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青少年中的常见运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大有裨益。一方面,锻炼价值突出:青少年可通过乒乓球运动锻炼全身肌肉和组织;另一方面,乒乓球运动对提升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效果明显:青少年可通过乒乓球运动提升自身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进而促进学习效率提升。然而,在广东省,清远市作为少数民族重要的聚居地,多民族文化融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壮族和瑶族自治区的传统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中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产生重要冲击。因此,对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中乒乓球运动的开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广东省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乒乓球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举措,对有效促进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中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连山永和镇中学,连山吉田镇民族中学,连山吉田镇高级中学高中部。在这3所中学中随机选取9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2人,女生38人。本研究将对这90名青少年乒乓球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基于研究目的,对于所需的文献资料,本研究首先制定文献提纲,为文献资料的查找明确方向。本研究的文献资料提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我国青少年乒乓球的发展;第二,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发展,尤其涉及广东省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育活动。
制定完备文献提纲后,本研究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一种方式是纸质版文献资料:通过到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和广州省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搜集,本研究搜集于乒乓球运动有关的运动生理学、运动文化史等专著;另一种方式是电子版文献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以“少数民族”、“青少年”、“乒乓球”、“体育”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本研究获得了丰富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以上纸质版及电子版文献资料的搜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基于研究目的,本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打印整理后,在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3所中学的学生上体育课及自习期间,本研究在征得校方同意后,随机向9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由于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因此,本研究共收回问卷90份。经检验,收回的90份问卷均真实有效。因此,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2.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收回的问卷调查的数据电子化录入后,用EXCEL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对统计后的数据进行合理化分析,发现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乒乓球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2.4 访谈法
为了提升本研究合理性,本研究对广州体育学院体院乒乓球教研室专家老师及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3所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专项访谈,访谈内容包括乒乓球运动的理论、适用对象、训练计划、战术技能、损伤治疗等。通过对专家及老师的专项访谈,本研究将总结各项建议,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3 分析与讨论
3.1乒乓球基础调查
从本次调研结果中可以发现,在被调研的90名青少年中,零基础的有6人,占6.67%;学习过乒乓球理论,但是没有学习过操作的有58人,占64.44%;学习过乒乓球操作,没有学习过理论的有5人,占5.56%;同时学习过乒乓球理论和操作的有21人,占23.33%。见表1。
表1 乒乓球基础调查统计表(N=90)
基础类型 | 人数 | 百分比 |
零基础 | 6 | 6.67% |
学习过理论,没有学习过操作 | 58 | 64.44% |
学习过操作,没有学习过理论 | 5 | 5.56% |
学习过理论和基础 | 21 | 23.33% |
合计 | 90 | 100% |
3.2乒乓球运动参与动机
基于前期准备,我们将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动机分为完成学习任务、增强乒乓球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培养个人兴趣、消除学习疲劳、结识新的朋友、其他,具体见表2。由表2可知,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乒乓球的有45人,占50%;为增强乒乓球技能而学习乒乓球的有5人,占5.56%;为提升身体素质而学习乒乓球的有9人,占10%;为培养个人兴趣而学习乒乓球的有8人,占8.89%;为消除学习疲劳而学习乒乓球的有13人,占14.44%;为结识新的朋友而学习乒乓球的有4人,占4.44%;其他有6人,占6.67%。可见,真正因为喜欢乒乓球而学习乒乓球的人并不多,有一半的人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乒乓球的。
表2 乒乓球运动参与动机统计表(N=90)
参与动机 | 人数 | 百分比 |
完成学习任务 | 45 | 50% |
增强乒乓球技能 | 5 | 5.56% |
提升身体素质 | 9 | 10% |
培养个人兴趣 | 8 | 8.89% |
消除学习疲劳 | 13 | 14.44% |
结识新的朋友 | 4 | 4.44% |
其他 | 6 | 6.67% |
合计 | 90 | 100% |
3.3参与乒乓球运动方式调研
参与方式的难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的开展程度。在广东省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的参与方式主要分为以下5种:体育课选课、乒乓球比赛、课外活动课、乒乓球社团、其他学生组织,具体见表3。由表3可知,通过体育课选课而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有67人,占74.44%;通过乒乓球比赛而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有4人,占4.44%;通过课外活动课而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有3人,占3.33%;通过乒乓球社团而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有9人,占10%;通过其他学生组织而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有7人,占7.78%。由此可见,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渠道较少,大部分是通过体育课选课参与乒乓球运动的。
表3 乒乓球运动参与方式统计表(N=90)
参与方式 | 人数 | 百分比 |
体育课选课 | 67 | 74.44% |
乒乓球比赛 | 4 | 4.44% |
课外活动课 | 3 | 3.33% |
乒乓球社团 | 9 | 10% |
其他学生组织 | 7 | 7.78% |
合计 | 90 | 100% |
