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堆/二项堆/斐波那契堆

二叉堆

二叉树

  • 二叉树:是树的一种,主要的特点是二叉树的所有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叶节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要求
  • 完全二叉树:就是在二叉树当中,除了最后一层之外,所有层的节点都有满的,且最后一层的节点也是从左到右的。优先填满左边的节点。
  • 满二叉树:又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的最后一层也是满的。也就是说,除了最后一层的节点外所有的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满二叉树的第i层节点数量为2^(i-1)。
  •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又称为有序二叉树,排序二叉树,满足以下性质:

    1)没有键值相等的节点。

    2)若左子树不为空,左子树上节点值均小于根节点的值。

    3)若右子树不为空,右子树上节点值均大于根节点的值。
    二叉查找树中对于目标节点的查找过程类似与有序数组的二分查找,并且查找次数不会超过树的深度。设节点数目为n,树的深度为h,假设树的每层都被塞满(第L层有2^L个节点,层数从1开始),则根据等比数列公式可得h=log(n+1)。即最好的情况下,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为O(log n)。当二叉查找树退化为单链表时,比如,只有右子树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此时查找效率为O(n),如下图所示:

 

二叉堆

二叉堆是完全二元树或者是近似完全二元树,按照数据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最大堆和最小堆。

下面是数组实现的最大堆和最小堆的示意图:

添加

假设在最大堆[90,80,70,60,40,30,20,10,50]种添加85,需要执行的步骤如下:

 

删除

假设从最大堆[90,85,70,60,80,30,20,10,50,40]中删除90,需要执行的步骤如下:

注意:从最大堆[90,85,70,60,80,30,20,10,50,40]中删除60,执行的步骤不能单纯的用它的字节点来替换;而必须考虑到"替换后的树仍然要是最大堆"!

源码实例(最大堆)

 

/**
 * 二叉堆(最大堆)
 *
 */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MaxHeap<T extends Comparable<T>> {
    private List<T> mHeap;    // 队列(实际上是动态数组ArrayList的实例)
    public MaxHeap() {
        this.mHeap = new ArrayList<T>();
    }
    /* 
     * 最大堆的向下调整算法
     *
     * 注:数组实现的堆中,第N个节点的左孩子的索引值是(2N+1),右孩子的索引是(2N+2)。
     *
     * 参数说明:
     *     start -- 被下调节点的起始位置(一般为0,表示从第1个开始)
     *     end   -- 截至范围(一般为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
     */
    protected void filterdown(int start, int end) {
        int c = start;          // 当前(current)节点的位置
        int l = 2*c + 1;     // 左(left)孩子的位置
        T tmp = mHeap.get(c);    // 当前(current)节点的大小
        while(l <= end) {
            int cmp = mHeap.get(l).compareTo(mHeap.get(l+1));
            // "l"是左孩子,"l+1"是右孩子
            if(l < end && cmp<0)
                l++;        // 左右两孩子中选择较大者,即mHeap[l+1]
            cmp = tmp.compareTo(mHeap.get(l));
            if(cmp >= 0)
                break;        //调整结束
            else {
                mHeap.set(c, mHeap.get(l));
                c = l;
                l = 2*l + 1;   
            }       
        }   
        mHeap.set(c, tmp);
    }
    /*
     * 删除最大堆中的data
     *
     * 返回值:
     *      0,成功
     *     -1,失败
     */
    public int remove(T data) {
        // 如果"堆"已空,则返回-1
        if(mHeap.isEmpty() == true)
            return -1;
        // 获取data在数组中的索引
        int index = mHeap.indexOf(data);
        if (index==-1)
            return -1;
        int size = mHeap.size();
        mHeap.set(index, mHeap.get(size-1));// 用最后元素填补
        mHeap.remove(size - 1);                // 删除最后的元素
        if (mHeap.size() > 1)
            filterdown(index, mHeap.size()-1);    // 从index号位置开始自上向下调整为最小堆
        return 0;
    }
    /*
     * 最大堆的向上调整算法(从start开始向上直到0,调整堆)
     *
     * 注:数组实现的堆中,第N个节点的左孩子的索引值是(2N+1),右孩子的索引是(2N+2)。
     *
     * 参数说明:
     *     start -- 被上调节点的起始位置(一般为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
     */
    protected void filterup(int start) {
        int c = start;            // 当前节点(current)的位置
        int p = (c-1)/2;        // 父(parent)结点的位置 
        T tmp = mHeap.get(c);        // 当前节点(current)的大小
        while(c > 0) {
            int cmp = mHeap.get(p).compareTo(tmp);
            if(cmp >= 0)
                break;
            else {
                mHeap.set(c, mHeap.get(p));
                c = p;
                p = (p-1)/2;   
            }       
        }
        mHeap.set(c, tmp);
    }
      
