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长期更新)

书:希尔贝克的《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和北京大学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目录

前苏格拉底哲学

如果你不听从我本人而是听从我的“逻辑”,承认一切是以一,那就是智慧。——赫拉克利特

哲学的概念

哲学问题的四个方面

问题,论据,结论,意义,结论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意义

哲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

  • 创造性写作:哲学能做出在某种意义上有真假的判断
  • 科学:哲学不依赖实验
  • 形式科学(数理、逻辑学):哲学必须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反思,并设法论证其合理性
  • 神学:哲学没有固定一套处于宗教理由无法放弃的预设(如基于启示的教条)

泰勒斯

观点

  1. 变化中的不变是一种不变的元素,因此它构成了宇宙,是多样性中的一致性,称为urstoff,原料arche;(实体问题)
  2. 基于观察认为这种arche是水,水部分是未分化的urstoff,部分是分化了的物体;宇宙的构成和事物的转变可以解释为从水到物体再到水的过程;(变化问题)

泰勒斯把论据建立在经验上,可以称之为科学家,但他的问题是对整个世界本质的回答,因此可以称之为哲学家。但他的问题相较于他的论据太大了,这个问题在希腊哲学中普遍存在。

意义与局限

为实践科学的假说-实验方法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认为整个世界是可被认识的,思想从mythos到logos。

我们无法清晰地认识泰勒斯(只能从残片和柏拉图的表述中猜测他的思想);他没有区分物质和灵魂;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或许对应着“存在”的概念。

阿纳克西曼德与阿纳克西米尼

阿纳克西曼德认为如果水能与任何事物相互转换,那说明任何事物能转化为任何事物,那水就没有特殊性。阿纳克西曼德认为urstoff是apeiron,即不定者。这种主张没有经验性的观测依据,但是是针对泰勒斯的主张中推导出的一种理论论据,所以可以说他才是第一位哲学家。

阿纳克西米尼关注泰勒斯理论中的另一个弱点:水是如何从未分化状态转化为分化状态的?泰勒斯没有回答。阿纳克西米尼认为urstoff是气,气冷却为水,再凝结变为冰和土,气被加热稀释后就变为火,气的状态是由温度和密度决定的。

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

第一代哲学家由经验得出变化每时每刻在万物间发生着,第二代哲学家开始质疑变化本身。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处在流动变化中,但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这种规律包含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了和谐。

赫拉克利特的作品是隐晦的、神谕式的,他把世界比喻成在永恒的火中不断生灭的过程。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论证说:存在可以被理性(思维)认识,非存在则不能;而变化意味着存在与非存在间的互相转化,因此预设了理性无法认识的非存在状态,因此思维无法认识变化;而作为(或许是世界上第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感觉是虚妄的,理性是真实的,因此得出变化是不存在的假象。

巴门尼德明确区分了感觉和理性,被视为二元论的开端:
理性 − 是 − 存    在 − 静止 − 一致性 感觉 − 非是 − 非存在 − 变化 − 多样性 \begin{aligned} &理性-是&-存\ \ \ \ 在&-&静止&-一致性\\ &感觉-非是&-非存在&-&变化&-多样性 \end{aligned} 理性感觉非是    非存在静止变化一致性多样性

但他本人是坚定的一元论者,因为他认为理性之外再无物,可感知的对象不是存在,而理性是可以认识存在的,不能被认识的不是存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他通过制造运动悖论的方式论证世界是永恒静止的。
(亚里士多德反驳飞矢不动等论证,认为论证前提即时间是由不可分的霎那组成是错误的)

恩培多克勒和阿纳克萨戈拉

第三代哲学家认为世界的真理是介于绝对变化和绝对静止之间的。

恩培多克勒

  • 存在四种不可变化的原始的元素(水火土气);
  • 除了原始实体外还存在着一些力量;
  • 原始实体的本质和总量都不会变化,但不同元素可以彼此结合;

阿纳克萨戈拉

  • 元素是无数的;
  • 对变化的解释与阿纳克萨戈拉相同;
  • 认为世间唯一的力量是心灵nous,心灵让变化朝着某个目标telos前进,自然界就这样成了目的性的、有目的的。

在小的东西里没有最小的,总还有更小的,因为存在者不会因为分割而不复存在;全体是不能增也不能减的,因为不可能有多于全体的东西,一切都是永远相等的。

出于这种论证,世界都是统一的,每一存在都包含着其他存在的部分,只有心灵是纯净的,因为它能独立地支配万物。

德谟克里特

原子论

  • 世界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原子存在于虚空中并不断运动(机械决定论)
    (承认虚空这种非存在是存在的基础)
  • 原子只有量的属性(形状、大小、数量)没有质的属性(颜色、气味、感觉)
  • 物体的组成是由不同原子结合形成的,这种运动是机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为了说明只有质的属性的原子如何让人产生对物体量的认识,德谟克里特提出了感官知觉理论:

