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

Java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

使用设计模式的目的:为了代码可重用性、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写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脉络,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

Java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 创建型模式:对象实例化的模式,创建型模式用于解耦对象的实例化过程。

  • 结构型模式:把类或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结构。

  • 行为型模式:类和对象如何交互,及划分责任和算法。

preview

一、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的意思是: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简言之,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后面的具体设计中我们会提到这点。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换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LSP 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派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且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派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针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由此可见,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便于升级和维护的软件设计思想,它强调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又称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最少知道原则是指: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地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合成复用原则是指: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二、创建型模式

谈谈你对创建型模式的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单例设计模式:

一个类只允许创建一个对象(或者实例),那这个类就是一个单例类,这种设计模式就叫做单例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是创建对象的一种特殊方式,程序从始至终都只创建一个对象叫单例

1.1饿汉式单例

饿汉式的实现方式比较简单。在类加载的时候,instance 静态实例就已经创建并初始化好了,所以,instance 实例的创建过程是线程安全的。不过,这样的实现方式不支持延迟加载(在真正用到 的时候,再创建实例)。

缺点:因为不支持延迟加载,如果实例占用资源多(比如占用内存多)或初始化耗时长(比如需要加载各种配置文件),提前初始化实例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

public class Student {
    //1、 饿汉式单例模式,  在类加载时创建一个对象
    private static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 2 构造器私有化
    private Student(){
    }
    // 3 提供返回类对象的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Student getInstance(){
        if(student !=null){
            return student;
        }
         return null;
    }
}
1.2懒汉式单例

在真正需要使用对象的时候才会去创建该对象;

public class Lazy_Man {
    private static Lazy_Man lazyMan=null;
    private Lazy_Man(){}
    public static Lazy_Man getInstance(){
        if (lazyMan==null){
            lazyMan =new Lazy_Man();
        }
        return lazyMan;
    }
}
1.3双重检测锁
public class Lazy_Man2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azy_Man2 lazyMan=null;
    private Lazy_Man2(){}
    public static Lazy_Man2 getInstance(){
        if(lazyMan==null){
             synchronized (Lazy_Man2.class){
            if (lazyMan==null){
                //1.分配内存空间2.执行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3.把这个对象赋值给这个空间
                //如果不加volatile会执行重排序13 2
                lazyMan =new Lazy_Man2();
            }
         }
        }
        return lazyMan;
    }
}
2.说说你在哪些框架中看到了单例的设计

1.Spring中的Bean对象,默认是单例模式

⒉.相关的工厂对象都是单例,比如:MyBatis中的SqlSessionFactory,Spring中的BeanFactory.

3.保存相关配置信息的都是单例,比如:MyBatis中的Configuration对象,SpringBoot中的各个XXAutoConfiguration对象等

4.应用程序的日志应用,一般都会通过单例来实现

5.数据库连接池的设计也是单例模式

2.工厂模式

创建对象的过程不再由当前类实例化,而是由工厂类完成,在工厂类中只需要告知对象类型即可。工厂模式中必须依赖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简单工厂模式
2.2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是针对每一种产品提供一个工厂类。通过不同的工厂实例来创建不同的产品实例。在同一等级结构中,支持增加任意产品

总而言之:一个接口被多实现

//创建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hape {
   void draw();
}
//创建实现接口的实体类
 public class Rectangle implements Shap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aw()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Rectangle::draw() method.");
   }
}
public class Square implements Shap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aw()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Square::draw() method.");
   }
}
//创建一个工厂,生成基于给定信息的实体类的对象。
public class ShapeFactory {
    //创建一个工厂,生成基于给定信息的实体类的对象。
    //使用 getShape 方法获取形状类型的对象
    public Shape getShape(String shapeType){
        if(shapeType == null){
            return null;
        }
        if(shapeType.equalsIgnoreCase("CIRCLE")){
            return new Circle();
        } else if(shapeType.equalsIgnoreCase("RECTANGLE")){
            return new Rectangle();
        } else if(shapeType.equalsIgnoreCase("SQUARE")){
            return new Square();
        }
        return null;
    }
}
//使用该工厂,通过传递类型信息来获取实体类的对象。
public class Factory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apeFactory shapeFactory=new ShapeFactory();
        //获取 Circle 的对象,并调用它的 draw 方法
        Shape shape1 = shapeFactory.getShape("CIRCLE");
        //调用 Circle 的 draw 方法
        shape1.draw();
        //获取 Rectangle 的对象,并调用它的 draw 方法
        Shape shape2 = shapeFactory.getShape("RECTANGLE");
        //调用 Rectangle 的 draw 方法
        shape2.draw();
        //获取 Square 的对象,并调用它的 draw 方法
        Shape shape3 = shapeFactory.getShape("SQUARE");
        //调用 Square 的 draw 方法
        shape3.draw();
    }
}

