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转发帧的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以太网交换机如何在数据链路层工作,利用帧交换表进行数据转发。交换机通过自学习算法建立和更新帧交换表,根据目的MAC地址决定帧的转发策略,包括明确转发、盲目转发和明确丢弃。同时,由于MAC地址与接口关系的动态性,帧交换表记录会设置有效时间并自动删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提
假设各主机知道网络中其他各主机的MAC地址(无需进行ARP地址解析协议)

  •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
  • 以太网交换机收到帧后,在帧交换表中查找 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刚上电启动时其内部的帧交换表是空的。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间的通信,以太网交换机 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逐渐建立起帧交换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过程:

  1. 在收到帧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为帧的源MAC地址及进入交换机的接口

  2. 根据真的目的MAC地址和交换机的帧交换表对帧进行转发,有一下三种情况:

    明确转发:交换机知道应当从那个(或那些)接口转发该帧(单播、多播、广播 )
    盲目转发:交换机不知道应当从那个端口转发帧,只能将其通过除进入交换机的接口的其他接口转发(也称为泛洪)
    明确丢弃:交换机知道不应该转发该帧,将其丢弃

注意:
每条记录都有自己的有效时间,到期自动删除!这是因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并不是永久性的!
具体可能原因如下:

  1. 交换机的接口改接了另一台主机
  2. 主机更换了网卡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策略时使用的PDU地址是:目的物理地址

  • PDU(Protocol Date Unit)协议数据单元,它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实体逻辑通信的对象
  •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它接收并转发的PDY通常称为帧。以太网交换机接收到帧后,在帧交换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 MAC地址又成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请注意:物理地址属于数据链路层范畴。

例题: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