    /* 
     * 将data插入到二叉堆中
     */
    public void insert(T data) {
        int size = mHeap.size();
        mHeap.add(data);    // 将"数组"插在表尾
        filterup(size);        // 向上调整堆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 (int i=0; i<mHeap.size(); i++)
            sb.append(mHeap.get(i) +" ");
        return sb.to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int a[] = {10, 40, 30, 60, 90, 70, 20, 50, 80};
        MaxHeap<Integer> tree=new MaxHeap<Integer>();
        System.out.printf("== 依次添加: ");
        for(i=0; i<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f("%d ", a[i]);
            tree.insert(a[i]);
        }
        System.out.printf("\n== 最 大 堆: %s", tree);
        i=85;
        tree.insert(i);
        System.out.printf("\n== 添加元素: %d", i);
        System.out.printf("\n== 最 大 堆: %s", tree);
        i=90;
        tree.remove(i);
        System.out.printf("\n== 删除元素: %d", i);
        System.out.printf("\n== 最 大 堆: %s", tree);
        System.out.printf("\n");
    }
} 

 

二项堆

二项堆是二项树的集合。在了解二项堆之前,先对二项树进行介绍。

二项树

二项树的定义

二项树是一种递归定义的有序树。它的递归定义如下:
(01) 二项树B0只有一个结点;
(02) 二项树Bk由两棵二项树B(k-1)组成的,其中一棵树是另一棵树根的最左孩子。

上图的B0、B1、B2、B3、B4都是二项树。对比前面提到的二项树的定义:B0只有一个节点,B1由两个B0所组成,B2由两个B1所组成,B3由两个B2所组成,B4由两个B3所组成;而且,当两颗相同的二项树组成另一棵树时,其中一棵树是另一棵树的最左孩子。

 

二项树的性质

二项树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 Bk共有2k个节点。
               如上图所示,B0有20=1节点,B1有21=2个节点,B2有22=4个节点,...
[性质二] Bk的高度为k。
               如上图所示,B0的高度为0,B1的高度为1,B2的高度为2,...
[性质三] Bk在深度i处恰好有C(k,i)个节点,其中i=0,1,2,...,k。
              C(k,i)是高中数学中阶乘元素,例如,C(10,3)=(10*9*8) / (3*2*1)=240
              B4中深度为0的节点C(4,0)=1
              B4中深度为1的节点C(4,1)= 4 / 1 = 4
              B4中深度为2的节点C(4,2)= (4*3) / (2*1) = 6
              B4中深度为3的节点C(4,3)= (4*3*2) / (3*2*1) = 4
              B4中深度为4的节点C(4,4)= (4*3*2*1) / (4*3*2*1) = 1
             合计得到B4的节点分布是(1,4,6,4,1)。
[性质四] 根的度数为k,它大于任何其它节点的度数。
              节点的度数是该结点拥有的子树的数目。

 

二项堆

二项堆是指满足以下性质的二项树的集合:
(01) 每棵二项树都满足最小堆性质。即,父节点的关键字 <= 它的孩子的关键字。
(02) 不能有两棵或以上的二项树具有相同的度数(包括度数为0)。换句话说,具有度数k的二项树有0个或1个。

 

上图就是一棵二项堆,它由二项树B0、B2和B3组成。对比二项堆的定义:(01)二项树B0、B2、B3都是最小堆;(02)二项堆不包含相同度数的二项树。

 