3.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是围绕一个超级工厂创建其他工厂。该超级工厂又称为其他工厂的工厂。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接口是负责创建一个相关对象的工厂,不需要显式指定它们的类。每个生成的工厂都能按照工厂模式提供对象。

//为 Color 和 Shape 对象创建抽象类来获取工厂。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abstract Color getColor(String color);
   public abstract Shape getShape(String shape);
}
//创建扩展了 AbstractFactory 的工厂类,基于给定的信息生成实体类的对象。
public class ColorFactory extends Abstract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Shape getShape(String shapeType){ return null;}
   @Override
   public Color getColor(String color) {
      if(color == null){ return null;}        
      if(color.equalsIgnoreCase("RED")){ return new Red();
      } else if(color.equalsIgnoreCase("GREEN")){return new Green();}
      return null;
   }
}
//创建一个工厂创造器/生成器类,通过传递形状或颜色信息来获取工厂。
public class FactoryProducer {
   public static AbstractFactory getFactory(String choice){
      if(choice.equalsIgnoreCase("SHAPE")){
         return new ShapeFactory();
      } else if(choice.equalsIgnoreCase("COLOR")){
         return new ColorFactory();
      }
      return null;
   }
}
//使用 FactoryProducer 来获取 AbstractFactory,通过传递类型信息来获取实体类的对象。
//获取颜色工厂
      AbstractFactory colorFactory = FactoryProducer.getFactory("COLOR");
      //获取颜色为 Red 的对象
      Color color1 = colorFactory.getColor("RED");
      //调用 Red 的 fill 方法
      color1.fill();
      //获取颜色为 Green 的对象
      Color color2 = colorFactory.getColor("GREEN");
      //调用 Green 的 fill 方法
      color2.fill();
总结:对于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的区别和用途

小结:

★工厂模式中,重要的是工厂类,而不是产品类。产品类可以是多种形式,多层继承或者是单个类都是可以的。但要明确的,工厂模式的接口只会返回一种类型的实例,这是在设计产品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最好是有父类或者共同实现的接口。

★使用工厂模式,返回的实例一定是工厂创建的,而不是从其他对象中获取的。

★工厂模式返回的实例可以不是新创建的,返回由工厂创建好的实例也是可以的。

区别:

1、对于简单工厂,用于生产同一结构中的任意产品,对于新增产品不适用。

2、对于工厂方法,在简单工厂的基础上,生产同一等级结构中笃定产品,可以支持新增产品。

3、抽象工厂,用于生产不同种类(品牌)的相同类型(迷你,SUV),对于新增品牌可以,不支持新增类型

4.建造者模式

用来解决复杂对象创建的一种设计模式

建造者模式和工厂模式的区别:

  • 建造者模式更加注重方法的调用顺序,工厂模式注重于创建对象。
  • 创建对象的力度不同,建造者模式创建复杂的对象,由各种复杂的部件组成,工厂模式创建出来的都一样。
  • 关注点不一样,工厂模式只需要把对象创建出来就行了,而建造者模式不仅要创建出这个对象,还要知道这个对象由哪些部分组成。
  • 建造者模式根据建造过程中的顺序不一样,最终的对象部件组成也不一样。

5.原型模式

批量对象的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浅克隆

​ 被复制对象的所有变是都含有与原来的对象相同的值,而所有的对其他对象的引用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换言之,浅复制仅仅复制所考虑的对象,而不复制它所引用的对象。0bject类提供的方法clone=只是拷贝本对象=,=其对象内部的数组、引用对象等都不拷贝=,还是指向原生对象的内部元素地址.
被克隆的对象必须Cloneable,Serializable这两个接口;

浅克隆的问题:虽然产生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对象,但是被复制的对象的所有变是都含有与原来的对象相同的值,而所有的对其他对象的引用都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深克隆