3.4 乒乓球技术制约因素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竞技类运动。因此,乒乓球操作中的技术因素成为制约乒乓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乒乓球技术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经资料分析,大体有以下8种技术性制约因素:发球技术、反手拨球技术、攻球技术、搓球技术、弧圈球技术、削球技术、乒乓球基本步伐、其他,具体见表4。由表4可知,认为发球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有24人,占26.67%;认为反手拨球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有13人,占14.44%;认为攻球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有8人,占8.89%;认为搓球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有7人,占7.78%;认为弧圈球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有3人,占3.33%;认为削球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有7人,占7.78%;认为乒乓球基本步伐制约自身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有22人,占24.44%;其他有56人,占6.67%。
表4 乒乓球技术性制约因素统计表(N=90)
技术性制约因素 | 人数 | 百分比 |
发球技术 | 24 | 26.67% |
反手拨球技术 | 13 | 14.44% |
攻球技术 | 8 | 8.89% |
搓球技术 | 7 | 7.78% |
弧圈球技术 | 3 | 3.33% |
削球技术 | 7 | 7.78% |
乒乓球基本步伐 | 22 | 24.44% |
其他 | 6 | 6.67% |
合计 | 90 | 100% |
3.5硬件制约因素
硬件设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运动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得知,有以下7种硬件会对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运动产生影响:乒乓球、乒乓球拍、乒乓球台、乒乓球鞋、乒乓球运动服、乒乓球场地、其他,具体见表5。由表5数据分析看来,认为乒乓球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青少年有14人,占15.56%;认为乒乓球拍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青少年有19人,占21.11%;认为乒乓球台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青少年有11人,占12.22%;认为乒乓球鞋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青少年有17人,占18.89%;认为乒乓球运动服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青少年有12人,占13.33%;认为乒乓球场地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青少年有10人,占11.11%;其他有7人,占7.78%。由以上分析得知,乒乓球拍成为制约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乒乓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乒乓球鞋和乒乓球。
表5 乒乓球硬件制约因素统计表(N=90)
硬件制约因素 | 人数 | 百分比 |
乒乓球 | 14 | 15.56% |
乒乓球拍 | 19 | 21.11% |
乒乓球台 | 11 | 12.22% |
乒乓球鞋 | 17 | 18.89% |
乒乓球运动服 | 12 | 13.33% |
乒乓球场地 | 10 | 11.11% |
其他 | 7 | 7.78% |
合计 | 90 | 100% |
3.6乒乓球理论制约因素
理论知识与乒乓球技术息息相关。经过分析,有以下9种乒乓球理论储备会影响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乒乓球的发展:常用术语、击球要素、单打技术、双打技术、素质训练、竞技战术、损伤修护知识、其他,具体见表6。由表6可知,认为乒乓球常用术语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有12人,占13.33%;认为乒乓球击球要素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有10人,占11.11%;认为乒乓球单打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有6人,占6.67%;认为乒乓球双打技术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有11人,占12.22%;认为乒乓球素质训练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有4人,占4.44%;认为乒乓球竞技战术知识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有25人,占27.78%;认为乒乓球损伤修护知识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有14人,占15.56%;其他占8人,占8.89%。由此可见,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认为,竞技战术知识成为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最重要的理论要素。
表6 乒乓球理论制约因素统计表(N=90)
理论制约因素 | 人数 | 百分比 |
常用术语 | 12 | 13.33% |
击球要素 | 10 | 11.11% |
单打技术 | 6 | 6.67% |
双打技术 | 11 | 12.22% |
素质训练 | 4 | 4.44% |
竞技战术 | 25 | 27.78% |
损伤修护知识 | 14 | 15.56% |
其他 | 8 | 8.89% |
合计 | 90 | 100% |
3.7 对策研究
3.7.1 增强对乒乓球的重视程度
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在充分发展自身传统体育基础上,应加强对青少年乒乓球的重视程度。不仅是要进行乒乓球理论知识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进行实战训练,进行操作技术的学习。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重视起来,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才会充分开展。
3.7.2 提升乒乓球技术
帮助青少年提升乒乓球技术是在开展乒乓球运动的有效措施。基于调研结果,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师可从乒乓球发球技术、基本步伐、反手拨球技术这3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帮助青少年进行乒乓球技术上的提升。
3.7.3 改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改善可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基于调研结果,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可以通过改善乒乓球训练场地,提供高质量乒乓球台,引导学生购买性能良好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帮助青少年开展乒乓球运动。
3.7.4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基于乒乓球特性,乒乓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可帮助青少年提升乒乓球水平。根据调研结果,在日常授课中,中学体育教师可有目的地加强乒乓球常用术语、损伤修护知识的学习,同时,可通过竞技战术的讲解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深入开展乒乓球学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在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要方式是体育课选课,其次是乒乓球社团。因此,乒乓球体育课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1.2 对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技术因素中,青少年认为最重要的是乒乓球发球技术,乒乓球基本步伐的重要性紧随其后,再者是反手拨球技术、攻球技术、搓球技术和削球技术。
4.1.3对制约自身乒乓球发展的硬件因素中,青少年认为最重要的是乒乓球拍,其次是乒乓球鞋,再次是乒乓球,最后是乒乓球运动服、乒乓球台和乒乓球运动场地。
4.1.4 理论知识方面,超过25%的青少年认为竞技战术成为自身乒乓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损伤修护知识、常用术语、双打技术和击球要素。
4.2 建议
4.2.1 学校和体育教师要通过多样化宣传手段,开展乒乓球兴趣课堂、建立学生趣味乒乓球社团,充分激发青少年的乒乓球学习动机,培养青少年的乒乓球学习兴趣。
4.2.2 体育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通过多样化授课方式,加强对乒乓球理论知识的讲解,尤其是乒乓球的竞技战术、损伤修护知识、常用术语、双打技术和击球要素等理论知识的讲解。
4.2.3 学校要注意提升乒乓球硬件设施,选用恰当的乒乓球场地,采购高质量乒乓球台,鼓励学生购买性能良好的乒乓球和乒乓球拍。
4.2.4 青少年要加强自身对乒乓球技术的学习,尤其是乒乓球发球技术、基本步伐、反手拨球技术等。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上的条件提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