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
假设各主机知道网络中其他各主机的MAC地址(无需进行ARP地址解析协议)
-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
- 以太网交换机收到帧后,在帧交换表中查找 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刚上电启动时其内部的帧交换表是空的。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间的通信,以太网交换机 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逐渐建立起帧交换表。
具体过程:
-
在收到帧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为帧的源MAC地址及进入交换机的接口
-
根据真的目的MAC地址和交换机的帧交换表对帧进行转发,有一下三种情况:
明确转发:交换机知道应当从那个(或那些)接口转发该帧(单播、多播、广播 )
盲目转发:交换机不知道应当从那个端口转发帧,只能将其通过除进入交换机的接口的其他接口转发(也称为泛洪)
明确丢弃:交换机知道不应该转发该帧,将其丢弃
注意:
每条记录都有自己的有效时间,到期自动删除!这是因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并不是永久性的!
具体可能原因如下:
- 交换机的接口改接了另一台主机
- 主机更换了网卡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策略时使用的PDU地址是:目的物理地址
- PDU(Protocol Date Unit)协议数据单元,它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实体逻辑通信的对象
-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它接收并转发的PDY通常称为帧。以太网交换机接收到帧后,在帧交换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 MAC地址又成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请注意:物理地址属于数据链路层范畴。
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