​ 被复制对象的所有变量都含有与原来的对象相同的值,除去那些引用其他对象的变量。那些引用其他对象的变量将指向被复制过的新对象,而不再是原有的那些被引用的对象。换言之,深复制把要复制的对象所引用的对象都复制了一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结构型模式

1.代理模式

1.1代理模式的作用

​ 代理模式的作用是通过代理对象来增强目标对象的功能,利用AOP的切面思想。

1.2代理模式的实现方式

代理模式的实现方式有三种:静态代理,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1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需要代理类与目标类有一样的继承父类和实现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Dao {
    public void addUser();

    public void deleteUser();
}
public class DbUser implements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User() {
        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操作");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eteUser() {
        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操作");
    }
}
public class StaticProxyUser implements UserDao {
    private DbUser target;

    public StaticProxyUser(DbUser dbUser) {
        target = db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User() {
        System.out.println("添加前的操作");
        target.addUser();
        System.out.println("添加后的操作");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eteUser() {
        System.out.println("删除前的操作");
        target.deleteUser();
        System.out.println("删除后的操作");
    }
}
public class MyTest {
    @Test
    public void demo() {
        StaticProxyUser staticProxyUser = new StaticProxyUser(new DbUser());
        staticProxyUser.addUser();
        staticProxyUser.deleteUser();
    }
}

静态代理总结:

1.可以做到在不修改目标对象的功能前提下,对目标功能扩展.
2.缺点:
因为代理对象需要与目标对象实现一样的接口,所以会有很多代理类,类太多.同时,一旦接口增加方法,目标对象与代理对象都要维护.

1.2.2 JDK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不用实现目标类的接口,不会出现大量代理类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创建一个代理类就可以了。
动态代理对象的生成,是利用JDK的API,动态的在内存中构建代理对象(需要我们指定创建代理对象/目标对象实现的接口的类型)
动态代理也叫做:JDK代理,接口代理
动态代理需要使用newProxyInstance方法,该方法结构为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InvocationHandler h ),可以看到该方法需要三个参数
参数1:ClassLoader 需要一个类加载器,Java中常用的类加载器有三种类型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

这个类加载器负责将\lib目录下的类库加载到虚拟机内存中,用来加载java的核心库,此类加载器并不继承于java.lang.ClassLoader,不能被java程序直接调用,代码是使用C++编写的.是虚拟机自身的一部分.

扩展类加载器(Extendsion ClassLoader):
    这个类加载器负责加载\lib\ext目录下的类库,用来加载java的扩展库,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这个类加载器.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

这个类加载器负责加载用户类路径(CLASSPATH)下的类库,一般我们编写的java类都是由这个类加载器加载,这个类加载器是CLassLoader中的getSystemClassLoader()方法的返回值,所以也称为系统类加载器.一般情况下这就是系统默认的类加载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入自己定义的类加载器,以满足特殊的需求,需要继承java.lang.ClassLoader类.
  参数2:Class <?>[] interfaces,:目标对象实现的接口的类型,使用泛型方式确认类型
  参数3:InvocationHandler h:事件处理,执行目标对象的方法时,会触发事件处理器的方法,会把当前执行目标对象的方法作为参数传入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void addUser();
    void updateUser();
    void delUser();
}
//实现接口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User() {
        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User() {
        System.out.println("更新用户");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User() {
        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
    }
}
//   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Factory {
    private Object target;
    public ProxyFactory(Object object){
        this.target=object;
    }
    public Object getProxyInstance(){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ProxyFactory.class.getClassLoader(),//类加载器
                                      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 //目标对象实现的相关接口
                new InvocationHandler() {//代理对象的回调方法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开始事务2");
                Object invoke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System.out.println("提交事务2");
                return invoke;
            }
        });
    }
}
//测试
public class Mt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Service userService=new UserServiceImpl();
        UserService instance = (UserService) new ProxyFactory(userService).getProxyInstance();
        instance.addUser();
    }
}

笔试题:写一个 ArrayList 的动态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写一个 ArrayList 的动态代理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List<String> list=new ArrayList<>();

        List<String> proxyInstance = (List<String>) Proxy.newProxyInstance(list.getClass().getClassLoader(), list.getClass().getInterfaces(), new Invocation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invoke = method.invoke(list, args);
                return invoke;
            }
        });
        proxyInstance.add("你好");
        System.out.println(list);
    }
}
1.2.3CGLIB代理

Cglib代理,也叫作子类代理,它是在内存中构建一个子类对象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功能的扩展.