物体发出中间原子,与组成人的原子反应,产生了感觉;物体本身只有量的属性,没有质的属性;
(在此意义上感觉就是真理,如果能被所有人感知就是存在)

意义与问题

感官知觉理论第一次区分了物体的内在属性和我们对物体感知到的属性。

一些问题:

  • 既然我们和物体都只有量的属性,我们为什么能确定物体没有质的属性?这是不是从量到质的飞跃?
  • 我们能否确定这套交互理论提供的是对物体的正确感知?

对物体的认识建立在感觉上,而原子是无法用感觉认识的,只能用理性认识,整个理论预设了一点: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涉及理性的部分。

毕达哥拉斯

“万物皆数”

毕达哥拉斯认为基本观念不是物质,而是数学观念。

论据
  • 对和声的研究说明数学与非物质的东西间存在对应关系;
  • 三角定理说明数学可以应用于具体事物;
  • 天体的圆周运动说明这些也是服从数学规律的;
  • 事物会毁灭,但作为形式和结构的数学观念不会毁灭;
理性主义者
  • 使用以数学证明为形式的理性论据;
  • 认为基本观念即数学形式需要使用理性来认识;

但毕达哥拉斯还认为数学指向理性之外、神秘主义的东西。
实际上毕达哥拉斯派将部分领域的数字特征不加判别地推广到实际世界的其他部分。
毕达哥拉斯也认为世界是二元的:
数学 − 确定的知识 − 实    在 − 永恒 感觉 − 不确定的知识 − 非实在 − 可变 \begin{aligned} &数学-确定的知识&-实\ \ \ \ 在&-&永恒\\ &感觉-不确定的知识&-非实在&-&可变 \end{aligned} 数学确定的知识感觉不确定的知识    非实在永恒可变
这种思想成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源泉。

其他

毕达哥拉斯认为实在是可以用数学来考虑的,这种理想化的观点强调世界可以被测量的部分。

政治上毕达哥拉斯似乎支持哲人王的政治体制和禁欲主义的伦理,认为有一套灵魂转世的信念。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申辩篇》

智者派

智者派的总体情况

希腊哲学的转向

BC450年前后,“人”成为关注的中心,希腊哲学进入了“人类中心论”时期:

  • 从是论转向知识论,从观察世界得出结论到考察知识的获得这一过程;
  • 伦理-政治问题被提起:能否找到普世的道德和政治概念?

转向的背景:

  • 希腊社会的变化:殖民地的蓬勃发展让希腊人开始接触具有各种风俗和习惯的异乡人;
  • 早期希腊哲学对世界本源解释的不一致促使人们反思知识的获取过程,150年的哲学讨论让希腊人具备理性思辨能力;

智者派

产生背景:
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政治知识与思维、辩论能力,智者派的学者们承担着启蒙人民的工作。

智者派的统一观点:
不存在公认的道德标准,正当和正义(right&just)就是强权。
由于持有类似的观点,智者派也被称为诡辩派。

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在巴门尼德关于运动的自相矛盾上得出结论:
存在不是从非存在中派生出来 一切运动和变化都是由非存在派生出来的 一切现象是从运动变化中派生出来的 = > 任何现象都非存在 \begin{aligned} &存在不是从非存在中派生出来\\ &一切运动和变化都是由非存在派生出来的\\ &一切现象是从运动变化中派生出来的\\ &=>任何现象都非存在 \end{aligned} 存在不是从非存在中派生出来一切运动和变化都是由非存在派生出来的一切现象是从运动变化中派生出来的=>任何现象都非存在

因此,高尔吉亚提出了他对哲学的否定:

  1. 无物存在;

  2. 如果有物存在,也不可知;

  3. 即使可知,也不能把知识告诉他人;

既然真知无法获得,高尔吉亚就把修辞学当做是说服术,不再关注对错而注重影响他人。

色拉叙马霍斯

权力观:正义就是满足最强者的利益。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论解释:展现在人面前的事物一直被人在特定的时候身处的环境或职责决定。(即 视角主义:知识以视角为前提)

视角主义的暗示:

  • 认识论的多元论:观察事物的方式是多样的;
  • 认识论的相对主义:认识是相对于情境而言的;

不同视角的认识的同一性:
一种观点是不同视角之间有重叠和互相转化的部分,因此能从不同视角认识同一事物;

认识的正确性:
同一视角下对事物的认识有对错之分;

视角主义本身的正确性:

视角主义本身的正确性是否依赖特定视角?

