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揭示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从纽约地铁的整治案例看出,从小事抓起能有效改善整体环境。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无论是未完成的计划还是个人目标,找到那个最初的破窗,解决问题的源头,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变。小事的改变可能藏着解锁重大困境的关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破窗效应是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的一个犯罪学理论,该理论指出如果放任环境中的不良现象,会诱发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所谓破窗效应,是指一件事情、一个东西一旦有了裂痕,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任其变得更坏。
一座房子的窗户破了没人修,隔不久,房子其他的窗户也会被打破;
原本干净的地方一旦有了垃圾,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在这里继续丢弃垃圾。
一个计划一旦中止了一次,就极有可能有第二第三次,直至完全放弃。

找到那扇最小的破窗
20世纪80年代,纽约的地铁治安非常差,车厢脏乱,四处涂满了秽句,地铁站的犯罪率也在不断增加。布拉顿任纽约交通警察局长后,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不打击犯罪,反而去整治环境。
布拉顿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入手,清理地铁各处的环境,把逃票的人铐住,列成一排站在月台上。
他的理论依据是:人们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逃票的人往往会携带武器。
他的措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就这样,纽约从政治环境这些微小的地方着手,大大地减少了刑事犯罪,打破了犯罪环结的恶性循环。
小到一个没能完成的计划,大到茫然无绪的整个人生,之所以变成这样,都来自于最初的“那扇破窗”,只要找出了源头上的破窗,就能将问题连根拔起。

面对生命的困境,你无力面对或解决时,不妨先放一放,干点无关紧要的小事。
解锁重大困境的那把钥匙,也许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生活中打败你的,往往不是那些重大的挫折,而是一些小事情,一次放纵、一次放弃、一次对自己降低了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佬腿好粗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