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七章 设备管理

1.错题集锦

1.通道是一种I/O专用处理机
2.SPOOLing技术实现独占设备变共享设备,用户进程实际分配到的是共享设备的一部分存储区
3.I/O设备一般由机械和电子两个部分组成。电子部分称作是( 设备控制器或者适配器 );机械部分被称作是( 设备 )。

2.一些知识点

(1)磁盘三维参数的计算

假定用c表示每个柱面上的磁道数,用s表示每个盘面上的扇区数,则第i个柱面、j磁头、k扇区所对应的磁盘块号p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计算:
p=k+s×(j+i×c)
相对块号=扇区号+扇区数*(磁头号+柱面号磁道数)
根据给出的磁盘块号为求第p个磁盘块在磁盘上的位置,令D=sc(每个柱面上拥有的磁盘块数),设M=p/D,N=p% D。
柱面号=相对块号/D
于是,求第p块在磁盘上位置的公式为:柱面号=M; 磁头号=N/s; 扇区号=N%s

(2)磁盘的移臂调度策略

##约定磁道号大的为“里”,磁道号小的为“外”
(1) FCFS
(2) SSTF(最短寻道优先调度策略):把距离磁头当前位置最近的那个I/O 请求作为下一次调度对象。
(3) SCAN(扫描/电梯):在没有说明初始移动方向的情况下,分为由里向外和由外向里两种情况。
直到该方向上已经没有其他I/O 请求为止。
(4)C-SCAN(循环扫描):由里向外循环扫描。即从当前磁头出发,往里到达最大磁道号,然后磁头不做任何服务回到0号磁道,开始下一次扫描。

(3)I/O 的四种实现方式

直接内存访问I/O

1.DMA控制器在获得总线控制权的情况下能直接与 ( 内存)进行数据交换,无需CPU介入。
2. 引入直接内存访问的目的: 为减少中断对CPU造成的负担
3.对象:对系统中的一些高速I/O设备以及成组交换数据的情形,可采用直接内存访问I/O的方式,把I/O的主要任务交给一个专用的、名为DMA的控制器去完成。
4. 在DMA方式下,数据传输的方向、传输长度和地址等仍然需要有CPU来控制。
5. 在DMA方式下,每台设备要有一个DMA控制器。DMA控制器通常只控制一台或多台同类的高速设备。
6.在DMA方式下传输数据时,采用“窃取”总线控制权的办法,CPU与设备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并行工作
CPU把命令信息块写入内存,把该信息块起始地址写入DMA控制器
传输数据时,DMA—磁盘控制器通过总线连接。
DMA控制器的工作模式:
每次一个字模式:周期窃取
每次一块模式:突发模式
DMA控制器的特点:
DMA方式下,设备与内存间由字节技术寄存器管理数据的传输量。
DMA方式或采用周期窃取模式,或采用突发模式,因此CPU和设备不能并行工作。
启动和结束I/O的工作,要由CPU完成。

中断驱动I/O

  1. 目的是: 提高CPU的利用率;
    2.缺点:CPU很难从设备的I/O 中解脱出来。每处理完一次内存和数据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后,CPU仍然要对I/O 进行干预。
    3.采用中断驱动I/O:
    CPU每处理完一条指令后检查中断请求线IRL,判断设备控制器是否发出中断请求
    4.程序循环控制I/O方式,设备驱动程序由3个功能部分组成:
    进行I/O操作初始化、启动设备工作部分
    巡回检测状态寄存器部分
    I/O完成后的善后处理部分
    5.中断驱动I/O方式,没有中间巡回检测状态寄存器部分,此时进行I/O 操作初始化、启动设备工作部分成为设备驱动程序;I/O完成后的善后处理部分称为设备处理程序。
    几个名词:
    设备控制器
    命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数据寄存器
    设备驱动程序
    中断处理程序
    设备处理程序
    中断处理I/O的步骤:
    1.设备驱动程序 把I/O命令存入命令寄存器,启动设备工作
    2.设备和CPU并行工作
    3.设备完成I/O,中断CPU当前工作,发生设备中断处理程序
    4.设备处理程序从设备状态表读取有关信息;从数据寄存器获得数据内容;将数据送到用户指定的位置。

通道管理I/O

1.引入原因:
改进DMA方式,使CPU彻底从I/O中解放出来,把I/O工作全部交给通道来完成;通道完成后,发送中断请求信号,CPU进行善后处理。
设备与CPU并行工作。
2.什么叫通道:
通道是一个独立于CPU的,专门用来管理输入/输出操作的处理机,由通道控制设备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
通道有自己的指令系统,称为通道命令字。
若干通道命令字构成了一个通道程序,规定了设备应该执行的各种操作和顺序。
3.通道管理I/O的特点:
CPU对I/O请求治安做启动和善后处理工作,
输入输出的管理以及数据传输等事宜全部由通道独立完成。
4.通道的类型:
(1)字节多路通道:适用于连接慢速字符设备。
“多路”:指在时间片分时的基础上为所连接的多个低速、中速I/O设备提供简单的共享服务。
以字节为单位。
(2)选择通道:连接高速I/O设备
以“块”为单位
(3)成组多路通道:连接高速I/O设备
“成组”表示传输以块为单位
“多路”表示可按分时的守法为多个设备服务。

程序循环控制I/O

(4)缓冲技术

“缓冲”:指临时保存数据信息的存储区。

1.引入缓冲技术目的:
缓解CPU和低速I/O设备传输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来提高I/O速度和I/O设备的利用率
2.当前存在的缓冲技术:
采用专门的硬件缓冲区:比如数据寄存器
“软”缓冲:利用内存空间和软件管理控制的方法来实现。比如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缓冲池

单缓冲:
是以传输数据的单位为准,在内存分配一个相同大小的区域作为缓冲区。这是最简单类型的缓冲区。
专用缓冲区(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和缓冲池的区别:
专用缓冲区的优点是管理简单,但它耗费很多的内存空间。
“缓冲池”:不将缓冲区与具体设备固定在一起,而是集中管理,供I/O设备共享使用的技术,称为“缓冲池”。
系统开辟一个内存空间作为I/O的共享缓冲区,当进程请求I/O时,根据需要从缓冲池里申请缓冲区;I/O处理完毕,系统就收回缓冲区归还给缓冲池。
缓冲池的出现,提高了这部分内存空间的使用效率。但系统却要为此付出复杂管理的代价:要管理三种类型的缓冲区队列(空闲的,当前用于输入的,当前用于输出的),要提供实施申请和释放缓冲区的系统调用命令等。