         二项堆的第(01)个性质保证了二项堆的最小节点就是某个二项树的根节点,第(02)个性质则说明结点数为n的二项堆最多只有log{n} + 1棵二项树。实际上,将包含n个节点的二项堆,表示成若干个2的指数和(或者转换成二进制),则每一个2个指数都对应一棵二项树。例如,13(二进制是1101)的2个指数和为13=23 + 22+ 20, 因此具有13个节点的二项堆由度数为3, 2, 0的三棵二项树组成。

 

基本定义

BinomialNode是二项堆的节点。它包括了关键字(key),用于比较节点大小;度数(degree),用来表示当前节点的度数;左孩子(child)、父节点(parent)以及兄弟节点(next)。
BinomialHeap是二项堆对应的类,它包括了二项堆的根节点mRoot以及二项堆的基本操作的定义。

 

public class BinomialHeap<T extends Comparable<T>> {
    private BinomialNode<T> mRoot;    // 根结点
    private class BinomialNode<T extends Comparable<T>> {
        T key;                // 关键字(键值)
        int degree;            // 度数
        BinomialNode<T> child;    // 左孩子
        BinomialNode<T> parent;    // 父节点
        BinomialNode<T> next;    // 兄弟节点
        public BinomialNode(T key) {
            this.key = key;
            this.degree = 0;
            this.child = null;
            this.parent = null;
            this.next = null;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key:"+key;
        }
    }
        
    ...
}

内存图如下图所示:

合并操作

合并操作是二项堆的重点,它的添加操作也是基于合并操作来实现的。合并两个二项堆,需要的步骤概括起来如下:
(01) 将两个二项堆的根链表合并成一个链表。合并后的新链表按照"节点的度数"单调递增排列。
(02) 将新链表中"根节点度数相同的二项树"连接起来,直到所有根节点度数都不相同。

举例如下图所示:

第1步:将两个二项堆的根链表合并成一个链表
          执行完第1步之后,得到的新链表中有许多度数相同的二项树。实际上,此时得到的是对应"Case 4"的情况,"树41"(根节点为41的二项树)和"树13"的度数相同,且"树41"的键值 > "树13"的键值。此时,将"树41"作为"树13"的左孩子。
第2步:合并"树41"和"树13"
         执行完第2步之后,得到的是对应"Case 3"的情况,"树13"和"树28"的度数相同,且"树13"的键值 < "树28"的键值。此时,将"树28"作为"树13"的左孩子。
第3步:合并"树13"和"树28"
         执行完第3步之后,得到的是对应"Case 2"的情况,"树13"、"树28"和"树7"这3棵树的度数都相同。此时,将x设为下一个节点。
第4步:将x和next_x往后移
         执行完第4步之后,得到的是对应"Case 3"的情况,"树7"和"树11"的度数相同,且"树7"的键值 < "树11"的键值。此时,将"树11"作为"树7"的左孩子。
第5步:合并"树7"和"树11"
         执行完第5步之后,得到的是对应"Case 4"的情况,"树7"和"树6"的度数相同,且"树7"的键值 > "树6"的键值。此时,将"树7"作为"树6"的左孩子。
第6步:合并"树7"和"树6"
         此时,合并操作完成!

 

插入操作

插入操作可以看作是将"要插入的节点"和当前已有的堆进行合并。

删除操作

删除二项堆中的某个节点,需要的步骤概括起来如下:
(01) 将"该节点"交换到"它所在二项树"的根节点位置。方法是,从"该节点"不断向上(即向树根方向)"遍历,不断交换父节点和子节点的数据,直到被删除的键值到达树根位置。
(02) 将"该节点所在的二项树"从二项堆中移除;将该二项堆记为heap。
(03) 将"该节点所在的二项树"进行反转。反转的意思,就是将根的所有孩子独立出来,并将这些孩子整合成二项堆,将该二项堆记为child。
(04) 将child和heap进行合并操作。

举例如下图所示:

 

更新操作

 

