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布最新规定:
对 CSP-J/S 认证的报名年龄做出了限制:自今年起,报名参加 CSP-J/S 认证的学生,必须在当年 9 月 1 日(不含)前年满 12 周岁。
这是为何呢?官方给出两大原因:
根据 CCF 公布的信息,这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
小学生过早参加 CSP-J/S 认证,可能对正常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 CSP-J/S 自 2019 年推出以来,参赛和获奖的主体集中在中学阶段。近些年由于面向信息学课程的极大丰富,以及部分强省学习氛围的提升,获奖年级从初中慢慢下沉到小学。然而,部分天赋异禀的选手并不能代表大部分学生,信息学学习须遵循一定的学习周期,过于功利地追求结果容易让孩子在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遭遇挫折,影响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
部分学校将 CSP-J/S 成绩作为小学升学的参考,避免信息学竞赛过度“功利化”。包括 CSP-J/S 在内的 NOI 系列活动的成绩在通过科技特长升入高中、通过强基和综评招生升大学中都被广泛参考;随着近些年部分天赋型小学选手的高光表现,部分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物色潜力选手,使得孩子和家长的压力陡增。这次的新规,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健康的学习节奏,让他们可以在高年级更成熟后再参与竞赛,获得更好的成长体验。
-
如果不能直接参与CSP-J/S,那四、五年级的孩子该做什么?
信息学学习的黄金起点,通常是在四、五年级——孩子的数学、语文基础已经具备一定水平,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升,更容易理解编程中的抽象概念。
利用四、五年级的时间,扎实打好基础,培养兴趣是这个阶段的关键。如果想检验学习成果,可以参与跟当前阶段匹配的信息学科普活动(如山东的CSP-X)、以及白名单赛事里的算法主题项目。此外,可以有选择地考级,尤其是与 CSP-J/S 贯通的 GESP 等考级,为未来参加竞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以简单总结为下面四点:
✅注重基础训练,打牢编程基本功:通过日常做题、算法练习,逐步培养解题能力,而不是急于求成。
✅ 适当参加无淘汰制的能力认证,如 GESP 认证:这类考试主要是能力验证,没有激烈竞争,更适合四、五年级的孩子。
✅ 关注白名单赛事活动,如青科赛:这些活动更注重兴趣培养,范围小、压力低,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节奏。
✅ 合理规划,放眼长远目标:信息学的学习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重在掌握计算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合理规划各个阶段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