缓冲池的思想:把缓冲区变成公用的,即用即取,用完释放回归。

(5)虚拟设备

“虚拟设备”:用一类物理设备模拟另一类物理设备
虚拟设备的引入,使得用户不是直接面对物理的独享设备,而是面对虚拟的独享设备。
实现虚拟设备?
需要软件硬件的支持:
硬件部分:要配有大容量的磁盘,设备与CPU能并行工作。
软件部分:采用多道程序设计。

(6)SPOOLing技术

引入目的:
实现虚拟设备
具体做法:
“输入井”和“输出井”
输入井和输出井,是把独享设备变为共享的物质基础。
实现虚拟设备软件功能模块的三个部分:
预输入程序:预先把作业运行时需要的全部数据信息,通过I/O设备输入到磁盘的输入井中存放。
缓输出程序:定期查看“输出井”中是否有等待输出的数据信息,启动输出设备(比如打印机)进行输出。
井管理程序:当请求输入设备工作时,操作系统就调用“井管理读”程序,它把要求输入设备工作的任务,转换成从输入井中读取所需要的信息;当作业请求打印输出时,操作系统就调用“井管理写”程序,它把要求输出设备工作的任务,转换成为往输出井里输出。

(7)磁盘的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将磁盘的每个盘面划分成可供磁盘控制器进行读/写的扇区的过程。
磁盘扇区的格式:
前导码,数据区,ECC三部分组成
几个专有名词:
定界符:用于分隔扇区,作为扇区的控制信息
分区:以柱面为基本单位对磁盘进行划分,每个部分所包含的柱面数目可以不等。
磁盘的高级格式化:
对磁盘的分区和创建文件系统的工作,称为磁盘的高级格式化。
磁盘高级格式化的目的:
使磁盘能够存储文件,在磁盘上记录自己的数据结构
但是完成磁盘的高级格式化需要系统调用命令。
扇区的物理地址是三维的,逻辑地址是一维的
数据信息不是按照盘面上的磁道顺序存放,而是按照柱面来存放。

(9)磁盘的性能参数

寻道时间:
旋转延迟
传送时间
存取时间

(10)I/O系统的组织结构

控制器;设备驱动程序;I/O接口程序
控制器:

1.I/O设备一般由机械和电子两个部分组成。电子部分称作是( 设备控制器或者适配器 );机械部分被称作是( 设备 ).
2.为能使CPU与设备控制器中的各寄存器进行通信,常采用两种方法:
单独的I/O空间:CPU将用不同的指令,完成对这两个空间的访问。
内存映射I/O:CPU将通过相同的指令,实现对整个内存空间的访问。
设备驱动程序:
##1.与设备相关的部分是设备驱动程序,与设备无关的部分是系统调用。
##2.要让设备工作,必须访问设备控制器中的各种寄存器,通过代码程序即设备驱动程序来实现。
I/O接口程序:
##1.I/O接口程序是设备管理中与设备无关部分的软件,
2.I/O接口程序要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设备命名方式。系统是用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组成的逻辑设备名来为设备命名。主设备号指定设备的类型(于是确定了所要使用的设备驱动程序),次设备号作为参数传递给设备驱动程序,用来确定真正完成读写操作的设备。

(11)计算机设备的分类

1.系统设备和用户设备
2.独享设备、共享设备和虚拟设备。
共享设备必须是可寻址和可随机访问的
3.字符设备和块设备
字符设备:以字符为单位,输入输出型设备
块设备:以独立寻址的数据块为单位,存储型设备
4.输入/输出型设备和存储设备
磁带:一种严格按照信息存放的物理顺序进行定位与存取的存储设备。适于顺序存取
扇区是磁盘与内存进行信息交换的单位,有时候也把扇区称为块。

(11)设备管理的目标与功能

1.设备管理的目标: 提高外部设备的利用率。以及为用户提供便利、统一的使用界面。
2.设备管理的功能:
提供一组I/O命令(实质就是系统调用命令);
进行设备的分配与回收。
对缓冲区管理。
实现真正的I/O操作。

(12)设备管理的数据结构

1.设备控制块:为管理系统中的外部设备,操作系统为每台设备开辟一个存储区,随时记录系统中每台设备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情况,这个存储区被称为“设备控制块(DCB)”。.
2.设备请求队列:进程因为暂时得不到这个设备的服务而被阻塞,形成一个阻塞队列,被称为“设备请求队列”。

第六章 文件的目录结构

1.知识点整理

一.文件系统概述

1.什么叫文件:
把信息以一种单元的形式存储在磁盘或其他外部媒介上,就成了“文件”
2.文本文件是流式的,记录文件是严格式的。
3.文件涉及到的四个术语:
(1)域(或字段):指数据中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一个域包含一个值,常通过数据类型和长度两个属性来描述域。
(2)记录:一组相关域的集合,是程序进行读/写的单位。
(3)文件:一组有相同结构的相关记录的集合。通常存储在磁盘上。对文件的访问在文件一级实施,不能在记录级或域级实施。
(4)数据库:由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文件组成,
4.按名存取:
用户或应用程序是通过文件名实现对文件的访问的。这就是按名存取。
5.文件分类:
系统文件、用户文件和库文件
只读文件、读写文件、可执行文件、不保护文件
目录文件、特殊文件、普通文件
##普通文件分为: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二.文件系统的功能

1.找到文件后,进行合法性检查,看用户是否被授权。
2.文件上执行的基本操作,是在记录级进行的
3.为减少对磁盘的I/O次数,提高磁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通常是利用内存缓冲区把若干记录汇集成组后,存放在磁盘的扇区里;
3.文件系统需要承担记录成组、分解以及磁盘存储空间管理的功能。
4.什么是文件系统:
指操作系统中管理信息资源的一组系统软件、数据结构和文件,它实行文件的存取、检索、更新,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和保护机制,提供操作文件的接口,方便用户“按名存取”
5.文件系统的功能:
提供文件操作命令:
目录管理: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文件的共享和保护:

三.文件的逻辑结构

1.文件的逻辑结构: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与存储设备特性无关。
2.字节序列结构、记录序列结构、树形结构
字节序列结构(无结构文件或者流式文件)
记录序列文件:最大特点是把记录视为读/写的单位。
树形结构:反映各记录间层次关系的文件结构

