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和身边很多朋友比上班还累。沉溺于Clubhouse(以下简称CH),一天十几个小时游走于各个room,几副耳机轮流充电,大概是这届网瘾中年人,在这个假期的生活状态。
然而,进入贤者时间后,回顾CH在这短短三周内的快速变化,以及国内“致敬”CH的产品纷纷露头,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即CH的热度,是否能够维持,以及CH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CH的早期发展,依赖于注册邀请制撬动的大量优质用户。而CH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早期红利,来自于与海外用户群体的直接连通。这个时间窗口很短暂,不可能为CH提供持续的竞争力。
在2月8日大陆地区新增用户停止后,CH中文区的活跃度维持,又受益于春节假期。而假期后CH中文区的room数量、活跃用户数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下跌。
考虑到实时语音的信息密度较低和无法留存,大家更倾向于认为CH是一个社交产品而非社区产品。但由于CH的个人profile与沟通方式都极度简单,内容之于CH的重要性,显然又高于其他社交产品。
以目前CH中文区的降温来看,CH这个产品,内容质量、用户数量与用户收益率,很难达成三全其美的局面,我称为CH的“不可能三角”。
CH的内容质量,决定因素有三点:主持人控场、发言质量、参与者之间关系。
用户数量顾名思义,就是产品能覆盖渗透的用户,以及这些用户的活跃度。
用户收益率,则是用户的收获、满足,除以在产品上付出的时间精力。
内容质量是目前CH的核心问题。一个开放参与的room,只要发言人数稍多,主持人的控场能力就非常重要。有经验的主持人会保障room的发言质量下限,具体手段包含控制发言顺序和时间、定时强调主题以照顾新来的观众、协调发言者之间的互动等,非常辛苦。所以问题来了:一个合格的主持人,需要怎样的激励,才能持续为平台提供劳动?
指望主持人长期义务劳动是不现实的。目前CH中文区还活跃的主持人,开设room多是为自己的企业、产品、社区站台,副作用就是营业感太重,全场不停吆喝扫码加微信。因为受众多是大陆用户,CH在这种情况下,并没太多独特意义,同样的线上活动,回国内平台举办,性价比更高。
而发言质量和参与者也是相关联的。我们之所以在朋友圈点赞或被赞,原因不在于内容,而在于社交关系。CH上的发言者如果没有社交身份光环,仅依赖于发言质量本身,这种实时输出的方式,对发言者的表达和逻辑要求还是很高的。并且,即使是优秀的发言者,多次输出后,内容也大致趋同,缺乏新意。
所以,当用户数量兼顾用户收益率时,内容会迅速娱乐化,变成“高质量娱乐”。不理解的,看看这几年知乎的演进,就明白了。想通过长时间消费娱乐内容提升自己,是不太现实的。
而内容质量兼顾用户收益率时,又会带来曲高和寡。投资、产品、科技这类高大上的话题,显然不适合大多数普通用户。
那么,当用户数量扩大,满足内容质量的同时,是否也能兼顾用户收益率?
这里有一个可能的解法,即用户分层,让想学习的高效学习、想娱乐的高效娱乐。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是很难避免的,特别是实时音频这种形式,当听众意识到刚才听到的发言一塌糊涂时,时间已经浪费掉了。
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是高质量高满意度的内容,在海量用户供应充分的情况下,也很难做到低时间成本获取。音频的信息密度本来就低,不是一个高效学习的手段,收益率还是很难提升。
我大概画了下,不一定严谨,大家领会意思:
聊到这里,关于大陆地区一堆CH的高仿产品是否有前途,答案基本也明确了。
如果走高大上的路线,弄一堆大佬站台,目前已经有大把产品可以满足这种场景,并不需要一个专门的新产品。
如果走平民化娱乐化的路线,大家来分享刚编的故事,做好了顶多就是个音频版知乎。何况,大陆互联网用户最不缺的就是娱乐产品,难道游戏不好玩吗?短视频不香吗?
从前,出了村过了河翻过两座山,才能看场电影;如今,大家在被窝里拿着手机就能满足一切信息娱乐需要。国内做CH的高仿产品,我实在看不出有啥意义,不如好好想想,为何还有用户,会翻山越岭去用原版的CH。
CH类产品的热度,至少在大陆地区很难维持。因为CH只是个容器,想从里边倒出什么,还是取决于装进什么样的用户。可惜目前看起来,用户已经有太多的选择了。
「 更多干货,更多收获 」
2021年1月热门报告盘点(附下载链接&会员免费领)2020情趣用品线上消费趋势报告.pdf未来增长,体验为先-埃森哲.pdf创新中国2030:释放技术红利,解锁增长动能.pdf模型化召回在陌陌社交推荐的探索和应用.pdf关注我们
省时查报告 专业、及时、全面的行研报告库 | 长按并识别关注 |
你的「在看」,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