DK的动态代理有一个限制,就是使用动态代理的对象必须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如果想代理没有实现接口的类,就可以使用Cglib实现.
Cglib是一个强大的高性能的代码生成包,它可以在运行期扩展java类与实现java接口.它广泛的被许多AOP的框架使用,例如Spring AOP和synaop,为他们提供方法的interception(拦截)
Cglib包的底层是通过使用一个小而块的字节码处理框架ASM来转换字节码并生成新的类.不鼓励直接使用ASM,因为它要求你必须对JVM内部结构包括class文件的格式和指令集都很熟悉.
Cglib子类代理实现方法:
1.需要引入cglib的jar文件,但是Spring的核心包中已经包括了Cglib功能,所以直接引入pring-core-3.2.5.jar即可.
2.引入功能包后,就可以在内存中动态构建子类
3.代理的类不能为final,否则报错
4.目标对象的方法如果为final/static,那么就不会被拦截,即不会执行目标对象额外的业务方法.

//接口和目标类同上
public class MyBeanFactory {
    //cglib代理
    public static UserService createUserService(){
        //目标类
        final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new UserServiceImpl();
        /**
         * 代理类
         * 回掉函数中的intercept同jdk动态代理的invoke方法
         * 4个参数,前三个同jdk动态代理的参数
         * 第四个参数:methodProxy是目标类的方法的代理
         *
         */
        //1.1核心类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1.2确定父类
        enhancer.setSuperclass(UserService.class);
        //1.3设置回掉函数
        enhancer.setCallback(new Method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 Method method, Object[] objects, MethodProxy methodProxy)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前");
                Object invoke = method.invoke(userService, objects);
                System.out.println("执行后");
                return invoke;
            }
        });
        UserService userService1 = (UserService) enhancer.create();
       return userService1;
    }
}

面试题一: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区别?

① JDK 动态代理本质上是实现了被代理对象的接口,而 CGLib 本质上是继承了被代理对象,覆盖其中的方法。
② JDK 动态代理只能对实现了接口的类生成代理,CGLib 则没有这个限制。但是 CGLib 因为使用继承实现,所以 CGLib 所以无法对 final 类、private 方法和 static方法进行代理。
③ JDK 动态代理是 JDK 里自带的,CGLib 动态代理需要引入第三方的 jar 包。
④ 在调用代理方法上,JDK动态代理是通过反射机制调用,CGLib 是通过 FastClass 机制直接调用。(看过一篇文章,介绍说 FastClass 简单的理解,就是使用一个 index 下标作为入参,可以直接定位到要调用的方法直接,并进行调用)

在性能上,JDK1.7 之前,由于使用了 FastClass 机制,CGLib 在执行效率上比 JDK 快,但是随着 JDK 动态代理的不断优化,从 JDK 1.7 开始,JDK 动态代理已经明显比 CGLib 更快了。

2.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作用是把两个不兼容的类/对象/接口通过适配器能够连接起来工作。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bmgJZOs-1667921061561)(C:\Users\xhd\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912192231507.png)]

2.1类适配器模式

从下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Adaptee类并没有method2()方法,而客户端则期待这个方法。为使客户端能够使用Adaptee类,我们把Adaptee与Target衔接起来。Adapter与Adaptee是继承关系,这决定了这是一个类适配器模式

img

//源: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老的方法实现");
    }
}
//目标: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method1();
    void method2();
}
//适配器:
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public Adapter(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 adapt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method2" + "新的方法");
    }
}


2.2对象适配器模式

从下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Adaptee类并没有method2()方法,而客户端则期待这个方法。与类适配器模式一样,为使客户端能够使用Adaptee类,我们把Adaptee与Target衔接起来。但这里我们不继承Adaptee,而是把Adaptee封装进Adapter里。这里Adaptee与Adapter是组合关系。

img

//Target和Adaptee和上面的类适配器一样
public class Adapter1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public Adapter1(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 adapt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1() {
        adaptee.method1();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method2" + "新的方法");
    }
}