四.记录的成组与分解

三种成组方式:
固定成组,
可变长度跨越式成组
可变长度非跨越式成组

.五 文件的目录结构

1.文件控制块FCB:(或文件描述符)
2.FCB中的内容:
(1)文件名称:区分文件的主要标识。
(2)文件在辅存中存放的物理位置。
(3)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用于完成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映射。
(4)文件的存取控制信息。
(5)文件管理信息。
3.把系统中各个文件的文件控制块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系统的文件目录,每个文件控制块就是一个目录项。
4.索引节点:
(1)在搜索文件目录时,除了文件名外的其他信息根本无需调入内存。
(2)在查找目录文件时,系统是把先将存放目录文件的第一个扇区中的目录内容调入内存,然后用文件名去搜索。
(3)为了加快对文件目录的搜索过程和提高对文件的访问速度,采用把FCB中的文件名与其他有关信息分离的办法:
由文件的文件名和相应的i-节点指针组成该文件在文件目录中的目录项。
i-节点:引入i-节点的概念,一个文件的目录,已经不再是早先所说的目录的含义了,文件的关键信息,其实都在i-节点中,而不是在文件的目录项里。

六.目录的层次结构

一级目录结构,两级目录结构,层次目录结构
1.一级目录结构:(根目录)
2.二级目录结构:
由主目录和用户目录两级构成。
不同的用户可以给文件取相同的名字。
二级目录是按照用户来划分文件目录的。
虽然消除了用户间文件的重名问题,但是用户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对文件进行分类。
在 主目录(即根目录)中,每个目录项的内容只是给出文件主名以及他的目 录所在的磁盘地址。 在用户目录中,才是由文件的FCB组成的目录。这里的用户目录,实际上就是一级目录。
3.层次目录结构:
允许用户在自己的目录下,创建多层子目录

七.文件在磁盘上的组织

位示图,空闲区表,空闲块链,成组链接
1.位示图:
大小由磁盘的总块数(如一个扇区为
一块)决定。
有关位示图的计算:
首先是由字号和位号求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
已知位示图中第i字,第j位
那么
相对块号=第i字柱面对应的磁盘块数+第j字
M=相对块号/磁盘块数;N=相对块号%每个柱面对应的磁盘块数
柱面号=M;磁头号=N/扇区数;扇区号=N%扇区数
其次是由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求字号和位号:
相对块号=柱面号
每个柱面磁盘块数+磁头号*扇区数+扇区号
字号=相对块号/每个柱面磁盘块数;
位号=相对块号%每个柱面磁盘块数
2.空闲块链
用这种方法管理磁盘的存储空间,增加了对磁盘的I/O操作,对系统效率的发挥
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3.成组链接
思想是:开辟存放空闲块块号的区域。
称这种存放空闲块块号的块为“指针块”。
需要的指针块=磁盘总块数/每个磁盘块包含的空闲块

八.文件的物理结构

顺序结构:顺序文件
链接结构:串联文件
链式结构的变种:文件分配表
索引结构:索引文件。
1.链接结构或串联文件:
定义:把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存放到磁盘的不连续存储块中,每块有个指针,最后一块的指针为“−1”。
有首块指针寄存器
特点:为实现它,每个分配出去的存储
块里都必须设置指针,占去了块中的
一些字节。结果是每个磁盘块存储数
据的字节数不再是2的整数次幂,这
与许多程序都以长度为2的整数次幂
读/写磁盘块相悖。
2.链式结构的变种— 文件分配表:
目的:解决链式结构中磁盘块存储数据不是2的整数次幂的问题。
做法:内存中按照磁盘块数开辟文件分配表FAT,抽取指针存放到表里。
缺陷:要把整个表都存放在内存

九.文件的存取方式

顺序存取,随机存取(直接存取)
磁带只能用顺序存取的方式。
链式结构不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
随机存取:即可以任何次序存取文件中的记录,无须先涉及它前面的记录。
文件系统实现由逻辑记录到物理记录的转换工作:
(1)假设实行READ(MYFILE,3,A)命令
(2)READ(FCB,3,A):找到文件的FCB
(3)逻辑字节地址=逻辑记录号×逻辑记录长度= 3×500 = 1500:将记录号转换为“逻辑字节地址”
READ(FCB,1500,A)
(4)把逻辑字节地址转换成“相对块号”和“块内相对字节地址”:
相对块号 =(逻辑字节地址/物理块尺寸)+ 相对起始块号 =(1500/1000)+6 = 7
块内相对字节地址 = 逻辑字节地址%物理块尺寸= 1500%1000 = 500。
READ (FCB, 7, 500, A)
(5)把相对块号转换成物理地址:
道号 = 相对块号/每道块数 = 7/4 = 1;
块号 = 相对块号%每道块数 = 7%4 = 3
READ (FCB, 1, 3, 500, A)

十.文件的使用

1.文件系统都是使用系统调用命令提交给用户的。
2.基本的文件命令:
打开文件:
目的是把文件的FCB复制到内存。
这些在内存的FCB集中成为“打开文件表(OFT)”,或“活动目录表”。
每个被打开文件的FCB,在OFT的顺序号,就是该文件的FCB的索引,通过它可直接从OFT里得到该文件的FCB。
open命令后向用户返回OFT的索引。此后,就可通过该索引基于OFT进行对文件的I/O,无需文件名了。
其他文件命令:
添加 定位 设置文件属性 拷贝 更改文件名

十一.文件的共享

基于索引节点的共享方式
利用符号链接实现文件共享
利用符号链接实现文件共享:
系统定义一种新的、名为LINK的文件型,这种类型的文件里只包含某个文件的路径名。
解决了基于索引节点共享文件时的两个问题。
这时,只有文件主的文件目录里才有指向文件i-节点的指针,共享该文件的用户只有里面包含共享文件路径名的链接文件,没有指向文件i-节点的指针
要删除共享文件时,就可以把文件及其i-节点全部销毁。

十二.文件保护

存取控制矩阵,存取控制表,用户权限表和口令
存取控制矩阵:
存取控制表:
只按存取控制矩阵的列存储,就形成了存取控制表。
存取控制表以文件为单位构成,每个文件一张,可把它存放在该文件的FCB中
用户权限表:
只按存取控制矩阵的行存储,就形成了用户权限表。
用户权限表是以用户为单位构成的,它记述了一个用户对系统中每个文件的存取权限。
口令:
口令只是一种验证手段,是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认证形式。

第五章 虚拟存储管理

1.知识点整理

一.引入虚拟存储管理的目的:

解决两个问题:
作业因太大,内存装不下而无法运行。
系统中作业数太多,因系统容量有限只能让少数作业先运行。

二.虚拟存储器:

1.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
指程序在执行的某一时刻,并不是均匀地访问它的整个地址空间,而往往是集中于某一小部分区域。
2.虚拟存储器的产生:
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给人们重要的启示是:其实程序并不是必须全部都在内存后才能运行,只要关键的那一小部分在内存就可以了。
3.虚拟存储器的定义:
一种扩大内存容量的软件设计技术,它把辅存作为计算机实际内存的后援,操作系统把当前需要使用的那部分程序、数据等内容读入内存,其他部分保存在磁盘上,必要时由操作系统实施内存和磁盘之间的信息交换。
##用户作业的相对地址空间,就是系统提供给他的虚拟存储器。
4.虚拟存储要解决的问题 :
(1)读取策略:请求式和预约式
(2)放置策略:固定的和可变的:根据分配给作业程序的页帧是否变化而言。
(3)替换策略:局部的和全局的:根据从内存中替换出去的是分配给该作业的页帧还是所有页帧而言。
5.虚拟存储器的大小由地址结构决定
地址结构/页帧尺寸=虚拟存储器页面数

三.请求页式的替换策略:

1.抖动:
重复频繁发生页面替换的调出、调入现象。
最佳页面替换策略(OPT)
最近最少使用页面替换策略(LRU)
最小使用频率页面替换策略(LFU)
先进先出页面替换策略(FIFO)
2.OPT:
把下次访问距离当前最远的那个页面作为调出的对象。
3.LRU:
选择最近一段时间里最长时间没有被使用的页面作为替换的对象
4.LFU:
计算过去页面出现的次数,把出现次数最少的页面作为换出对象。
5.Belady异常现象:
采用FIFO页面替换策略时,增加分配给作业可用的帧数,它的页面失效次数反而会上升,性能下降的现象。
6.二次机会页面替换策略:
二次机会”页面替换策略的基础是FIFO,按页面进入帧的先后次序,把各个帧组织成一个链表队列,为页表里每个页面的表项增加“访问位”R,当页面被访问时就设置它。
7.时钟页面替换策略:
在二次机会替换策略上改进,把页面组织成一个链表变为组织成一个循环链表的形式。

第四章 基本存储管理

1.知识点整理

一.存储管理预备知识:

1.内存是由字或字节构成的一个一维数组。
2.存储器管理的功能:
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地址重定位;
存储保护与共享
存储扩充。
3.用户程序的四个处理阶段:
编辑阶段:得到“源程序”文件
翻译阶段:产生出称为“目标程序”的二进制程序代码。
链接编辑阶段:把目标程序代码+所需库函数链接装配到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程序整体。得到用户程序相对于“0”编址的一个完整的二进制目标程序代码。
装入阶段:该阶段也称地址重定位。

二.地址重定位:

用户程序的两种地址和空间:
1.逻辑地址:
程序通过链接编辑,产生出相对于“0”计算的地址空间,这个地址空间称为是用户程序的“相对地址空间”,或“逻辑地址空间”,其地址称为“相对地址”或“逻辑地址”。
2.物理地址:
源程序经过编译链形成逻辑地址空间,在经过地址映射,形成物理地址空间。
地址重定位:
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的过程
地址定位的三种方式:
1.绝对定位方式:优点是程序中的逻辑地址与实际内存的物理地址相同。不适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
2.静态重定位方式(静态地址绑定):
##特点是:
(1)重定位由软件实现,无须硬件支持;(2)在程序运行前完成地址重定位工作;(3)地址重新计算和修改是在程序装入内存时一次集中完成;
(4)物理地址空间里的目标程序与原逻辑地址空间里的目标程序已不相同;
(5)位于物理地址空间里的用户程序不能
在内存中移动,除非重新进行地址定位;
(6)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环境。
3.动态重定位方式
##特点:
(1)将地址定位的时间推迟到程序执行时进行。
(2)对程序实行动态重定位需要硬件支持:一个地址转换机构。它由地址转换线路和一个“定位寄存器”(也称“ 基址寄存器”组成。
(3)用户程序不做任何修改地装入到分配给它的内存空间中。
(4)调度程序运行时,把它所在物理空间的 起始地址加载到定位寄存器中。
(5)CPU每执行一条指令,就把指令中的相对地址与定位寄存器中的值相“加”,得到绝对地址。
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的比较:
(1)静态重定位在程序运行之前完成地址转换;
动态重定位则是将地址转换的时刻推迟到指令执行时进行。
(2)静态重定位由软件完成地址转换;
动态重定位由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完成。
(3)静态重定位在装入时一次性集中把程序指令中所有地址全部加以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则是每执行一条指令时,才其地址加以重定位。
(4)静态重定位时原来的指令地址被修改了;实行动态重定位,不对指令本身做修改。

三.程序的链接:

目的是把单独翻译出来的一个个目标程序代码,链接编辑产生出一个统一的目标程序代码,然后提交给装入程序。
外部调用:目标程序代码中,出现对其他程序段的调用。
1.静态链接:指整个链接编辑工作发生在程序运行之前。
2.动态链接:
程序段的链接编辑工作推迟到程序执行时进行
遇到外部引用时,才对所涉及的程序段进行链接编辑工作,才将这段程序纳入到统一的地址空间中。

四.分区存储管理: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和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单一分区存储管理和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单一分区存储管理:
1.定义:除操作系统占用的存储区外,系统只向用户提供一个分区。
2.特点:
(1)内存为两个部分:供操作系统使用的系统区和供用户程序使用的用户区。
(2)把一个连续的用户区分配给一个用户使用。
(3)用户区分为“使用区”和“空闲区”两部分,空闲区也称为“内部碎片”【内部碎片是分配给了用户,但是未被使用的区域】
(4)实行静态重定位
(5)单道
3.界限寄存器:有效阻止用户程序指令中的地址闯入操作系统所占用的区域,在CPU中会设置一个用于 存储保护的专用寄存器。
4.界限寄存器中,总是存放内存用户区的起始地址。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分区分配表:管理内存中的各分区;使用标志为“0”时,表示该分区当前是空闲的
特点:
(1)实行静态重定位
(2)基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在CPU中设置一对专用的寄存器,用于实现 存储保护
(3)多道
(4)一次性全部装入分配的连续分区内
内部碎片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1.定义:事先并不对内存进行分区的划分,而是在作业进入时按其相对地址空间的大
小来分配存储的方式。
2.外部碎片:那些无法满足作业存储请求的空闲区。
3.采用地址 动态重定位技术,使程序能在内存中移动;
4.可变分区的管理与组织方式:
(1)表格法:
“已分配表”和“空闲区表”
(2)单链表法:
把内存中的每个空闲分区视为一个整体,在它里面开辟出两个单元,存放该分区的长度(size)和它下一个空闲分区的起始地址
(next)。
(3)双链表法:在单链表的基础上,每个空闲分区中除有指向下一个空闲区起址的指针next外,还有指向前一个空闲区起址的
指针prior。

