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思想学习笔记(5)--垃圾收集器

看到垃圾收集器这里,内容比较多,不太理解,先写出来梳理一下

一、为什么要使用垃圾收集器

引入垃圾收集器使得Java程序员不需要关心内存管理的问题,减少了c++程序员经常出现的内存泄露的问题,有效使用空闲内存。

二、垃圾收集器的的作用

  1. 用于释放无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资源
  2. 对对象进行重新排列,使堆中的对象紧凑排列

    注意:
    1. 垃圾收集器是同时进行释放内存和排列对象的

    2. 由于GC释放对象占据的内存并使堆中的对象紧凑排列,使得Java在堆中创建对象时在堆中寻找可用空间的时间减少,实现了快速分配堆内存,可与C++从栈上分配空间的速度媲美

    3. 只有程序的内存快要被用完时,垃圾收集器才会启动释放无用对象的内存资源,如果直到程序退出GC也没有被启动,程序的资源会交还给操作系统,这样能够提高程序的效率,因为GC本身也有开销,如果不使用就不用支付这部分开销。

三、垃圾回收机制算法

1. 引用计数法

算法原理

  1. 每个对象都含有一个引用计数器,当有引用连接至该对象时,引用计数增加1,当有引用离开作用域或者被置为新的值或者null时,引用计数减1

  2. 垃圾收集器启动时,会扫描含有全部对象的列表,当发现某个对象的计数器为0时,释放该对象占据的内存。

算法分析

  • 优点:简单
  • 缺点:
    1. 速度慢;
    2. 当出现循环引用时,会出现“对象应该被回收,而引用计数器不为零”的情况,而且jvm定位这类的交互自引用所需的工作量极大,很难实现。

2. 一些更快的算法

算法思想

对于任何“活”的对象,一定能追溯到其存活的堆栈或静态存储区之中的引用

算法原理

  1. 从堆栈和静态存储区开始,遍历所有的引用;

  2. 对于发现的每个引用,追踪它所引用的对象,然后是该对象所包含的所有引用;

  3. 反复执行步骤2,直到“根源于堆栈和静态存储区的引用”所形成的网络全部被访问,这样就找到了所有“活”的对象(图的遍历)

算法分析

  1. 解决了“交互自引用的对象组”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会被发现,因此会被自动清理

  2. 对于如何处理找到的“活”的对象,取决于jvm的实现,这里介绍两种算法,停止-复制(stop-and-copy)算法标记-清扫(mark-and-sweep)算法

  3. 在这种方式下,jvm采用自适应的回收技术,自适应技术的一种实现为:jvm会监视java对象,如果所有对象都很稳定,垃圾回收效率较低时,自动切换到“标记-清扫”方式;同样,jvm会跟踪“标记-清扫”的效果,当堆中出现较多的碎片时,自动切换到“停止-复制”方式;

3. 停止-复制(stop-and-copy)

算法原理

  1. 暂停程序的执行,然后将所有找到的存活的对象从当前堆复制到另一个堆,没有复制的都是垃圾,对象被复制到新堆时,它们是保持紧凑排列的,这样就可以直接分配新空间了,加快了内存的分配;

  2. 因为把对象从一处搬到另一处,所以所有指向该对象的引用都要进行修正。位于堆栈(书中是堆)或静态存储区的引用可以被直接修正,其他指向这些对象的引用在遍历过程中会被发现

  3. 算法工作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算法分析
这种算法效率很低,主要有两个原因:

  1. 要使用两个堆,要维护比实际需要多一倍的空间(有些Java虚拟机按需从一个堆中分配几块较大的内存,复制动作发生在同一个堆中的不同的内存块之间)

  2. 第二个原因在于复制,程序稳定之后,可能只会产生少量的垃圾甚至没有垃圾,但是垃圾回收器仍然会将所有内存从一处复制到另一处,很浪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jvm会进行检查,如果没有垃圾产生,就会转到另一种模式(自适应),即标记-清扫(mark-and-sweep)模式

4. 标记-清扫(mark-and-sweep)

算法原理

  1. 暂停程序,从堆栈和静态存储区出发,遍历所有的引用,找出所有的存活对象;

  2. 当找到一个存活对象,就会给对象设一个标记,这个过程不会回收任何对象;

  3. 当全部标记工作完成时,开始清理动作,清理过程中没有标记的对象都会被释放,不会进行复制动作,所以剩下的堆是不连续的。

  4. 算法工作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算法分析

  1. 对于一般的垃圾回收而言,“标记-清扫”的速度很慢,但是,当知道只会产生少量垃圾或没有垃圾时,它的速度回很快

  2. 它也必须暂停程序才能进行工作

  3. 得到的堆空间是不连续的,必须重新整理才行

5. 优化垃圾收集器的一些措施

  1. 内存分配以较大的“块”进行,较大的对象占用单独的块

    • 对于停止-复制算法来说,有了块之后,垃圾回收器在回收时就可以往废弃块里拷贝对象了,从而减少了维护两个堆所需要的开销;

    • 每一个块都有相应的代数来记录它是否存活,如果块被引用,其代数会增加,垃圾收集器会对上次进行回收动作之后新分配的块进行整理,这样能处理大量临时的对象,节省内存空间;

    • 垃圾收集器会定期进行完整的清理动作,大型对象不会被复制(代数会增加),内含小型对象的块会被复制并整理

  2. JIT(Just-In-Time)—“即时”编译器技术,这种技术把程序全部或部分翻译成本地机器码,当需要装载某个类时,编译器会找到其.class文件,并把该类的字节码装入内存,有两种方案:

    • 让即时编译器一次装载编译的代码,这种做法有两个缺陷:

      1. 加载动作散落在整个程序生命周期内,累加起来要花更多的时间;

      2. 一次编译所有代码会增加可执行代码的长度(本地机器码比字节码大很多),可能会导致页面调度,从而降低程序的速度

    • 惰性评估—即时编译器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编译代码

四、终结处理

  1. 为什么需要终结处理

    垃圾回收器只能回收由new创建的java对象,对于通过其他方式为对象分配了存储空间的情况(比如使用了“本地方法”来调用非java代码或使用了文件句柄、window 字符字体等),垃圾回收器不能够回收该对象的内存,为处理这样的情况,java提供了称为finalization的机制,该机制可以定义一些特殊的操作,这些操作在对象将要被回收时执行。

  2. 增加终结处理

    要给类增加终结处理,只需要在类中定义finalize()方法即可,当垃圾回收器准备释放对象的内存时,会首先调用finalize()方法,你需要在finalize()中定义被撤销前要执行的操作

  3. finalize()的使用

    finalize()函数不一定会被调用,如果JVM没有面临内存耗尽时,是不会浪费时间去进行垃圾回收的,也就不会调用finalize(),因此finalize()方法也不能保证会释放资源。可以使用System.gc()来强制进行终结动作。

  4. 示例

    class Book{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finalize()");
        }
    }
    public class G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使用Book book=new Book()时可能是因为还有一个book的引用指向创建的对象,
        // 该对象没有被回收,因而不会调用finalize();
    
        new Book();
        System.gc();
       }
    }

    输出结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终于写完了,写的最长的一篇了。。。,不过对垃圾收集器的理解更清晰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