如果是,则所谓的正确性就是相对的;如果不是,那么视角主义就局限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无法承受理论反思。

视角主义的社会解释:

  • 不同社会团体间开放的政治交流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受到视角的约束而大相径庭;

  • 不同的社会中的规范和价值体系是不同的;
    (两种法律观:实证法和有效法(自然法)是否有区别)

“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对立方面”

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所谓的美德:尽其所能实现自身的潜能;

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

  1. 有关是什么的知识;
  2. 对应当是什么的规范性洞见;(存在普适的道德)
  3. 对真正自我的洞见;

知识的获得:

  1. 依靠澄清概念和理性;
  2. 通过神灵(朝内心说话的声音);

苏格拉底与人的交流方式:澄清概念(谈话),区分理性的交谈与通过修辞术获得的说服:
理性的交谈:
1. 在讨论中每个人都获得知识;
2. 每个人的观点要符合他认为的绝对真理;
通过修辞术获得的说服:
1. 交谈双方是不平等的;
2. 目的是说服对方而不是讨论命题的正确性;

在参与讨论者智力受教育程度不一或自身地位声望不同时,如何进行理性讨论:

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技巧来营造尽可能平等的环境(就像心理医生会使用药物或谈话技巧让病人能够交流),苏格拉底自己就经常解构对话者已有的各种概念来试图让人获得合理的认知,他也因此受到不少人的反感乃至恐惧。

知善即行善

如果在理性的讨论中获得的知识都是用对话人的价值观进行保证的,那么正当的知识逻辑上一定会导致正当的行为。

正当行为使人幸福

苏格拉底的幸福:心灵的平静、良知和自尊;
幸福始于德行和善联系在一起的,其他任何事情与幸福无关。

柏拉图-理念论和理想国

世人的行为被三力驱使:对美好的渴望,需发泄的情绪,与理性的知识。具体被哪种力制裁,由你自己决定。——《理想国》

知识和存在

苏格拉底的道德观要求人们把握普遍存在的“概念”,柏拉图用理念论来解释这种“概念”。

柏拉图自己不一定赞同他著作中对理念论等观点的描述,柏拉图著作分三个时期:

  1. 早期,与苏格拉底类似用概念分析的方法获得真知;
  2. 中期,阐述理念是独立存在的,即提出理念论;
  3. 晚期,阐述辩证的认识论来解决共相和个相问题;

理念和知识

辩证的认识论(晚期《巴门尼德篇》)(一种解释)来解释理念论:

  • 思维的边界是所有事物的原初之源,是无法探讨和表达的;
  • 理念像光一样从源头出发,穿过原则和科学的范畴,结束于混乱的感觉中;
  • 对理念的认识不应从感觉出发进行抽象,而应该利用理性直接感知概念;

从本体论的角度(何物存在)解释理念论:
以数学为例,数学符号写在黑板上,即使符号被擦去了,数学理念还是存在的,因此它们并不是物质世界的东西;而不同的学生学到的是同样的数学理念,因此它们不是存在于个人内心的东西,而是客观存在、普遍有效的;这种理念无法通过感觉感知,只能通过理性把握。

理念和善

概念(柏拉图认为):
概念是独立存在的,个别对象在于概念之下;
名词只有指称存在的事物时才有意义,因此概念是存在的;
世界划分成了两部分:
理念 可感知的事物 \begin{aligned} \frac{理念}{可感知的事物} \end{aligned} 可感知的事物理念
将理念论应用到伦理-政治领域,柏拉图认为善行中蕴含着普遍的善的理念,因此绝对的道德规范是存在的。

爱和教育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高于可感世界:理念即理想,对于理想的追求根植在我们的内心,这就是柏拉图式的爱(Eros)。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张力作用之中,在可感世界人们能获得对理念的惊鸿一瞥从而更好地洞见理念本身,在理念世界中我们能更清晰地洞见理念从而让我们能在可感世界区分善恶。哲学因此成为了一个同时向上(从行为中感知理念)和向下(用理念指导行为)的过程。

对理念论的一些批评

  • 理念是独立于时空的,无法用时空谓词来描述(多大,多久,什么颜色等),那么时空中的可感事物是如何分有理念的呢?理念不变但可感事物不断变化,那么可感事物是怎么成为理念的摹本的呢?
  • 如果说理念即理想,那么像“罪恶”等词语是否也指代一种理念呢?