“地址法”和“尺寸法”
前者按照空闲区的地址来链接,插入释放区时,也按照地址寻位。
后者根据空闲区的尺寸来链接,插入释放区时,也按照尺寸寻位。
5.可变分区管理中空闲区的合并:
约定:位于一个分区左边的分区,称为它的“后邻接”分区,
位于一个分区右边的分区,称为它的“前邻接”分区。
合并后的分区首地址是从左到右看。
6.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空闲区的分配算法
(1)“最先适应”算法:把最先找到的、满足存储需求的那个空闲分区作为分配的对象(首次找到大尺寸就行)
(2)“最佳适应”算法:从当前所有空闲区中找出一个能满足存储需求的、最小的空闲
分区作为分配的对象(从全部里面找一个最小的最适合的)
(3)“最坏适应”算法:从当前所有空闲区中找出一个能满足存储需求的、最大的空闲分区作为分配的对象(从全部里面找到一个适合的,最大的)
(4)“下次适应”算法:工作方式和最先适应算法相同,只是每次找到合适的空闲区时就记住它的位置,以便下次从这个位置开始往下查找,而不是从头开始查找。(该次找的对本次没用,只用在下一次)
7.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特点
(1)作业一次性地全部装入到一个连续的存储分区中。
(2)按作业对存储的需求划分分区,不会出现内部碎片这样的存储浪费
(3)引起外部碎片;

五.其他管理技术:覆盖、交换

多道环境扩充内存的方法,用以解决在较小的存储空间中运行较大程序时遇到的矛盾。
覆盖技术主要用在早期的操作系统中;
交换技术被广泛用于小型分时系统中,交换技术的发展导致虚存技术的出现 。
交换(对换)技术:
为了让单一分区存储管理具有“多道”的效果。
这种技术是进程在内存与外存之间的动态调度。
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一个程序一旦进入内存便一直运行到结束的限制。

六.分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变换

把作业放到内存中不连续的分区中
1.“页帧”(“帧”)
内存空间被事先划分成一个个大小相同的存储分区,称为“页帧”,简称“ 帧。
2.“页”:
系统内部按帧尺寸对用户作业的相对地址空间进行划分,每部分被称为“ 页”。
3. 相对地址映射为数对:(页号,页内位移)
4.地址重定位
5.页表基址寄存器(PTBR)”
6.页表放在内存;使得要进行两次访问内存的操作。
7.**利用高速缓存组成“ 相联存储器(AM) ”**也称“转换后备缓冲( TLB)”,俗称“ 快表” :
即将页表中使用最频繁的表项(页表中一部
分页号与帧号的对应关系)放在高速存储器,用它配合内存中的页表,一起完成地址转换的工作。

七.页面尺寸的讨论

平均来说,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的最后一块里总会有一半是浪费掉的,它成为了内部碎片。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作业的页面尺寸是P,那么会有P/2的内部碎片
p=(2es) 1/2
其中页面尺寸是P字节;
每个页表项需要e字节;
作业大小是s字节。
通常页面尺寸大小选在512字节和64字节之间。

八.页帧的分配和回收

分页式存储管理是以页帧为单位进行存储分配的。
页帧表,位图,单链表。
页帧表:
包含帧号和状态。记录页帧使用情况。
位图:
用一个二进制位与内存一个帧的使用情况建立关系。
用位图来管理空闲页帧,是一种最节省存储空间的做法。
页帧号=字节号*8+位号
单链表:
把空闲块链接成单链表加以管理

九.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特点:

(1)内存事先被划分成相等尺寸的帧,帧是进行存储分配的单位。
(2)用户作业的相对地址空间按照帧的尺寸划分成页。这种划分在系统内部进行

十.存储保护与共享:

1. 分页式存储管理中的保护与共享:在分页式环境下,存储保护只能以页面为单位。实现页面共享比较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为实行存储保护,要在也表表项里增加保护位,由该位的不同取值表示对应的页帧是可读、可写或只可读等。
2. 分段式存储管理中的存储保护与共享:
在分段式环境下,段是有完整意义的逻辑信息单位,因此对段中的所有内容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使用。
为实行存储保护,要在段表表项里增加权限位,指出每段是可读、可写或只执行等信息。
在分段式存储管理中很容易实现段的共享。

十一.分段式存储管理:

一维地址空间的缺点:
(1)对某个程序段进行的修改,会影响到其他相关部分,
(2)不利于按照程序段的性质,实施存储保护和共享。
分段式:
1.即要求用户将自己的作业程序以多个相互独立的称为“段”的地址空间提交给系统,每个段都是一个从“0”开始的一维地址空间,长度不一。
2.操作系统按照段长为作业分配内存空间
3.在分段式存储管理时,要指示存储空间里的一个地址,必须提供两部分内容:段号和段内位移。
即逻辑地址应该是二维的:[段号,段内位移]。
段表及地址变换过程:
1.硬件要提供一个段表基址寄存器

十二.分段式存储管理和分页式存储管理的区别:

1.分页是出于系统管理的需要,分段是出于用户应用的需要。
2.分页用户不知道作业别划分成几页,分段用户知道作业别划分成几段。
3.页的尺寸由系统确定,段的尺寸因段而异。
4.在分页式存储管理时,用户必须通过链接编辑程序,把各程序段链接成一个相对于0编址的一维线性空间。
在分段式存储管理时,用户不把各程序段连接成一个相对于0编址的一维线性空间,各程序段之间是通过[段号,段内位移]进行访问的。

十三.段页式存储管理: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为:段号,段内页号,页内位移。
特点:CPU每次访问一个内存中的数据元素,需要通过3次访问。

第三章 处理机管理

调度:所谓 调度 ,就是选出待分派的作业或进程。
作业:作业是用户向计算机提交任务的
任务实体
。【作业:是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所做的一个计算问题或一次事务处理的完整过程。】作业的概念主要用在批处理系统中,像UNIX这样的分时系统中就没有作业的概念。
进程:进程是完成用户任务的执行实体,是向系统申请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任一进程,只要它被创建,总有相应的部分存在于内存中。
作业控制块JCB