类适配器与对象适配器的区别
类适配器使用的是继承的方式,直接继承了Adaptee,所以无法对Adaptee的子类进行适配。
对象适配器使用的是组合的方式,·所以Adaptee及其子孙类都可以被适配。另外,对象适配器对于增加一些新行为非常方便,而且新增加的行为同时适用于所有的源。
基于组合/聚合优于继承的原则,使用对象适配器是更好的选择。

3.装饰者模式

3.1装饰者模式的作用

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

装饰者模式又称为包装模式(Wrapper),作用是用来动态的为一个对象增加新的功能。装饰模式是一种用于代替继承的技术,无须通过继承增加子类就能扩展对象的新功能。使用对象的关联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更加灵活,同时避免类型体系的快速膨胀。

四、行为型模式

1.观察者模式
1.1观察者模式的作用

建立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会自动通知其他对象。这个场景中,发生改变的对象被称为观察目标,被通知的对象称为观察者。一个观察目标可以有多个观察者,而这些观察者之间可以没有联系,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删除观察者。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method2” + “新的方法”);
}
}


**类适配器与对象适配器的区别**
 类适配器使用的是继承的方式,直接继承了Adaptee,所以无法对Adaptee的子类进行适配。
 对象适配器使用的是组合的方式,·所以Adaptee及其子孙类都可以被适配。另外,对象适配器对于增加一些新行为非常方便,而且新增加的行为同时适用于所有的源。
 基于组合/聚合优于继承的原则,使用对象适配器是更好的选择。



### 3.装饰者模式

#### 3.1装饰者模式的作用

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

装饰者模式又称为包装模式(Wrapper),作用是用来动态的为一个对象增加新的功能。装饰模式是一种用于代替继承的技术,无须通过继承增加子类就能扩展对象的新功能。使用对象的关联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更加灵活,同时避免类型体系的快速膨胀。