理念和整体

柏拉图认为,理念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了一个整体,如正义的理念指向智慧、勇敢和美德,也指向善这样一个总体理念。
因此,真知就是关于一切的知识,善的理念不是众多理念之一而是代表所有理念之间的关系本身。
对理念的洞见过程应该是一个辩证超越当前整体的过程:一方面不断在现象与理念之间互相穿行,另一方面不断超越特定理念到达其他理念。

几个类比

太阳之喻,太阳与可感世界的关系就像善的理念与理念世界的关系:

  • 善的理念在理念世界中是至高无上的,善的理念给与真理(太阳在可感世界是至高无上的,太阳给与光明);
  • 理性——认识理念的能力——并不是善的理念本身(眼睛不是太阳本身),善的理念让所有理念能被理性所认知(太阳照亮万物让人眼都能看到);
  • 善的理念不仅是理性能认识理念的前提,也是理念存在的前提(万物生长靠太阳);

线段之喻,说明了认识能力分不同的层次:

线段之喻

囚徒之喻,说明了可感世界的知识与理念洞见的关系:
洞穴中的囚徒只能看到墙壁上物体的影子(可感世界的感觉),当他转过身来时才能看到物体真实的样子(理念),当他走出洞穴时才能看见太阳(善)。

理念论和人的角色

柏拉图还提到了灵魂如何与理念发生交互的问题。
柏拉图的灵魂和生死观:
灵魂生活在理念世界,当他“跳水”进入可感世界时,人就出生了,灵魂也忘记了关于理念的一切,但看见现实中的现象会唤醒他关于理念的记忆,人死后灵魂又重新回到了理念世界。

大部分灵魂无法在一生中冲破表象,只有经过训练的少数人能接近真理。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善

教育和社会分层

对大众知善能力的怀疑:

  • 苏格拉底认为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交谈与启发式的思考获得关于美德的知识,但柏拉图从理念论中推断:理念是很难被理解的,因此大部分人无法通过理解理念来指导自己过善的生活;
  • 柏拉图的思想来自他经历的对雅典民主的信心崩塌(苏格拉底被处死等一系列事件),他变成了一个反民主派,认为国家必须由胜任者而非全体人民或不公正的专制者来治理;

柏拉图理想中的教育体系:

阶级/职业受教育程度职能美德
生产者(劳动者)10年的体操、音乐和宗教生产节制
管理者(武士)+10年的其他科目(特别是数学)管理勇敢
统治者(哲学家)+5年的哲学和15年的管理经验统治智慧

节制、勇敢和智慧和谐共处组成了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合理地按能力进行分工能让效率最大化,他认为思考者代表着最出色的能力。

权力和能力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善的理念根植于每个阶层的人的内心,因此这种社会体制是稳固的;为了进一步杜绝小团体主义和利己主义,柏拉图认为要对拥有政治权利的两个阶级废除财产权和家庭生活。

对利己主义的批判:
在理想国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只要人人各司其职,那么个人美德的实现就会让集体效率最大化。因此利己主义其实是预设了人与社会的对立,是完全错误的。

威权主义?
柏拉图禁止对预设好的教育体系和阶级划分进行讨论,这确实可以说是一种威权主义;但柏拉图自己的著作中欢迎对自己的哲学观点进行反思,而且他也从未试图建立他自己所描述的理想国,因此他本人不是一个威权主义者。

柏拉图的政治意识形态:
柏拉图把理性置于传统之上,但又认为大部分传统有其合理性,可以予以保留。

理想国与现实的妥协——“次优国家”:
柏拉图在晚期的著作中描述了更现实的次优国家:每个人拥有私有财产和家庭生活,社会实行法治,实行君主制与民主制的某种结合。这种从理想的国家范式到现实可能实行的较好国家的思想转变接近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男子和妇女

柏拉图的男女平等观:
人首先是精神存在物,人最重要的属性是理智和政治方面,而不是生物方面;因此当时流行的因为女性无法从事重体力而让女性负责家务的分工是不合理的;
还有人认为柏拉图淡化女性在生育、家庭方面的作用是因为他认为私人生活领域是理性无法控制的,因此要加以削弱;所谓的男女平等只不过是害怕女性在私人领域作为一种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存在。这种说法有其道理:

  • 柏拉图在著作中表现了当时常见的对于女性的轻蔑态度;
  • 柏拉图一直将公共生活置于私人生活之上,把理智和教育置于人的生物性之上;

艺术的伦理责任

柏拉图主张在理想国实行严格的艺术审查制度。

原因:

  • 柏拉图没有明确区分真、善、美,因此认为艺术应该依据这三者一起进行评判(不像现在的流行观点认为艺术相对道德或真理具有独立性),即认为艺术不是道德中立的;
  • 按照理念论来理解的话,现实事物是理念的摹本,艺术只是摹本的摹本;艺术家应该努力摹写理念,但艺术家的领悟必须受哲学家的指导;