1.知识点整理

一.处理机调度的三个层次:

高级调度(作业调度、宏观调度、长程调度)
中级调度(进程挂起与对换)
低级调度(进程调度、微观调度、短程调度)

高级调度:
1.当系统决定接纳一个作业时,就要为它开辟一个作业控制块( JCB),以便随时记录作业的信息。
2.被系统接纳的作业,在没有投入运行前是以“后备作业”的形式存放在辅存里。形成“后备作业队列”。这些作业没有资格参与对处理机的竞争,但系统从它们的里面去挑选参与CPU竞争的作业。
3.高级调度决定哪个后备作业可进入系统去接受处理
低级调度:
级调度真正决定 CPU 下一次执行哪一个进程,它将按照一定的算法,从就绪队列里挑选出可运行的进程投入运行 **
中级调度:
中级调度是介于高级调度和低级调度之间的一种调度。
中级调度与实施进程的内、外存交换有关。
进程在内、外存间的换出和换入,就是中级调度承担的责任
以求达到调节和平衡系统“并发度”的目的。
低级调度要精确地决定执行哪一个进程,因此执行的频度为最高。
高级调度涉及的是
后备作业队列**中的作业;中级调度涉及的是“就绪/挂起”队列“阻塞/挂起”队列中的进程;低级调度涉及的是“就绪”队列中的进程。

二.进程调度的功能、时机和基本策略:

进程调度程序:实施进程调度的程序。
功能:
保护现场:将信息保护在进程PCB的现场保护区,然后按照不同的原因,将该进程的PCB插入到相关的队列(就绪队列或阻塞队列)
挑选运行对象:
恢复现场:
发生进程调度的时机
发生进程调度,说明该进程要求放弃正在使用的CPU。
进程调度的基本策略:
非抢占式和抢占式
非抢占式是一种长期使用CPU的策略,抢占式是一种短期占据CPU的策略。

三.调度算法性能评价指标: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CPU完成作业的数量。
根据吞吐量分类,作业分为:
“处理机限制”型“CPU繁忙”型
“I/O限制”型“I/O繁忙”型
周转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指该作业的周转时间与所需运行时间之比。
响应时间:是指从作业提交到作业开始获得(第一个)结果的时间间隔。
CPU 的利用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 CPU 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与其总运行时间(周转时间)的比率。
响应比:是指一个特定作业的周转时间与它所需的执行时间之比。

四.作业调度算法:

FIFOFCFS):
甘特图:所谓“甘特图”,即是指能够反映作业调度顺序及占用CPU时间的一种进度图。
SJF(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非抢占式
SRTF(最短剩余时间优先调度算法):抢占式
HRRN(最高响应比调度算法)

五.进程调度算法:

FCFS
RR(轮转调度算法)
HPF(优先级调度算法):本书规定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MQ(多级队列调度算法):是把就绪进程按不同的性质组合成若干个就绪队列,每个队列实行不同的进程调度算法。
队列优先级从大到小排列:系统进程就绪队列、实时进程就绪队列、交互进程就绪队列、批处理进程就绪队列等。
MFQ(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它允许进程在不同的就绪队列里移动。
“反馈”,是依据进程使用CPU的时间长短进行的。
(1)系统设多个就绪队列,有自己的优先级,第1个队列的优先级最高,越往下队列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2)为就绪队列分配不同时间片,在优先级高的队列里的进程,获得的CPU服务时间短;在优先级低的队列里的进程,获得的CPU服务时间长。
(3)n个队列都实施FCFS调度算法,最后一个队列也可实施RR调度算法。
新进程抵达时,先进入第1个就绪队列。进程在某个队列里获得时间片后,若用完时间片前被阻塞,仍回原队列末尾排队;若耗尽时间片后仍未做完工作,则将其移入低一级就绪队列排队,直至队列n。
(4)系统从第1个队列开始调度;只有在前i-1个队列都空时,才调度第i个队列里的进程。当更高级别的队列到达进程时,系统将立即转去运行级别高的那个进程。

六.实时处理与实时调度算法:

1.实时处理的特征
(1)“时限性”:指明任务最晚何时须开始(最早截止时间),或最晚何时候须完成(最晚截止时间)。
根据时限要求,可分为“硬实时任务”和 “软实时任务”两类。
(2)
“周期性”

(3)“任务速率”:是该任务周期T(单位为秒)的倒数。
2.实时调度算法
最早截止时间优先调度算法(EDF):
速率单调调度算法(RMS):基于任务的周期确定出任务的优先级,然后根据优先级进行调度。周期越短,优先级越高。
RMS算法:任务数n和CPU利用率之间的关系:
CPU利用率=n*[ 2^(1/n)-1 ]

第二章 进程与线程

1.知识点整理

一.进程并发执行的Bernstein条件:

程序并发执行的条件Bernstein:

(1)写出读集和写集
读集:R(Pi)={a1,a2,……,am} 程序Pi执行期间参考的变量集合【赋值等号右边的未知变量】
写集:W(Pi)={b1,b2,……,bm} 程序Pi执行期间改变的变量集合【赋值等号左边的未知变量】
(2)做集合间的运算:
两个程序P1, P2若满足:
R(P1)∩W(P2) ∪ R(P2)∩W(P1) ∪W(P1)∩W(P2)={ }
则P1, P2并发执行,且具有可再现性。

二.进程的定义:

所谓“进程”是指一个程序在给定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运行调度独立单位。
进程的一些概念:
(1)区分进程的条件:
一是所执行的程序,二是数据集合。
(2)进程的“生命周期”:
进程从创建到撤销的过程。

三.进程和程序的关系:

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强调的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程序则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它不涉及“执行”,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四.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的关系:

(1)系统进程间的相互关系由操作系统负责协调,以利于增加系统的并行性,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率;用户进程间的相互关系由**用户自己(在程序中)**安排。不过,操作系统会向用户提供一定的协调手段(以系统调用命令的形式)。
(2) 系统进程直接管理软、硬件资源的有关活动;而用户进程则不得插手资源管理,在需要使用资源时,必须向系统提出申请,由系统统一调度与分配。

五.进程状态的变迁:

因果变迁:由于某一进程的状态变迁引起另一进程也产生状态变迁。
进程在辅存的状态有(需要别激活才能进入内存):
就绪/挂起态;
阻塞/挂起态
进程在内存的状态有:
就绪态;
阻塞态;
运行态