## 四、行为型模式

#### 1.观察者模式

##### 1.1观察者模式的作用

建立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会自动通知其他对象。这个场景中,发生改变的对象被称为观察目标,被通知的对象称为观察者。一个观察目标可以有多个观察者,而这些观察者之间可以没有联系,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删除观察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8c7b1aadf4334b0e960697081cd7e6b6.png#pic_center)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大旗不挥,谁敢冲锋——热身篇 第1章 单一职责原则 1.1 我是“牛”类,我可以担任多职吗 1.2 绝杀技,打破你的传统思维 1.3 我单纯,所以我快乐 1.4 最佳实践 第2章 里氏替换原则 2.1 爱恨纠葛的父子关系 2.2 纠纷不断,规则压制 2.3 最佳实践 第3章 依赖倒置原则 3.1 依赖倒置原则的定义 3.2 言而无信,你太需要契约 3.3 依赖的三种写法 3.4 最佳实践 第4章 接口隔离原则 4.1 接口隔离原则的定义 4.2 美女何其多,观点各不同 4.3 保证接口的纯洁性 4.4 最佳实践 第5章 迪米特法则 5.1 迪米特法则的定义 5.2 我的知识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5.3 最佳实践 第6章 开闭原则 6.1 开闭原则的定义 6.2 开闭原则的庐山真面目 6.3 为什么要采用开闭原则 6.4 如何使用开闭原则 6.5 最佳实践 第二部分 我惹了谁——真刀实枪篇 第7章 单例模式 7.1 我是皇帝我独苗 7.2 单例模式的定义 7.3 单例模式的应用 7.4 单例模式的扩展 7.5 最佳实践 第8章 工厂方法模式 8.1 女娲造人的故事 8.2 工厂方法模式的定义 8.3 工厂方法模式的应用 8.3.1 工厂方法模式的优点 8.3.2 工厂方法模式的使用场景 8.4 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 8.5 最佳实践 第9章 抽象工厂模式 9.1 女娲的失误 9.2 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9.3 抽象工厂模式的应用 9.3.1 抽象工厂模式的优点 9.3.2 抽象工厂模式的缺点 9.3.3 抽象工厂模式的使用场景 9.3.4 抽象工厂模式的注意事项 9.4 最佳实践 第10章 模板方法模式 10.1 辉煌工程—制造悍马 10.2 模板方法模式的定义 10.3 模板方法模式的应用 10.4 模板方法模式的扩展 10.5 最佳实践 第11章 建造者模式 11.1 变化是永恒的 11.2 建造者模式的定义 11.3 建造者模式的应用 11.4 建造者模式的扩展 11.5 最佳实践 第12章 代理模式 12.1 我是游戏至尊 12.2 代理模式的定义 12.3 代理模式的应用 12.3.1 代理模式的优点 12.3.2 代理模式的应用 12.4 代理模式的扩展 12.4.1 普通代理 12.4.2 强制代理 12.4.3 代理是有个性的 12.4.4 虚拟代理 12.4.5 动态代理 12.5 最佳实践 第13章 原型模式 13.1 个性化电子账单 13.2 原型模式的定义 13.3 原型模式的应用 13.3.1 原型模式的优点 13.3.2 原型模式的使用场景 13.4 原型模式的注意事项 13.4.1 构造函数不会被执行 13.4.2 浅拷贝和深拷贝 13.4.3 clone与final两个冤家 13.5 最佳实践 第14章 中介者模式 14.1 进销存管理是这个样子的吗? 14.2 中介者模式的定义 14.3 中介者模式的应用 14.4 中介者模式的实际应用 14.5 最佳实践 第15章 命令模式 15.1 项目经理也难当 15.2 命令模式的定义 15.3 命令模式的应用 15.3.1 命令模式的优点 15.3.2 命令模式的缺点 15.3.3 命令模式的使用场景 15.4 命令模式的扩展 15.4.1 未讲完的故事 15.4.2 反悔问题 15.5 最佳实践 第16章 责任链模式 16.1 古代妇女的枷锁—“三从四德” 16.2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16.3 责任链模式的应用 16.3.1 责任链模式的优点 16.3.2 责任链模式的缺点 16.3.3 责任链模式的注意事项 16.4 最佳实践 第17章 装饰模式 17.1 罪恶的成绩单 17.2 装饰模式的定义 17.3 装饰模式应用 17.3.1 装饰模式的优点 17.3.2 装饰模式的缺点 17.3.3 装饰模式的应用 17.4 最佳实践 第18章 策略模式 18.1 刘备江东娶妻,赵云他容易吗 18.2 策略模式的定义 18.3 策略模式的应用 18.3.1 策略模式的优点 18.3.2 策略模式的缺点 18.3.3 策略模式的应用 18.3.4 策略模式的注意事项 18.4 策略模式的扩展 18.5 最佳实践 第19章 适配器模式 19.1 业务发展—上帝才能控制 19.2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19.3 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19.3.1 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19.3.2 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19.3.3 适配器模式的注意事项 