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探究FBV视图

第四章 探究FBV视图

4.1 设置响应方式

网站的运行原理遵从HTTP协议,分为HTTP请求和HTTP响应,主要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和生成相应的响应内容,然后在页面或其他类型文档中显示。也可以理解为视图是MVC架构里面的c部分(控制器),主要处理功能和业务上的逻辑。我们习惯使用视图函数处理HTTP请求,即在视图里定义def函数,这种方式成为FBV(Function Base Views).

不同的响应方式代表不同的HTTP状态码,以HttpResponse为例, 在MyDjango项目的index文件夹的urls.py和view.py中编写功能代码。

#index的urls.py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 定义首页的路由
    path('', views.index, name='index'),
]
#index的views.py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def index(request):
    html = '<h1>Hello World</h1>'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status=200)

从HttpResponse的使用过程中,如果生成网页内容,就需要将HTMl语言以字符串的形式表示,如果网页内容过大,就会增加视图函数的代码量,同时也没有体现魔板的作用,因此,Django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封装处理,定义了函数render、render_to_response和redirect

render(request, template_name, context = None, content_type = None, status = None, using = None)

render的参数request和template_name是必须的参数,其余的参数是可选参数。各个参数说明如下:

  • name: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对象,包含用户信息、请求内容和请求方式
  • template_name: 设置模板文件,用于生成网页内容
  • context: 对模板文件上下文赋值,以字典的形式表示, 默认情况下是一个空字典。
  • content_type: 响应内容的数据格式,一般情况下使用默认值就可以
  • status; HTTP状态码,默认值200
  • using: 设置模板引擎,用于解析模板文件,圣城网页内容
#index的views.py
def index(request):
    value = {'title': 'Hello MyDjango'}
    return render(request, 'index.html', context=value)
#template 的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title }}</title>
</head>
<body>
   {{title}}
</body>
</html>

在实际开发中,如果视图传递的变量过多,在设置参数context时就显的非常冗余,而且不利于日后的维护和更新。因此,可以使用Python的内置语法locals()取代context,在index的views.py和template的index.html中重新编写一下代码

#index的views.py
def index(request):
    title = {'key': 'Hello MyDjango'}
    content = {'key': 'This is MyDjango'}
    return render(request, 'index.html', locals())
 # templates的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title.key }}</title>
</head>
<body>
 <h3>{{ title.key }}</h3>
 <div>{{ content.key }}</div>
</body>
</html>

解读render源码:

​ 函数render的返回值调用响应类HttpResponse 来生成具体的响应内容,这说明响应类HttpResponse是Django在响应过程中核心的功能类。结合render源码进一步阐述render读取模板index.html的过程

  1. 使用loader.render_to_+string方法读取模板文件内容

  2. 由于模板文件设有模板上下文,因此模板文件解析网页内容的过程需要由模板的using实现。

  3. 解析模板文件的过程中,loader.render_to_string的参数context给模板语法的变量提供具体的数据内容。

  4. 调用响应类HttpResponse,并将变量content、变量content_type和变量status以参数的形式传入HttpResponse,从而完成响应过程。

4.1.2 设置重定向

HttpResponseRedict HttpResponsePermanentRedict 以及重定向函数 rediect

重定向状态码: 301 302 HttpResponseRedict 和 HttpResponsePermanentRedict的使用只需要传入路由地址即可,两者只支持路由地址而不支持路由命名的传入。为了进一步完善功能,Django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重定向函数rediect,该函数支持路由地址或路由命名的传入,并且能通过函数参数来设置重定向的状态码。

def redirect(to, *args, permanent=False, **kwargs):
    redirect_class = HttpResponsePermanentRedirect if permanent
    return redirect_class(resolve_url(to, *args, **kwargs))
  • 判断参数permanent的真假性来选择重定向函数,若参数permanent为True, 则调用HttpResponsePermanentRedirect来完成重定向过程,若为False,则调用HttpResponseRedirect

  • 由于HttpResponseRedirect和HttpResponsePermanentRedirect只支持路由地址的传入,因此函数redirect调用resolve_url方法对参数to进行判断,若参数to是路由地址,则直接将参数to的参数值返回;若参数to是路由命名,则使用reverse函数转换路由地址;若参数to是模型对象,则将模型转换成相应的路由地址。

4.2 HTTP请求对象

4.2.1 获取请求信息

最基本的是GET请求和POST请求,网站开发者关系的也只有GET请求和POST请求。GET请求和POST请求是可以设置请求参数的,两者的设置如下:

  • GET请求的请求参数是在路由地址后添加?,和参数内容,参数内容以key = value形式表示,等号前面的是参数名,后面的是参数值,如果涉及多个参数,每个参数之间就使用“&”隔开,如127.0.0.1:8000/?user=xy&pw=123
  • POST请求的请求参数一般以表单的形式传递,常见的表单使用HTML的form标签,并且form标签的method属性设为POS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