六.进程控制块:

1.进程:进程是一个程序在指定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
2.**程序代码及与代码相关联的数据集合,是组成一个进程的实体。**但它们都是静态文本,无法反映进程的各种动态特征。
3.进程控制块(PCB):随时刻画进程的动态特性,反映进程间的相互关系。由操作系统创建和管理。
4.进程控制块里包括四种基本信息:标识信息、现场保护区信息、调度信息以及管理信息 。
5.进程的PCB是系统感知一个进程实际存在的唯一实体
6.进程的三个组成部分:
程序;
数据;
进程控制块PCB

七.进程控制块队列:

八.进程控制的系统调用命令:

1.原语:在执行期间不能被打断、不能被分割的程序段,在操作系统里称作“原语”、“原子操作”或“不可分割的操作”。
2.有关进程的系统调用命令都是以原语的形式出现的。
3.最基本的进程控制原语有3对:
进程的创建和撤销
进程的阻塞与唤醒
进程的挂起与激活
4.引起进程创建的事件
作业调度
用户登录
提供服务
应用请求
5. 创建进程原语中,“**屏蔽中断”**及“开中断”两个操作,是为了保证整个执行流程不被分割而设置的。
6.在生命期里,进程走走停停。“停”的原因,就是为等待某个事件的发生而被阻塞。
7.调用唤醒进程原语后,一个进程又可以“走”了。
8.当系统为了获得所需的内存空间,在主-辅存之间交换进程时,进程才会有挂起状态
9.激活进程的原因就与挂起的原因相关。

九.线程:

进程的两个属性:
(1)进程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单位;
(2)系统调度运行的单位;
引入线程的原因:
资源分配和调度运行彼此间是独立的。为提高进程的并发执行程度,减少系统在进程切换时所花费的开销。
引入线程后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进程只作为“资源拥有者”,“调度和运行”则赋予线程。
线程是进程的实体,是把CPU分配给进程中可以并发执行的线程。
因此,如果把进程理解为是操作系统在逻辑上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那么线程则是完成该任务时可以并发执行的多个子任务。
线程的定义:
所谓“线程”,是指进程中实施处理机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人们有时把原先的进程称为“重载进程”,
把线程称为“轻载进程”
引入线程的好处:
(1)同一进程内
线程间共享程序和资源;
线程间切换是在进程的地址空间里进行的;
线程共享内存区域和文件,因此它们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

十.线程的实现:

用户级线程:
有关线程的管理工作都是由运行在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完成。
用户程序被创建成为一个由内核管理的进程,与这个进程相对应的线程则在用户空间里运行。系统感知不到这些活动的存在。
内核级线程:
有关线程的管理工作都是由内核完成。
运行在用户态的线程和管理在核心态的线程。
内核级线程在同一个进程里进行线程切换时,是在内核模式下进行的
内核级线程可把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调度分配到不同处理器中;
组合方法
在组合式方法中,线程的创建用户空间里完成,线程的调度等工作,是通过线程库(线程库在用户空间)来进行。一个用户程序中的多个用户级线程,被映射到一些内核级线程上。
组合方法中,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可以分配到不同处理器上并行地运行,这意味着一个会引起阻塞的系统调用不必阻塞整个进程。这样组合式的管理方法,会综合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管理方法的优点,减少它们的缺点。

十一.线程和进程的关系:

TCB:线程控制块:
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唯一的线程标识;
两个堆栈指针:一个指向用户栈,一个指向系统栈;
一个私用的现场保护区:

十二.引入线程后,处理机管理的新含义:

(1)调度:引入线程后,进程是资源的拥有者,线程是处理机调度和分配的单位。
(2)并发:存在两种并发执行:进程间的并发执行和线程中的并发执行。
(3)资源:引入线程后,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拥有的全部资源。
(4)开销: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1.知识点整理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硬件器的扩展:虚拟机的观点
1.裸机: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裸机(也就是计算机)由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和逻辑部件以及控制器组成。
2.**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安装的第一层软件,**它把计算机硬件与使用者隔离开,是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是对硬件系统的第一次扩展。
3.虚拟机(扩展机):在裸机上安装了操作系统使功能得以扩展的机器。
操作系统是机器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
1.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大型系统软件。
2.计算机资源分为4类:
处理机(即CPU);
存储器;
外部设备;
程序和数据。
前三种属于硬资源,后一种属于软资源。
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4.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对硬资源的使用需解决四个问题:
(1)记住资源当前状态;
(2)制定资源分配策略;
(3)实施资源分配;
(4)完成资源回收。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
存储管理:针对内存而言,而对外存的管理,一般交给文件系统完成。(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
设备管理设备分配,设备控制,设备无关性或设备独立性):在计算机系统中,除了处理机和内存外其他全部均为设备管理的对象。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文件的存取控制

三.操作系统的接口:

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
程序接口和命令接口
1.特权指令、核心态(管态)、用户态(目态)
CPU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分为两类:操作系统和用户都能使用的指令,称为“非特权指令”;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称为“特权指令”。
“非法操作”中断:CPU处于用户态时,取到了一条特权指令,处理机拒绝执行,并产生“非法操作”中断。
2.程序接口:系统调用命令
操作系统预先编了很多功能子程序,称“系统功能调用”程序,简称“系统调用”。用户在程序里调用它们,以便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服务。在用户程序中调用这些系统调用提供的功能,称为
系统调用命令。

访管:为了能使CPU从用户态转换成核心态,达到调用有关操作系统功能程序的目的,需要通过一条名为“访管”的非特权硬指令。
因为用户程序只能在用户态下运行,而系统调用命令的程序代码属于操作系统,应该在核心态下运行。
访管指令的功能是当执行它时即产生一个访管软中断(或称“扑获”、“陷阱”),它能够使CPU从用户态转换为核心态,从而实现进入操作系统处理中断。
系统调用和一般程序设计中的过程调用的区别:
(1)一般的过程调用,调用者和被调用者都运行在相同的CPU状态。但是系统调用,发出调用命令的调用者运行在用户态,被调用的对象运行在核心态。
(2)一般的过程调用,是直接通过转移指令转到被调用的程序。但是系统调用,只能通过软中断指令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由用户态转到核心态。
(3)一般的过程调用,在被调用者执行完成后,直接返回到断点继续执行。但是系统调用,不一定返回调用者断点继续执行,因为用户程序的状态可能改变。
3.命令接口: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
(1)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两种命令接口,组织和控制作业程序的执行,管理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
(2)命令行接口有两种使用方式:
脱机命令行接口和联机命令行接口。
所谓“脱机命令行接口”,是指系统向用户提供作业控制语言,用户使用它编写作业说明书,规定完成一个作业过程所需的一系列作业步,然后将该说明书连同程序和数据一起提交给系统,系统按照作业说明书上的信息,控制作业的执行。
所谓“联机命令接口”,是指系统提供操作命令、终端处理程序及命令解释程序。用户由键盘输入所需命令;终端处理程序接收并在显示器上回显命令;命令输入完后,由命令解释程序对它分析,并执行相应的命令处理程序,完成用户的一次请求。如此反复,直到任务完成。这是一种“人-机交互”控制程序执行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方法。

