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理论

软件测试理论

一、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对软件产品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软件产品在整个开发周期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并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是否达到可发布水平。

二、软件测试的定义(不断完善中,要从各种角度不断认识)
1、1979年:程序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1983年:
【IEEE】: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者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之间的差别。
【B.hetzel】:以评价一个程序或系统的属性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活动,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
3、2002年: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被测试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并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它是帮助识别开发完成(中间或最终版本)的计算机软件(整体或部分)的正确度、完全度和质量的软件过程。

三、软件测试的原则
1、可追溯性
(追溯用户需求)
2、尽早开展预防性测试
(提高软件质量和降低软件成本)
3、投入/产出原则
(不充分测试是不负责,过分测试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在满足软件预期的质量标准时,确定质量的投入/产出比)
4、进行回归测试
(修改缺陷后对可能受影响的模块/子系统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修改缺陷后不会引入新的软件缺陷)
5、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某一程序段中错误数目多)
6、同时考虑有效输入和无效输入
(许多问题的暴露是以未预料到的方式运行时发现的)
7、设立独立的测试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测试
8、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测试计划: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测试内容,各项测试的进度安排,资源要求,测试材料,测试工具,测试用例的选择,测试的控制方式和过程,系统组装方式,跟踪规程,调试规程,以及回归测试的规定等以及评价标准)

四、产品质量模型
1、功能性
2、可靠性
3、易用性
4、效率
5、可维持性
6、可移植性
详细内容可自己寻找资源,如:https://www.cnblogs.com/cnkemi/p/5933721.html

五、测试基本流程
1、测试准备阶段
2、测试计划阶段
3、测试设计阶段
(1)制定测试技术方案
(2)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开发,获取测试资源,开发测试软件
(4)设计测试环境
(5)进行测试就绪审查
4、测试执行阶段
5、测试结果分析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