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读好科技文章
科技文章有许多的主题,一般会选取特定领域的一个小块进行学习。步入研究生阶段,首先会去了解各个方向。我们组从大类上讲是强化学习、深度学习和仿真三个大方向,目前初步确定的是深度学习下的唇语识别。下面以唇语识别这个小方向解释如何读好科技文章。
首先是从综述看起。我常用的文献搜索方式是使用谷歌学术。在阅读唇语识别领域论文上,前期需要花些时间。不知道读什么,一个论文一个方法,英文文献看不下去这些我都遇到过。一般先读综述文献,我选取了发表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上的《唇语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综述》这篇综述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结合深度学习方法阐述了唇语识别的发展近况和存在的不足,给了我很多启发。除此之外,在读论文时,可以先阅读质量较好的中文文章或者一些博士毕业论文。先读中文文献的目的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我开始的时候先阅读的英文文献,但是英语单词很多不认识,即使认识也有很多专有词汇需要查阅资料才能理解其含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个人而言需要两三天才能阅读一篇文章。除了先看中文文献这个办法,学习使用一些文献阅读和管理软件也很重要,例如WPS、zotero等。可以对关键的语句进行标记,以及做一些笔记方便后续等等。
第二是选取好的文章。在初步看文献时,我不会关注这篇文章的作者、发表在哪个会议或者期刊上,但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可以关注它发表在哪一个会议或期刊上,一般来讲,越好的期刊或者会议意味着论文的水平也就越高。如CVPR、ACMMM还有SCI一区的文章一般会比SCI三区四区的质量要好。俗话说的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是比自己从头开始是要好很多的。除了看期刊或者会议的级别外,论文的引用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越高的引用量代表着它被读者的认可度越高,即这篇论文的水平也就越高。一些质量不好的论文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是能看出其语言的不认真性的。比如说当前论文的方法已经在该数据集上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并作为一个创新点,但阅读文献发现在此篇文献之前已经有更好的结果。
第三是粗读和泛读。对于自己研究领域认识不多的小白,在阅读论文的初期,是需要精读几篇文献的。比如综述文献,需要我们一句一句阅读,查阅不懂的词汇,学习论文的组成部分。经过几篇精读对论文有大概了解后,为了节约时间等,可以进行泛读。在泛读时,可以重点阅读标题、摘要、introduction里面的贡献以及图片、图表。以细粒度的唇语识别领域为例,图片、图表信息中一般是模型结构,或者一些实验结果等,方便我们了解作者的方法和实验部分。如果想去改进这篇论文,就需要从泛读回到精读。
第四是进行总结。在阅读文献时,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一篇读过的文章,两个月后回读会有新的收获。读完一篇文献,可以在表格中记录下其创新点以及其不足之处,多思考其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五是复现与论文阅读同步。单纯阅读文献很难对文章有一个详细的理解,这时需要去阅读源码。一些好的文献其代码是开源的,阅读下是实现代码可以发现论文中没提到的小细节,一些论文中没提到的训练策略等等。
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写好科技文章
在写一篇论文之前,首先要理清写作动机,抓好问题点。以我目前的唇语识别研究方向为例,我的目标如果是发表SCI二区期刊文章或者CCF-C类会议文章,那我需要多查阅相关的论文;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细化我们的研究问题,在唇语识别领域,有许多目前存在短板的问题,比如如何避免噪声影响,以及音频、视频的多模态结合训练等等。细化到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获得了好的结果,这就是我的目标。提出或解决一个好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以及阅读相关领域的优秀论文,例如唇语识别可以去阅读视频识别相关领域论文,可以将其中的好方法迁移到唇语识别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前期我们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可以在自己认为不错的文章上继续改进,调通一个代码,在此基础上改进。
第二是制定一个论文写作计划。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当前的难点和挑战分析,这对应着论文的introduction部分,当前的难点和挑战分析需要和上面的问题点相对应,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个就可以。之后,确定技术方案或者实验方案初设。也就是我们的想法需要通过做实验来验证。接着跑通基线模型,找出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迭代优化方案。技术方案对应着论文的方法部分,实验方法初设对应着论文的实验部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在写论文时可以边做实验,边写论文。方法可能迭代很多次,意味着论文需要迭代很多次,但每一次我们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提升。
第三是多和自己的合作者讨论。多和自己的导师讨论,他们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许多坑。多和自己的其他合作者讨论,自己平时写论文很难注意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暴露出来。
第四是注意写作方法和技巧。论文一般由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内容和方法、实验验证、结果与讨论和参考文献组成。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组成部分。根据自己方向的相关论文格式进行书写。在各个模块中,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摘要是论文的微型版,要使用简洁并且真实的语言说明科研工作的目标、范围、结果和结论,在摘要部分不要使用术语的缩写形式。除此之外,注意实验结果的可复现性,并客观评价实验方法,指出目前论文中存在的不足,给后者留下继续改进的空间。
三、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发表好科技文章
想要发表好科技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研究成果是否有充足的理由需要发表。常用的评价标准有:
(1)成果是否已经发表在其他地方?
(2)新成果是否在之前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扩展?是否有足够的科学价值?有些成果尽管还没有被发表过,但是其结果过于明显或者显而易见,只要是有一定专业常识和经验的人就能简单地得到该结论,这种成果应归属于基本常识性的结果,没有足够的科学价值,也就没有发表的意义。
(3)成果是否为运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了一个已经被解决的问题?如果是这样,若要被发表,论文就必须提炼出这种方法的明显价值,且相比于现有的方法,新方法具有使读者感兴趣的显著优越性,否则,这种方法就没有任何价值。
(4)成果是否仅仅将一个领域的技术简单地应用到另一个领域?虽然将一个领域的成果扩展应用到另一领域是科技进步的一种有效方式,但若仅是从一个领域简单地应用到另一个领域,那么也仅仅是扩展了已有成果的应用范围,或者说增加了一个应用实例,并没有真正地发展科学技术,那么,这类成果就没有多大价值。若要使此类成果获得关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时事通讯或者会议。
第二点是确定论文的读者群体。论文作者需要明确为什么样的读者群写作,才能选择适合论文发表的期刊或会议。
第三点是论文提交到哪里最合适。作者必须认真选择合适的期刊来发表,否则,论文可能立刻被拒绝或者面临长时间的必然失败的审核过程。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或者会议呢?我们需要确定成果的属性,选择最可能感兴趣的读者群。一般来说,学术性论文对理论的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能对某一领域的科学发展有价值;应用技术性论文对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手段和效果要求较高,能对理论应用、技术推广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转化有价值。也可以根据成果的属性,例如学术型、应用型和学术应用型选择最合适的期刊。
第四点是如何写好论文。清晰、正确、简明、完整、说服力和逻辑性强是高水平科技论文的5条基本写作规则,适用于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理论推导、试验方法、结果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及其标注,也适用于数学公式、插图和表格。
第五点是何时写论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确定论文问题点后,即可写论文。后面边做实验边写论文,随着实验的迭代,论文也在不断迭代,最终写出一篇论文。
本人目前研一上,小白晋级,大部分自己按照查阅资料按照经验书写,欢迎大家留下宝贵!另外一点感谢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 知乎 (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