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实验:802.11

第3次实验:802.11

目的:
探索802.11的物理层、链接层和管理功能。它被广泛用于将移动设备无线连接到互联网,并在课文的第4.4节中涉及。首先回顾该部分
环境:
WireShark

实验报告正文

实验过程

本实验直接使用作者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过程略

查看捕获数据包信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结果

主AP的SSID

可以看出大量Beacon frame中的SSID都为djw,所以主AP的SSID为djw

主AP的Beacon帧多久发送一次

请添加图片描述

可以直接读出Beacon帧间隔0.1024s发送一次

主AP支持什么数据速率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请添加图片描述

Tag: Supported Rates 1(B), 2(B), 5.5(B), 11(B), 18, 24, 36, 54, [Mbit/sec]

信标帧的传输速率是多少

请添加图片描述

Data Rate: 1.0 Mb/s

Association 请求/响应帧的类型和子类型值

请添加图片描述

Type/Subtype: Authentication (0x000b)

Authentication Algorithm: Open System (0) 这意味着它不提供安全密钥

Probe请求/Probe响应帧的类型和子类型值是什么?

请添加图片描述

Type/Subtype: Probe Request (0x0004)

实验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802.11无线网络的物理层、链接层和管理功能。我通过分析捕获的数据包信息,了解了主AP的SSID、Beacon帧的发送间隔、主AP支持的数据速率,以及信标帧和关联请求/响应帧的类型和子类型值。同时,我还了解了探求请求/探求响应帧的类型和子类型值。通过这些实验结果,我对802.11无线网络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WireShark工具进行数据包分析,通过查看不同类型的帧和其相关信息,我能够推断出无线网络的一些重要参数和属性。这为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无线网络提供了基础。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802.11无线网络的理解,还提升了我的数据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我意识到通过实际实验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验,我成功地掌握了实验要求的内容,并通过实验报告记录了实验过程和结果。这次实验对于我深入了解和掌握802.11无线网络以及网络数据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12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