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陈述(未更晚版本)

一、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什么是线程池?

        通常操作系统均支持多任务同时运行,一个任务就是一个程序,这个程序运行中的)就代表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内部可能有多个顺序执行流,这个顺序执行流就是线程

        线程池呢,就是为了避免线程频繁创建和销毁造成资源浪费(管理和复用),就提前创建好一堆线程的池子,里面有一些核心参数,比如说

最大核心数(最大线程数)、

核心线程数(最小线程数)、

空闲线程存活时间(非核心线程空闲状态下的最大存活时间)、

工作队列(线程池达到核心线程数的时候,就会被放入这里)、

拒绝策略(线程池线程数量达到最大线程数,并且工作队列也满了,新提交的任务无法执行时所执行的策略。常见的策略包括抛出异常、直接丢弃、丢弃最旧任务)

二、多线程的优势是什么(与进程相比)

        线程比进程的粒度要小,自然创建的时候比进程更节省资源,并且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也要更高。

  • 线程之间可以共享内存,但是进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 创建线程需要的系统资源很小,而创建进行需要重新分配内存资源
  • Java内置了多线程功能,不是单纯作为地产操作系统的调度方式,进一步简化了多线程编程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浏览器必须能同时下载多张图片,Web服务器必须能接受同时的多个访问

三、线程的创建

3.1集成Thread类创建线程类

(1)定义Thread子类,并重写run()方法,run()方法的方法体就代表了线程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把run()方法称为线程执行体

(2)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即创建线程对象

(3)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public class First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int i;
    //重写run()方法,就是线程执行体
    public void run(){
        for (; i < 100; i++) {
            //当线程类集成Thread类时,直接使用this即可获取当前线程
            //Thread对象的getName方法返回当前线程的名字
            //因此可以直接调用getName方法返回当前线程的名字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调用Thread的currentThread()方法获取当前线程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111 " + i);
            if (i == 20){
                //创建并启动第一个线程
                new FirstThread().start();
                //创建并启动第二个线程
                new FirstThread().start();
            }
        }
    }
    
}

上面程序只显示的创建并且启动了两个线程,但是实际上程序有三个线程,显示的创建一个子线程和主线程,当程序启动后,至少会创建一个主线程,主线程的线程执行体不是有run()方法决定的,而是由main()方法的方法体代表主线程的线程执行体。

  • Thread.currentThread():该方法时Thread类的静态方法,该方法总是返回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对象。
  • getName():该方法时Thread类的实例方法,该方法返回调用它的线程的名字。
  • setName():设置线程名字

为什么两个线程输出的i变量不连续?

i变量是FirstThread实例变量,不是局部变量,单因为程序每次创建线程对象时都需要创建一个FirstThread对象,所以Thread-0和Thread-1不能共享该实例变量

注:使用集成Thread类的方法创建线程时,多个线程之间无法共享线程类的实例变量

3.2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类

(1)定义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的实例,重写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同样是该线程的线程执行体。

(2)创建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创建Runnable实现类对象
SecondThread secondThread = new SecondThread();
//以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new Thread(secondThread , "新线程1").start();

(3)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启动线程

package org.example;

public class Second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i;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 i < 100; i++) {
            //当程序使用Runnable接口时
            //如果想获取线程,只能使用Thread.currentThread()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000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111 " + i);
            if (i == 20){
                //创建Runnable实现类对象
                SecondThread secondThread = new SecondThread();
                //以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new Thread(secondThread , "新线程1").start();
                new Thread(secondThread , "新线程2").start();
            }
        }
    }
}

3.3 使用Callable和Future创建线程

        在章节3.2中,Thread类run()方法的作用,就是把Runnable接口实现类包装成线程执行体,那么是否可以将任意方法包装成线程执行体呢?答案是肯定不可以啦!

        但是在Java1.5提供了Callable接口,携带Call()方法作为线程执行体。

  •  call()方法可以有返回值
  • 可以声明抛出异常

创建并启动有返回值的线程的步骤

(1)创建实现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实现call()方法

(2)使用FutureTask对象包装Callable对象,其封装了Callable对象的返回值

(3)使用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并启动新线程

(4)使用FutureTask对象的get()方法获取子线程执行结束后的返回值

public class ThirdTh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Callable对象
        ThirdThread thirdThread = new ThirdThread();
        //先使用lambda表达式创建Callable<Integer>对象
        //在使用FutureTask来包装Callable对象
        FutureTask<Integer>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Callable<Integer>) ()-> {
                    var i = 0;
                    for (;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的循环变量i的值是:" + i);
                    }
                    //call方法有返回值
                    return i;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的循环变量i的值是:" + i);
            if (i == 20){
                //实质还是以Callable对象来创建并启动线程
                new Thread(futureTask ,"有返回值的线程").start();
            }
        }
        try{
            //获取线程返回值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的返回值" + futureTask.ge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以上程序之间使用Lambda表达式直接创建了Callable对象,在输出中主线程和call()方法所代表的线程交替执行。

四、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对比

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Callable()接口创建多个线程的优缺点

  • 线程类只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或者Callable()接口,还可以继承其他类
  • 在这种方式下,多种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target对象,所以非常适合用多个相同的线程来处理同一份资源,从而将CPU资源、代码和数据区分开,形成清晰的模型,较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
  • 线程类已经继承了Thread类,所以不能再继承其他父类
  • 编写简单,如果需要访问当前线程,无需使用Thread.currentThread()方法,直接使用this即可获取当前线程

一般推荐使用Runnable接口或者Callable()接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