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距离RFID读取设备的选型
关于设备登记对RFID读取设备的选型。
1 RFID标签、读卡模块、读卡器
首先是RFID标签,按照工作频率分,RFID标签有不同波段之分,由于设备需要近距离通信,优先考虑采用电感耦合方式的中低频段,即代表性的低频的125KHz、中频(亦可称高频)的13.54MHz,当然低频段也还有250KHz、375KHz以及500KHz。为了低成本,获得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在设备的非接触式识别中具有良好效果,选择了中(高)频13.54MHz,但其实原理上这两者没有大的差别。13.56MHz的相关国际标准有ISO14443、ISO15693、ISO18000-3等,也是NFC技术的工作频率,NFC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卡、支付卡等。
其次是考虑可读写的IC卡的体积和形状,为了便于设备附着,选用小巧和方便携带的Mifare1 S50(M1),M1符合ISO14443A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门禁钥匙扣、电梯卡等。
Mifare1 S50:
之后,选择适配的读写卡模块,常用有MFRC522、PN532等,选择MFRC522即可。
MFRC522:
有便携分配设备的必要的话也可以选配现成读卡器,如NFC Reder、ACR122U以及其他不同厂家的读卡器等,选择ACR122U即可
ACR122U:
2 开发板
考虑到设备可以结合更多交互功能、外设多,嵌入式Linux开发板选择Raspberry pi,类似的ARM板还有Nano pi、BeagleBone,这里不作比较,但是单纯的DFID读取选择Arduino的库来做开发环境会更方便;当然,多GPIO开发也可以选择32单片机,如为物联网开发的ESP32、专业于消费电子和工业控制的STM32。
Raspberry pi:
除此之外,关于树莓派的改造有很多,总结前人的经验,根据作为微型电脑的需求,树莓派性价比就不如x86的工控板如研华6890等(如下链接),或者贵些的工控机如intel NCU,并且如果同性价改造成为NAS、VPN、Web等服务器的话,选择斐讯N1盒子、蜗牛星际等更为实际。
有没有和树莓派类似的微型电脑?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65970/answer/107425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