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友们好,我是rumor。
上周末去看了失控玩家,虽然从技术角度想还有些说不出来的别扭,但对于AI NPC我还是挺期待的,毕竟玩塞尔达的时候会突然感到寂寞。

最近资本非常偏爱硬科技,要不然硬到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要不然飘到虚拟人、XR,这周看量子位的市场调研,预计2030年我国数字人的市场规模会达到2703亿。我不禁感到深深的焦虑,担心参与不到这个两千亿的生意里。

根据报告显示,虚拟人主要有服务型和身份型两个大场景,服务型可以应用在客服、教育、医疗、电商等领域:

身份型主要是虚拟IP和个人虚拟分身:

老实说服务型我是怀疑的,虽然与场景深绑定的客服确实能降低些成本、提升回复率,但套一个人物形态后用户的期望就会提高,在NLP技术没太大进展的情况下会显得更加不智能。更不用说现在的交互形态还是触控,文字、语音能解决的事儿为什么要用视觉。
不过虚拟IP/身份这个领域到没了解过,看到报告里说「最为知名的虚拟IP Lil Miquela2020年收入超千万美元」还是很惊讶的,去油管看了她的视频确实不错。另外也有很多真人驱动型的虚拟主播在盈利了,在B站上看了一些CodeMiko的片段,有些还挺有意思。但IP本身的价值肯定不止表面形象,人物本身的性格、背后的故事、视频的内容才是提高粉丝粘性的核心,这些仍旧需要强人工介入。如果知识产权被强拿在MCN手里,剥夺了背后主播自身的「真实」,资本算不算作恶?

最后我的注意点放在了游戏上,准备近期入手一个Oculus Quest2,同时下载了Roblox。
噩梦的开始。
在我上手之前,我以为它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怎么也得跟动森差不多吧?
但没想到,捏人后我是这样的:

有点卖家秀的感觉了。不过没关系,主要是玩游戏嘛,于是我随机点进了推荐榜里的第一个游戏——鲨口求生。
进去之后也没有提示,我就被给了一杆枪放到了船上。我还在熟悉怎么射击呢,一个玩家就从海里跳到了我的船上,把船开起来了,我恰好点了一下跳跃,一下就落到了海里。然后我慌啊,就赶紧往别的船游,还没游过去鲨鱼就把我吃了。
第一个游戏毫无操作和体验可言,画质也一言难尽,我就想是不是下错了应用,然后重新点进了评分榜的第一个游戏——蜂群模拟器。

果然还是熟悉的潦草,看了半天指引后我终于明白了游戏规则,就是去花丛里收集花粉,然后让蜜蜂酿造蜂蜜。画面两边都是高端玩家的蜂巢,而要达到那个样子就需要升级道具以及拥有更多蜜蜂。
去花丛里转了一圈,围观了大佬收花粉,看到他数量繁多的蜜蜂宝贝后我就退出了:

但我还是不甘心,起码Roblox值几百亿美金,不能就让我玩这个吧。。于是我点开了评分榜第二——火影战争大亨。
你别说它真有忍者的感觉,就这个跑步的姿势,如果放大还能看到我为了速度而卸掉的手臂:

这个游戏是战争类的,大概是建立自己的军队然后攻打别人,一次有4个玩家。我刚跳吧两下,别的村就已经开战了,再次怀疑我跟别人玩的不是一个游戏,参观完大佬的九尾军队我就溜了:

至此,中年女性rumor的Roblox之旅就画上了句号,我大概再也不会打开它了,我还是去海拉鲁孤独终老吧。
半小时的体验下来,挺回味无穷的。
缺点:
画面太差,看过我弟玩我的世界,比那个要差些
操作感人,有的游戏方向键是固定的,经常按错
新手不友好,有的游戏都没有引导
每一刻都让我怀疑我为什么要玩这个
优点:
每个游戏都是多人的,也有人在发消息,但面对面没什么互动
可能小孩子真的会玩吧
关闭游戏后,不甘心的我又去看了些文章,据说美国9-12岁的孩子一半都在玩,这个游戏的核心受众上限是24岁(对不起我老了)。还有人说「游戏中的人物,感觉像是从乐高中走出来的一样」,不知道乐高听了怎么想:

可能我需要和我弟做一次深入talk了,不知道玩惯吃鸡的他能不能忍受这个操作。
也可能是我太mean了,要达到头号玩家的程度肯定还有很长一段路。
就是不知道工程师们的努力能不能追上资本的击鼓传花。
大家好我是rumor
一个热爱技术,有一点点幽默的妹子
欢迎关注我
带你学习带你肝
一起在人工智能时代旋转跳跃眨巴眼
「需要打开塞尔达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