柏拉图详细指明了不同艺术家应该从事的工作,认为艺术只能用来提高对理念的洞见。

亚里士多德-自然秩序和作为“政治动物”的人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学》

理念或实体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院学习了20年左右直到347年柏拉图去世,他的许多论证是针对柏拉图思想进行的。

实体和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独立存在的是一个个的个别事物(实体),实体具有属性,属性作为实体的属性才得以存在。
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构成了种的概念。

柏拉图认为事物背后的理念是客观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背后的理念只是我们从可感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相;因此柏拉图认为理性高于感觉,只有理性能洞见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与感觉是平等的,感觉感知事物,理性从中抽象出共相。

本体论和认识论

一些基本概念

本体论:关于存在的基本形式的哲学理论;
认识论:关于知识的基本形式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 知识是关于共相(不变和本质的东西)的;
  • 知识的获取过程:从感觉经验抽象出本质洞见;
  • 知识的运用:使用洞见进行逻辑推理来获得其他真命题;

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实体的状态是由四因决定的:

  1. 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持目的论原则,认为变化的过程受目的指导;
  2. 动力因,变化需要驱动力来推动;
  3. 质料因,事物是由质料构成的;
  4. 形式因,事物获得的各种属性;

质料使具有同样形式的物体互相区分,因为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质料。

人造物的四因分析—以陶罐的制作为例:

  1. 目的因就是陶匠想制作出一个能盛水的陶罐;
  2. 动力因是陶匠对陶罐的加工;
  3. 质料因是黏土;
  4. 形式因是陶匠设想出来的陶罐的样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适用于四因说,生物自身就有四因,而非人造的无机物的四因由所谓“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的理论来决定。

变化论和宇宙

亚里士多德界定了四类变化:

  1. 实体性的变化,实体的产生和消亡;
  2. 性质的变化,实体特性的变化,如叶子变黄;
  3. 数量的变化,实体属性的增减,如人变胖;
  4. 位置的变化,实体改变空间位置;

自然和强制运动学说属于最后一类变化:

  • 一切事物由火、气、水、土四元素组成,密度逐渐增加,事物按照组成元素的比例不同有不同的自然位置;
  • 在朝自然位置运动这一过程中,事物的自然位置是目的因,重量是动力因,通向自然位置之路是形式因,组成事物的元素时质料因;
  • 如果我们给事物一个外力,如弓把箭射出去,那么箭不会直接朝着自然位置运动,而会有水平速度,这就是强制运动;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

  • 宇宙被分为两部分,天界和地界(sublunary,月下世界),各自有不同的运动规则;
  • 天界的运动轨迹是圆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 自然和强制运动学说适用于月下世界;
    这一理论经后人丰富后形成了托勒密世界观。

现实-潜能和分级的有机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的潜能-现实理论来自生物学领域,如一颗种子在现实中只是种子,但有着发育成一棵树的潜能,当种子成长时它的潜能就得到了实现。

潜能-现实理论是对变化的生物学解释:变化是潜能的现实化,不是从非存在到存在的创生。

亚里士多德基于潜能的实现程度给出了一个有等级的宇宙观:
潜能分级

这种分级的两端都是设想出来的:

  • 每一级别的事物都包含一定的未实现的潜能,因此设想一个没有现实性(潜能完全没有实现过)的纯粹质料,代表着边界的概念;

  • 每一级别的事物都逐步实现着自己的潜能,因此设想一个已经完全实现潜能的非人格化的“神”,他不会变化、不会运动,但是是所有事物的目的因(不动的推动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有实现自身潜能的内在动力,并暗示每个种在宇宙中都有既定的自然位置。

亚里士多德和生态学

与德谟克利特不同,亚里士多德试图用有机的范畴解释万物。
行动与事件:
事件这个词语暗示一种通过观察研究已有发生的事情获得事情的因果联系;行动则是一种社会现象,一般暗示行动者是有动机的。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分别使用行动和事件来分析自然。

知识和实践

几种知识形式

柏拉图看到的是学科间的联系(辩证论者),亚里士多德则看到了学科间的差异(分析论者)。亚里士多德将学科划分为:

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划分

实践科学:
实践科学的目的是通过获得性的伦理能力指导明智的行为,这种伦理能力需要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习得,是一个人获得评价社会实践的能力的前提。
亚里士多德把政治学视为实践科学,认为政治不仅指权力之争(如马基雅弗利所谓的现实政治),而是人们之间的适当交往;他也把伦理学视为实践科学,强调伦理能力的获得性,而不仅仅将伦理学视为对普遍伦理原则的辩护(康德)或功利最大化(边沁)。