更新二项堆中的某个节点,就是修改节点的值。

斐波那契堆

斐波那契堆(Fibonacci heap)是一种可合并堆,可用于实现合并优先队列。它比二项堆具有更好的平摊分析性能,它的合并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1)。
与二项堆一样,它也是由一组堆最小有序树组成,并且是一种可合并堆。
与二项堆不同的是,斐波那契堆中的树不一定是二项树;而且二项堆中的树是有序排列的,但是斐波那契堆中的树都是有根而无序的。

 

基本定义

FibNode是斐波那契堆的节点类,它包含的信息较多。key是用于比较节点大小的,degree是记录节点的度,left和right分别是指向节点的左右兄弟,child是节点的第一个孩子,parent是节点的父节点,marked是记录该节点是否被删除第1个孩子(marked在删除节点时有用)。
FibHeap是斐波那契堆对应的类。min是保存当前堆的最小节点,keyNum用于记录堆中节点的总数,maxDegree用于记录堆中最大度,而cons在删除节点时来暂时保存堆数据的临时空间。

 

public class BinomialHeap<T extends Comparable<T>> {
    private BinomialNode<T> mRoot;    // 根结点
    private class BinomialNode<T extends Comparable<T>> {
        T key;                // 关键字(键值)
        int degree;            // 度数
        BinomialNode<T> child;    // 左孩子
        BinomialNode<T> parent;    // 父节点
        BinomialNode<T> next;    // 兄弟节点
        public BinomialNode(T key) {
            this.key = key;
            this.degree = 0;
            this.child = null;
            this.parent = null;
            this.next = null;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key:"+key;
        }
    }
        
    ...
}

斐波那契堆是由一组最小堆组成,这些最小堆的根节点组成了双向链表(又叫"根链表");斐波那契堆中的最小节点就是"根链表中的最小节点"!其内存图如下图所示:

插入操作

插入操作非常简单:插入一个节点到堆中,直接将该节点插入到"根链表的min节点"之前即可;若被插入节点比"min节点"小,则更新"min节点"为被插入节点。

斐波那契堆的根链表是"双向链表",这里将min节点看作双向联表的表头。在插入节点时,每次都是"将节点插入到min节点之前(即插入到双链表末尾)"。此外,对于根链表中最小堆都只有一个节点的情况,插入操作就很演化成双向链表的插入操作。

 

合并操作

合并操作和插入操作的原理非常类似:将一个堆的根链表插入到另一个堆的根链表上即可。简单来说,就是将两个双链表拼接成一个双向链表。

 

获取最值操作

获取最小结点的操作是斐波那契堆中较复杂的操作。
(1)将要抽取最小结点的子树都直接串联在根表中;
(2)合并所有degree相等的树,直到没有相等的degree的树。

 

修改节点值操作

修改节点值包括减小节点值和增大节点值操作,以减小节点为例,减少斐波那契堆中的节点的键值,这个操作的难点是:如果减少节点后破坏了"最小堆"性质,如何去维护呢?下面对一般性情况进行分析。

(1) 首先,将"被减小节点"从"它所在的最小堆"剥离出来;然后将"该节点"关联到"根链表"中。 倘若被减小的节点不是单独一个节点,而是包含子树的树根。则是将以"被减小节点"为根的子树从"最小堆"中剥离出来,然后将该树关联到根链表中。
(2) 接着,对"被减少节点"的原父节点进行"级联剪切"。所谓"级联剪切",就是在被减小节点破坏了最小堆性质,并被切下来之后;再从"它的父节点"进行递归级联剪切操作。
      而级联操作的具体动作则是:若父节点(被减小节点的父节点)的marked标记为false,则将其设为true,然后退出。
      否则,将父节点从最小堆中切下来(方式和"切被减小节点的方式"一样);然后递归对祖父节点进行"级联剪切"。
      marked标记的作用就是用来标记"该节点的子节点是否有被删除过",它的作用是来实现级联剪切。而级联剪切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防止"最小堆"由二叉树演化成链表。
(3) 最后,别忘了对根链表的最小节点进行更新。

 

删除节点值操作

删除节点操作是:"取出最小节点"和"减小节点值"的组合。

(1) 先将被删除节点的键值减少。减少后的值要比"原最小节点的值"即可。
(2) 接着,取出最小节点即可。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