四.操作系统内核的结构结构:

单内核模式和微内核模式。
单内核模式:
单内核模式结构的系统虽是一个大的模块,但可以粗略地划分成三个层次:调用系统服务的主程序层,执行系统调用的服务层,以及支持系统调用的底层函数。后两层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
这种结构是基于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设计的。
缺点:其源代码是一个整体,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微内核模式:
1.微内核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把操作系统的内核分为基本功能非基本功能两部分,内核里只保留基本功能部分,在核心态下运行;非基本功能部分则从内核剥离下来,让它们以各种服务的形式,在用户态下运行。微内核模式也称**“客户-服务器”模式。
2.微内核模式操作系统提供的工作流程是:
应用程序(客户)为请求所需要的服务,向有关的系统程序(服务器)发消息。发送的消息并
不是直接抵达属于系统程序范畴的服务器**,而是被运行在核心态的内核俘获,由它把消息传递给相应的服务器去处理(这些服务器都运行在用户态)。服务器执行操作后,同样通过内核,把回应消息或结果发给用户。
3. 优点:
(1)可扩展性;
(2)可移植性;
(3)简介精悍;
(4)更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操作系统的基本分类:

批处理系统(分为单道和多道)
分时系统;
实时系统;
网络系统。
批处理系统:
定义:指用户作业被分批处理。
在处理一批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户与计算机发生交互作用。
单道:指监控程序一次只让一批中的一个作业程序进入内存。
“多道”:指在内存中同时存放一批中的几个作业程序。
单道批处理系统中的监控程序被称为“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具有的特点如下:
(1)单路性;
(2)独占性;
(3)自动性;
(4)封闭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中的监控程序被称为“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有如下特点:
(1)多路性;
(2)共享性;
(3)自动性;
(4)封闭性。
##注意多路和单路运行程序时的不同总花费时间的计算。
分时系统:
所谓“分时”,即指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终端同时访问系统,由操作系统控制它们以很短的时间为单位交替执行。这时,如果有n个用户同时请求服务,若忽略不计操作系统所需的时间开销,那么每个用户平均能得到计算机有效速度的1/n。
分时操作系统:结合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和分时技术。
分时系统:配有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时间片轮转的处理机调度策略。
分时系统的特点:
(1)多路性;
(2)交互性;
(3)独立性;
(4)及时性。
分时系统不再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前台作业
后台作业
:只有无前台作业运行或请求时,才按批处理方式运行后台作业。
在一台主机上连接多个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实时系统:
1.所谓**“实时**”,是指能及时响应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并对事件做出快速处理的一种能力,“外部事件”是指与计算机相连接的设备向计算机发出的各种服务请求。
实时操作系统是能对来自外部的请求和信号在限定的而时间范围内做出及时响应的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1)高及时性;
(2)高可靠性。
实时系统和分时系统的区别:
(1)实时系统是指一个专用系统,面向特定领域、特定任务的;
分时系统一般是指通用系统,面向众多领域。
(2)分时系统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能力;
实时系统虽然也交互,但只允许终端操作员使用很少的会话命令。
网络系统:
1.“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和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线路加以连接,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目的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两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3.网络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用于管理网络通信和共享资源,协调各计算机上任务的运行,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有效方便的网络接口程序集合
4.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1)网络通信;
(2)资源管理;
(3)提供网络服务;
(4)提供网络接口。
网络系统的特点:
(1)自治性;
(2)分散性;
(3)互联性;
(4)统一性。

六.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基本构成:
处理器CPU;
内存储器:由一组顺序编号的存储单元组成,编号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输入/输出。
指令的执行过程:
程序:是由一组指令组成的。
指令的“执行周期”:一条指令需要的处理过程。即取指令阶段和执行阶段
CPU按**程序计数器(PC)的当前值取出指令执行,然后递增PC的值,使其指向下一条指令在存储器里的地址。取到的指令被放在指令寄存器( IR)**中。
指令的操作码部分指明处理器要执行的操作,操作数部分指明参与操作的数据的位置。
##这里注意程序执行的简单过程。

七.中断:

所谓“中断”,是指在CPU执行程序过程中,由于内部或某个外部事件的发生,让CPU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向该突发事件的处理,处理完毕后返回被中止的程序继续执行的这样一个处理过程。
软中断(内中断):CPU进行内部处理或执行特定指令产生中断。
硬中断(外中断):外部事件引发的中断。可分为可屏蔽中断不可屏蔽中断
##注意不可屏蔽中断不受CPU中标志寄存器中的IF位的控制。
中断源:凡事能引起中断的设备或事件。
操作系统是由中断驱动的。
中断的处理过程:
中断请求;
中断响应;
中断处理。
中断响应:在指令周期(取指令阶段和执行阶段)中加入中断阶段。
发生中断完成以下操作:
(1)关中断;
(2)保护现场和断点;
(3)分析中断源。
中断处理程序:
(1)保护有关的寄存器;
(2)开中断,以便响应优先级最高的中断;
(3)中断处理;
(4)关中断,为能够不被打断地恢复现场做准备。
(5)恢复现场;
(6)中断返回。
中断优先级和多重中断:
多重中断嵌套中断:即中断抢占现象
中断屏蔽:指在提出中断请求后CPU不予响应。【允许中断源产生中断信号,但CPU暂时不响应
中断禁止:指在可能引起中断的时间发生时,系统不接受该中断信号,使之不可能提出中断请求或导致中断。【不允许中断源产生中断信号

八.存储器的结构:

大容量,速度慢,小容量,速度快。
存储器层次结构:
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磁带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内存储器和高速缓存间是以为单位传递数据的,高速缓存与CPU之间则是以为单位传递数据的。

  • 1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