创制的科学的目的是生产某物,具有创造性。

逻辑学被亚里士多德视为一种工具而不是独立的学科。

绝对可靠的知识:
绝对可靠的知识指关于实体的普遍属性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不可证明的原则(如 矛盾律:一物不能既有属性A又没有属性A);亚里士多德使用这些知识作为逻辑推论的前提,得出同样正确的命题。

人类学和社会学

人类的潜力:

  • 人类最重要的潜力是与人类独有的灵魂有关的潜力:过理性的生活;
  • 人类的潜力不能自然实现,需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激发;
  • 人类实现潜力必须经过三个社会化阶段:家庭、村落和城邦,即人的天性(潜力)会在这三个阶段中逐步表现出来;因此集体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实现最好潜力的必要条件,人是政治动物;
  •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政治活动才是有助于实现人性的,而消耗体力的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都无价值;

亚里士多德对待女性的态度更接近当时的流行态度,即认为男性生理上优于女性:

  • 男人提供孩子的形式,女人只提供质料;
  • 按照体温高的动物高等的看法,男性比女性高等;

善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生活的观点:

  • 善作为人类生活的目的,不是独立于人存在的,善存在于人类生活中(与柏拉图相对);
  • 人与人的潜力是不同的,善的生活也不只有一种;
  • 如果肉体上遭受折磨,那也不是幸福的生活;
  • “中庸”:善不是牺牲其他能力促进某一方面,而是每一种能力都得到适中的发展;

友谊:

  • 友谊是一种人际间的相互态度,友谊需要互相之间的了解和时间的发展;
  • 友谊自身就是目的;

实践智慧:

实践科学获得实践智慧,这种智慧是一种伦理能力,不是关于对于道德的理论知识;它能让人判断自身身处的各种模糊不清的情况。

正义的社会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

基于现有权利的正义:社会中各种明显和隐含的正义观,包含现行法律和各种社会规范;

基于平等原则的正义:要求同样情况应同样对待;

交易平等:每个人在市场上的付出与所得应相等,否则就要受法律制裁;

分配平等:在政治权力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上,亚里士多德既主张平等分配,又主张分配上的等级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财产通常是有益于国家的,因此在权力的分配上财产的多少也是一个标准,但他认为穷人占多数是既定的社会现实,因此完全按财产分配权力会导致社会动荡;

伦理与政治在亚里士多德眼里都应该是实践科学而非创制科学,即其本身就是自身的目的而非通过其获得它物如经济上的利益,两者的目的就是进行合理的社会交往。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

亚里士多德搜集了158个希腊城邦的政治资料,并将其分为几类:

一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
君主制贵族政治有限民主制
僭主统治寡头统治极端民主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好的国家应该重视民意和法律:

  • 重视民意才能保证社会稳定;
  • 依法治国国家才能安全,国民才能自由;

广泛讨论后,亚里士多德认为有限民主制是最合适的政体,国家由法律统治,在量上实行民主制原则,在实质上由贵族统治。

艺术——摹仿和净化

希腊语的艺术(techne)有两个含义:生产工艺和文艺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中两者都属于创制科学。

亚里士多德也持跟柏拉图一样的观点,即艺术是摹仿。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会在学习和感知中获得快乐,而美学在希腊语中(aisthanesthai)中意为“感知”,对实在的摹仿帮助我们以特定的方式感知事物、收获快乐。同时艺术家不仅能摹写现实,还能摹写各种概念(如描写好人、坏人、英雄、罪犯),因此艺术还有着道德上的作用:净化人的情感。

艺术是净化的思想与古希腊内在的自然和谐观相联系。古希腊认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都有内在的协调,病毒或社会混乱被解释为系统的失调,需要净化失调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将艺术的功能总结为再造精神平衡:

  • 艺术能帮助我们释放情绪(希腊语:自我净化),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品过程中释放出被压抑的情绪,人们重新回到和谐的状态,类似精神上的放血疗法;
  • 艺术能让人得到提升和教化,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后期古典时期

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伊壁鸠鲁花园门口的铭文

确保个体幸福

从希腊城邦到希腊帝国

城邦时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大小应该适中:不能小到依赖他人,也不能大到让人无法直接参与政治。

帝国时期的社会情况转变——人民在政治上变得更加无力:
疆域极大,人民能直接参与管理的地方权力机构被削弱;民族众多,为了声称多民族的统一帝国的合法性,君主常被描述成神圣的来加强中央集权;

新的格局:个体的人和普遍的法则

早期希腊化帝国时期社会思想发生了转向:回避对社会进行哲学思辨,集中于讨论人如何确保个人的幸福。

早期希腊化时期思想观念的转向过程:

  • 希腊城邦时代,人被视为共同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在公共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和天性;
  • 进入早期希腊化时代后,由于更大范围更多元的统一国家的出现和大众政治介入的失去,古希腊时代的“共同体的人”的概念失去了根基,取而代之的是一对观念:
    1. 普遍法律的观念:存在一种高于一切现行法律、适用于每个人的普遍的规范性的法则;
    2. 私人的个体的观念:每个个人自身就具有基本价值,不管他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如何;
  • 因此,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统一性被打破了,伦理学转向私人意义上的伦理,政治则退居幕后,关注统治帝国的一般性法律;

伊壁鸠鲁主义——确保个人安康

伊壁鸠鲁主义的核心观点:

  • 快乐是唯一的善;
  • 为确保最大的快乐,我们必须只享受能够支配的快乐;

快乐主义认为快乐是唯一的善,伊壁鸠鲁进一步对此进行解释:
- 快乐不是一时的情感肉欲,而是更精致更稳定的娱乐方式,如友谊、文采;
- 想要获得最大的快乐必须精打细算;

伊壁鸠鲁对政治的态度是轻视的,认为引起的烦恼大于产生的快乐:

  • 由于认为快乐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国家、社会都是没有自在价值的,其唯一价值只有为自己提供快乐的生活;
  • 道德和正义也没有自在价值,良好的道德和法律是使自己快乐最大化的东西;使人们不违反法律的不是正义观而是对惩罚带来的痛苦的恐惧;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类似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因为这种思想暗含着对否定之前的普遍伦理、追求快乐的肯定:既然万物都是物质的,包括灵魂和不那么相干的神邸,那么宗教训诫和道德约束都不能影响我们太多。

极端快乐主义:
当时还有一种极端快乐主义的思想:追求肉体的及时行乐,每时每刻都做当前快乐最大化的事情;但对于当时痛苦远大于快乐的大多数人而言,坚持这种主张很容易导致对生活意义的否定(有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据此劝人自杀)。

斯多葛学派——确保个人幸福

斯多葛学派的主要观点

  1. 幸福只取决于是否过有德性的生活,而不取决于外界的任何事物;斯多葛学派认为人难以控制外部事物,因此必须学会独立于外部事物,任何除美德外的事物—死亡、疾病、贫困—都不影响是否幸福;
  2. 美德的基础是知识,求知要依靠理性和逻格斯;斯多葛学派与赫拉克利特一样,将逻格斯成为神、圣火或者命运,逻格斯指导万物,人只负责理解和愉快接受;

斯多葛学派强调避免去试图控制外部世界,而应该注重增强自身的洞见能力和直面命运的精神力量,这种思想与当时极低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以及大部分人在希腊化时代的无力现状相匹配。

斯多葛学派主张的实际上是控制自己的心灵,心灵被解释为内在的、与社会相分离的事物,这代表着伦理与政治的分离。

斯多葛主义从者甚众,但在早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间有一次根本的改变。

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的成员们从社会中抽身,过着简单、半原始的生活。如第欧根尼住在木桶里。

罗马的斯多葛学派

罗马的斯多葛学派将早期斯多葛学派单纯的禁欲和避世转变为寻求遁世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和。

罗马斯多葛学派的法律观:

  • 个人理性是整个宇宙理性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法律也是支配世界的永恒法则的一部分,这种法律称为自然法,是凌驾于种种与之符合或不符合的法规之上的;
  • 法律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规律,人们可以发现、提出法律,但不能发明法律;
  • 全体人类适用于同样的自然法预设了人类之间具有完全平等的法权;

罗马斯多葛学派法律观与亚里士多德以及柏拉图的区别:

  • 两者都主张拒绝相对主义和存在普遍有效的法权;
  •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的概念隐含在各个城邦的政治实践中(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理论),通过归纳各城邦的法律信息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法律;
  • 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的来源是每个人的理性,最合适的法律存在于最智慧的人心中;
  •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城邦现状的调查认为需要一定程度的平等,也不支持绝对平均主义;
  • 斯多葛学派把理性的平等与社会生活中的差异隔离开来,没有将平等应用于实际领域,认为现实社会依靠差别运作、与理性无关,因此无需费力改变现实社会,而应该保护现有的差别(保护个人财产、保证履行契约);

罗马斯多葛学派还认为万事万物都会在一次次循环的结尾处毁灭,因此改善世界不如忍受现实。

罗马斯多葛学派思想的政治影响:

  • 一定程度上为罗马原有的“父老权力”做了辩护;
  • 提出内在的、不可违反的个人权利和永恒法的观念,为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提供了政治宽容的基础;
  • 每个人都具有的理性火焰为不同社会阶层、文化背景之间的博爱提供了依据;
  • 自然法与现行法律的差异预设了一种社会批判的视角;

