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性能并发量测试,性能测试-并发和QPS

性能测试-并发和QPS

响应时间:

cpu计算耗时 + cpu等待耗时 + 网络io耗时 + 磁盘io耗时

并发:

服务端并发和客户端并发不是同一个概念。客户端并发仅仅是为了模拟多用户访问,服务端并发是同时处理的请求数。从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到处理完成发出响应,都是属于并发执行的请求。

客户端并发数不等于服务端并发数。虽然服务端同一时刻执行的线程数等于cpu个数,但是高性能的服务一般是都会使用了异步io;遇到io操作就扔给了操作系统执行,cpu接着干其他的事。所以应用程序同时可以处理多于cpu数目很多的请求。但也不是无限多的。影响并发的系统资源有socket数,带宽紧张程度,内存紧张程度,cpu繁忙程度,磁盘繁忙程度。这些资源共同影响并发数。

这些资源中有些非常充足比如socket数(普通的服务都是设置了600000, 通过ulimit -n查看),有些就比较匮乏,比如磁盘(具体效率可以去google)。当磁盘遇到瓶颈的时候,socket资源充当了缓冲区。虽然同时能够接受很多请求,但是真正能做出响应的比较少,造成响应时间增加,这种并发没有意义。

所以,能保证最低响应时间的并发才是有效并发。

我们在压力测试过程中,不断的增加并发数,如果平均响应时间增加,说明并发能力已经到瓶颈了。

上面已经谈及到,并发数可通过多次实验来获得。

下面在来介绍一个种估算并发数据方法:

并发估算法

C=n*L/T

C:并发

n:压测时间段内所有的请求数

L:平均响应时间

T:压测总时长

这里注意:L(平均响应时间)≠ T(总时长)/ n(总请求)

QPS:每秒请求数,qps是衡量吞吐量指标

QPS=请求总量/请求时间总量

QPS=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我们在压测工具制作中,一直存在一个争议——吞吐量的计算。

在性能测试中,吞吐量的计算有两种常见的公式:

公式1: 吞吐量=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公式2: 吞吐量=请求总数/总时长

公式1、2大家应该都接触过,虽然看上去不一样,其实理论上都是ok的。

首先我们可以从C = nL / T 推导:

并发 = 请求总数*平均响应时间 / 总时长

=》并发 / 平均响应时间 = 请求总数 / 总时长

=》公式1 = 公式2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