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笔记-Chap 01

Chap01 操作系统引论 (预习笔记)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在我们知道的操作系统中 Windows Unix Linux DOS 等,我们最为熟悉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在操作上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命令;启动和结束用户程序;系统资源的调用;在Unix中还提供多任务、多用户环境。所以我们讨论得知操作系统可以为你完成所有“硬件相关,但和应用无关”的工作,给你“方便、效率、安全”。

在操作系统内中,操作系统不直接解决最终具体应用问题,也不负责编译源程序。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种作业进行调度,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种作业进行调度,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开发人员设计的用来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承接所用应用开发人员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系统工具工作环境的程序集合,其紧贴在系统硬件之上,所有其他软甲之下。

所以操作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做到:

  • 方便性 作为用户控制计算机的媒介,那么操作系统软件首先做到的就是其操作的方便;
  • 有效性 在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要做到控制和调度的高效性;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 可扩充性 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软件运行在操作系统上,操作系统要做到极大的开放性;
  • 开放性 再就是系统工具的可扩充性,能够为各种功能的外设提供充足的接口
    方便性和有效性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据此,我们可以总结操作系统的作用:

  1. 作为用户和计算机间的接口;
  2.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 用作扩充机器 在不需要了解详细硬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程序或者代码来管理硬件完成工作

1.2推动操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计算机初期,计算机同特别昂贵,推动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这是OS最初发展的推动力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用户在上机、调试程序时的不方便便成了主要矛盾,这又成为了继续推动OS发展的主要因素。(方便用户);
危机芯片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计算机的性能快速提高,从而推动了OS 的功能和性的增强和提高(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也不断推动着OS的发展,并产生新的OS类型(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操作系统能如此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1.3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操作系统所站的角度:多任务、单CPU、CPU具有与外设并行操作的能力【1、程序均由CPU执行2、CPU只能执行机器语言程序3、CPU执行的程序均在内存中】

Bath Processing System

单道批处理系统:为了实现对作业的连续处理,需要先把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输入到磁盘上,并在系统中配上监督程序,在它的控制下,使得这批作业能一个接着一个的连续工作。在某一段时间内,内存中只有一个作业在运行。

优点:解决人机矛盾和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问题,提高系统的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不能充分的利用系统资源,现在很少使用。

多到批处理系统:用户所提交的作业放在外存上,并排列成一个对列,由作业调度程序按照一定的算法,从后备对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得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同时在内存中装入若干个程序,这样可以在A程序运行时,利用IO操作而暂停的CPU空挡时间,再调度另一道程序B运行,同样可以利用B程序在IO操作时调用CPU空挡调用程序C运行,使用多道程序交替运行,始终保持CPU忙碌状态。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使CPU始终处于忙碌的状态,提高内存的利用率;系统吞吐量大(CPU和其资源始终保持忙碌的状态,仅在作业完成时或者运行不下去的时候才切换,系统开销小)
缺点:平均周转时间较短;无交互能力。

区别:

Time-Sharing System

基本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把作业送入计算机;计算机又通过终端向各个用户报告其作业的运行情况。计算机能分时轮流地位各个终端用户服务,并能及时地对用户服务请求予以响应。
使用计算机时感觉自己一个人单独占据主机,不仅能随时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并且感觉不到其他用户也在使用该计算机。

Real-Time System

基本特征:快速的相应时间、有限的交互能力、高可靠性

实时系统目标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相应时间,对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作出及时相应并对其进行处理。

实时控制系统:要求计算机能尽快处理测量系统测得的数据,以尽快实施相应控制。
实时信息系统:要求计算机能对终端设备发来的服务请求及时予以正确的回答。

三种操作系统的比较
三种操作系统的比较

1.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共享:指形同中的资源供内存中的多道程序所共同使用,分为互斥共享方式和同时访问方式
虚拟: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异步性:系统中并发执行的多道程序“走走停停”,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1.5操作系统的功能

  1. 处理机管理功能
  2. 存储器管理功能
  3. 设备管理功能
  4. 文件管理功能
  5. 用户接口

OS的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絮、高效地运行,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

1.6OS 的结构设计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经过了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设计和现代操作熊结构设计两代。

传统操作系统分为:

  • 无结构操作系统
  • 模块化OS结构
  • 分层OS结构

现代操作系统结构

  • 主要是指微内核的OS结构
无结构OS

由众多的过程直接构成,个过程之间可以相互调用,但OS内部不存在任何结构,所以这种OS 是无结构的,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
缺点:既庞大又杂乱,缺乏清晰的程序结构;程序错误多,调试难、阅读难、理解难、维护难。

模块化OS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技术,按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管理相应的功能,同时规定好各模块之间的接口,以实现其交互,对较大模块又可按子功能进一步细分下去。
优点:提高了OS设计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增强了OS的可适用性;加速了OS 的开发过程;
缺点:模块及接口划分较困难;从功能上划分模块,未区别共享资源和独占资源;由于管理的差异,使OS结构变得不够清晰。

分层式OS结构

对模块化的一种改进,它按分层式结构设计的节本原则,将OS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一层都只能使用其底层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从硬件开始,在其上面一层一层地自底向上增添相应功能的软件,这种OS结构称为分层式OS结构。
优点:每一步设计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结构更清晰;调试和验证更容易,正确性更高
缺点:系统效率降低。只能是单向依赖,每执行一个功能,自底向上需要穿越很多个层次。

微内核的OS结构

技术设计思想:在OS内核中留下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而将其他服务分离出去,由工作在用户态下的进程来实现,形成所谓“客户\服务器”模式。客户进程通过内核向服务器进程发送请求,以取OS的服务。可以理解为公共厨房的使用,客户进来用基本的厨具和材料来做他们想要做的菜。

微内核:精心设计的,能实现现代OS核心功能的小型内核,它小而精炼,运行在核心态下,开机后常驻内存,不会因内存紧张而换出,它为构建通用OS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进程通信管理、I\O设备管理

特点:小而精炼、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好、系统的可靠性高、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