新柏拉图主义

伊壁鸠鲁主义者将幸福寄托于详细的规划,但这种规划极大程度地受限于物质生活水平;斯多葛主义者认为幸福在于集中注意于内心,但即使最坚定的斯多葛主义者也无法在所有的疾病、痛苦中感受幸福。当幸福成了人的主要追求而主流思想又无法确保这一点时,求助于超自然的宗教成为了希腊时代后期的普遍选择。

新柏拉图主义寻求一种柏拉图的理念论与宗教需求的融合。新柏拉图主义结合了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的观念,设想了灵魂(存在)-物质(非存在)的对立,认为生活的目的是把灵魂解放出来与世界灵魂合一。

普罗提诺描述了一个由光明的“太一”到物质边界的黑暗的等级分明的世界观:宇宙的核心、无法表述只能感知的“太一”是最高级,易朽的现实是最低级,人的追求就是让自身的灵魂超脱躯壳与太一合一,这一合一不能表述,是神秘学意义上的。

新柏拉图主义还残存着一种借助理性认识对自然进行解释的尝试,它只是一个学说,没有提供一种可以遵照、承诺救赎的生活,因此在3世纪很快被基督教取代,希腊时代也走到了尾声,中世纪教堂的钟声已经隐约可闻。

怀疑论

怀疑论者们包括两类:

  1. 认为我们无法认识任何东西;
  2. 认为应该不停探索而不是采用一个立场;

感官不能提供确定的知识

观点:

  • 人对于事物的感觉不仅依赖于事物本身,还依赖于事物与人的关系(距离)、感官的状况和人自身的状况(是否清醒);
  • 人和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 怀疑论者认为这表明了不存在完全排除其他因素中立地认识事物的途径;主张要进行中立的观察对解决怀疑论是无效的;感官也无法区分真实的感觉和虚假的感觉;
  • 怀疑论者的这种态度并不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感官感知到的一切,而是要求拒绝一种信念:感觉带来的是关于世界的确定知识;我们可以对感觉进行描述,但不能凭借感知的结果对事物真实属性提出任何主张;

归纳并不是有效的推理

归纳产生的结论强度可能超出它获得的担保。

演绎并不产生新知识和自证前提

演绎所要证明的结论已经蕴含在前提之中了,因此演绎无法获得新知。

明希豪森三难困境是皮浪怀疑论观点的现代表述:
当我们试图理论上证明一个真理时,会遇到一下集中状况:

  1. 循环论证;
  2. 无穷倒退;
  3. 武断终止;

互相冲突的意见具有同样好的理由

怀疑论者认为很多政治或社会问题,冲突双方尝尝持有相反但同样合理的理由,意见更多的是习俗而非真实洞见的表达。

总结

怀疑论者们满足于观察而不做判断,他们依据自己的感觉印象生活但对感觉意见的真理性不采取任何立场。

怀疑论者一般主张通过否定真实与虚假的区别来获得心灵的宁静:既然任何东西都同样真实,我们也不知道任何知识,那么就没有什么能扰乱我们的心灵。

与皮浪激进地主张没有任何事物是真实的不同,卡尔尼亚德斯主张一种有关知识程度的或然主义:
当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是很多彼此相互融洽的感觉印象时,这种认识的可信度要比彼此相冲突的感觉印象带来的认识强。

古代的科学和其他学科

在古代哲学和其他很多学科的分野并不是很明确。

历史编纂学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主张以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上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他们强调观察现存的、可变的事物,而不是对事物变化背后的不可变的原理做理性的、但常常站不住脚的分析。

医学

希波克拉底和盖伦为首的希腊时代医生们采取一种谨慎的、自然的对待疾病的态度,坚持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总结经验的研究方法和和谐的自然观。

法学

希腊化时代对法律的思考都处在思想的核心位置。
不同的思想家试图以各自的思想来诠释诸如法律是否有效、什么样的条件导致社会变化等问题;思想家们也积极介入政治,尤其是罗马帝国时期,帝国为了制定一个适用于疆域内多民族多文化的基本法,进行了诸多抽象程度高于民族文化的法律尝试。
法学在此阶段发展成了一门实践科学:不仅关注已成文发条的使用,还关注借助法律背后的法理思想来解决法条没涉及到的新案例。

数学

希腊时代的数学家习惯建立公里-演绎系统来获得进展,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就是最经典的代表。

物理、化学和天文学

早期的机械论的原子模型仅停留在思辨层面上,公认的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当时公认的观点,这一体系在中世纪被赋予了宗教上的意义。

  • 27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