19.4 适配器模式的扩展 19.5 最佳实践 第20章 迭代器模式 20.1 整理项目信息—苦差事 20.2 迭代器模式的定义 20.3 迭代器模式的应用 20.4 最佳实践 第21章 组合模式 21.1 公司的人事架构是这样的吗 21.2 组合模式的定义 21.3 组合模式的应用 21.3.1 组合模式的优点 21.3.2 组合模式的缺点 21.3.3 组合模式的应用 21.3.4 组合模式的注意事项 21.4 组合模式的扩展 21.4.1 真实的组合模式 21.4.2 透明的组合模式 21.4.3 组合模式的遍历 21.5 最佳实践 第22章 观察者模式 22.1 韩非子身边的卧底是谁派来的 22.2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22.3 观察者模式的应用 22.3.1 观察者模式的优点 22.3.2 观察者模式的缺点 22.3.3 观察者模式的应用 22.3.4 观察者模式的注意事项 22.4 观察者模式的扩展 22.4.1 Java世界中的观察者模式 22.4.2 项目中真实观察者模式 22.4.3 订阅发布模型 22.5 最佳实践 第23章 门面模式 23.1 我要投递信件 23.2 门面模式的定义 23.3 门面模式的应用 23.3.1 门面模式的优点 23.3.2 门面模式的缺点 23.3.3 门面模式的应用 23.4 门面模式的注意事项 23.4.1 一个子系统可以有多个门面 23.4.2 门面不参与子系统内的业务逻辑 23.5 最佳实践 第24章 备忘录模式 24.1 如此追女孩子,你还不乐 24.2 备忘录模式的定义 24.3 备忘录模式的应用 24.3.1 备忘录模式的应用 24.3.2 备忘录模式的注意事项 24.4 备忘录模式的扩展 24.4.1 clone方式的备忘录 24.4.2 多状态的备忘录模式 24.4.3 多备份的备忘录 24.4.4 封装得更好一点 24.5 最佳实践 第25章 访问者模式 25.1 员工的隐私何在? 25.2 访问者模式的定义 25.3 访问者模式的应用 25.3.1 访问者模式的优点 25.3.2 访问者模式的缺点 25.3.3 访问者模式的应用 25.4 访问者模式的扩展 25.4.1 统计功能 25.4.2 多个访问者 25.4.3 双分派 25.5 最佳实践 第26章 状态模式 26.1 城市的纵向发展功臣—电梯 26.2 状态模式的定义 26.3 状态模式的应用 26.3.1 状态模式的优点 26.3.2 状态模式的缺点 26.3.3 状态模式的应用 26.3.4 状态模式的注意事项 26.4 最佳实践 第27章 解释器模式 27.1 四则运算你会吗 27.2 解释器模式的定义 27.3 解释器模式的应用 27.3.1 解释器模式的优点 27.3.2 解释器模式的缺点 27.3.3 解释器模式使用的场景 27.3.4 解释器模式的注意事项 27.4 最佳实践 第28章 享元模式 28.1 内存溢出,司空见惯 28.2 享元模式的定义 28.3 享元模式的应用 28.3.1 享元模式优点和缺点 28.3.2 享元模式的应用 28.4 享元模式的扩展 28.4.1 线程安全的问题 28.4.2 性能平衡 28.5 最佳实践 第29章 桥梁模式 29.1 我有一个梦想…… 29.2 桥梁模式的定义 29.3 桥梁模式的应用 29.3.1 桥梁模式的优点 29.3.2 桥梁模式的应用 29.3.3 桥梁模式的注意事项 29.4 最佳实践 第三部分 谁的地盘谁做主—模式PK篇 第30章 创建类模式大PK 30.1 工厂方法模式VS建造者模式 30.1.1 按工厂方法建造超人 30.1.2 按建造者模式建造超人 30.1.3 最佳实践 30.2 抽象工厂模式VS建造者模式 30.2.1 按抽象工厂模式生产车辆 30.2.2 按建造者模式生产车辆 30.2.3 最佳实践 第31章 结构类模式大PK 31.1 代理模式VS装饰模式 31.1.1 代理模式 31.1.2 装饰模式 31.1.3 最佳实践 31.2 装饰模式VS适配器模式 31.2.1 按装饰模式描述丑小鸭 31.2.2 按适配器模式实现丑小鸭 31.2.3 最佳实践 第32章 行为类模式大PK 32.1 命令模式VS策略模式 32.1.1 策略模式实现压缩算法 32.1.2 命令模式实现压缩算法 32.1.3 小结 32.2 策略模式VS状态模式 32.2.1 策略模式实现人生 32.2.2 状态模式实现人生 32.2.3 小结 32.3 观察者模式VS责任链模式 32.3.1 责任链模式实现DNS解析过程 32.3.2 触发链模式实现DNS解析过程 32.3.3 小结 第33章 跨战区PK 33.1 策略模式VS桥梁模式 33.1.1 策略模式实现邮件发送 33.1.2 桥梁模式实现邮件发送 33.1.3 最佳实践 33.2 门面模式VS中介者模式 33.2.1 中介者模式实现工资计算 33.2.2 门面模式实现工资计算 33.2.3 最佳实践 33.3 包装模式群PK 33.3.1 代理模式 33.3.2 装饰模式 33.3.3 适配器模式 33.3.4 桥梁模式 33.3.5 最佳实践 第四部分 完美世界—混编模式 第34章 命令模式+责任链模式 34.1 搬移UNIX的命令 34.2 混编小结 第35章 工厂方法模式+策略模式 35.1 迷你版的交易系统 35.2 混编小结 第36章 观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 36.1 事件触发器的开发 36.2 混编小结 第37章 规格模式 37.1 规格模式的实现 37.2 最佳实践 第38章 MVC框架 38.1 MVC框架的实现 38.1.1 MVC的系统架构 38.1.2 模型管理器 38.1.3 值栈 38.1.4 视图管理器 38.1.5 工具类 38.2 最佳实践 附录:23个设计模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