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性原理测试

本文通过安装sysstat,使用pidstat和ps命令分析了具有局部性和非局部性特征的矩阵填充程序的缺页率。测试结果显示,即使在不同运行时间下,两者的缺页率差异并不显著,无法有效体现局部性原理。因此,作者建议根据程序执行时间来判断内存访问效率,并通过调整数组大小进行进一步验证。测试表明,当数组规模减小,局部性和非局部性之间的差异变得不明显。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安装sysstat

  安装sysstat以使用其中的pidstat来查看缺页率,安装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代码

  编写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 10000
int arr[MAX][MAX];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f(argc > 1){  //局部性
        for(int i = 0; i < MAX; ++i){
            for(int j = 0; j < MAX; ++j){
                arr[i][j] = 0;
            }
        }
    }
    else{  //非局部性
        for(int i = 0; i < MAX; ++i){
            for(int j = 0; j < MAX; ++j){
                arr[j][i] = 0;
            }
        }
    }
    getchar();  //等待被结束
    return 0;
}

利用pidstat命令查看缺页率

  minflt/s指出了缺页率,如下:

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非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者缺页率情况相差不大,不能很好得反映局部性原理,这是由于当程序加载进内存后,内存中处理缺页的速度要远高于处理辅存中的缺页。

  从上述测试图中可以看出,两次分别以局部性与非局部性运行程序时,甚至非局部性较局部性的缺页率更优,这是因为两程序的运行时间存在差异,而minflt/s参数是每秒统计一次,因此作为比较缺页的参数实际上并不合适。

利用ps命令查看缺页次数

  由于使用pidstat查看每秒缺页次数并不合适,因此采用ps命令来查看程序执行到等待用户输入时的总缺页次数,如下:

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非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观察到,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有时两者的缺页结果甚至会反过来。

根据运行时间判断缺页情况

  由于上述缺页率的反应不甚良好,因此根据运行时间来加以判断。将上述代码中的getchar()注释掉,重新编译并运行判断,如下:

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非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两者执行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改变数组大小进行对比

  将源代码中的数组大小由10000改到1000,使用缺页率、运行时间进行对比,如下:

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非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到当数组大小较小时,两者之间差异并不明显。


参考资料

[1]. https://www.cnblogs.com/ggjucheng/archive/2013/01/13/2858874.html

[2]. https://blog.csdn.net/tenfyguo/article/details/857547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A-X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