装 Oracle 12.9.1 安装前阶段 12.9.2 安装阶段 12.9.3 安装后阶段 12.10 修补、升级和移植 Oracle 12.10.1 始终将 Oracle 软件安装到新 的 ORACLE_HOME 目录中 12.10.2 数据库升级前进行数据库冷备份 12.10.3 移植 Oracle 12.10.4 使用 Migration Utility 移植到 Oracle 8.0.x 12.10.5 用导出和导入移植 12.11 安装 UNIX 上的 Oracle 8 12.11.1 安装前阶段 12.11.2 安装阶段 12.11.3 安装后阶段 12.12 回顾 附录 A Oracle 服务器介绍 附录 B 动态性能(V$)视图

2010-03-30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