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单片机系列(二)】

蓝桥杯-单片机系列(二)

蓝桥杯单片机教程。



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蓝桥杯(单片机)按键的使用。


一、按键的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按键部分的原理图,按键分为两种模式: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

  1. 开发板使用独立按键J5的排针跳线帽连接2脚和3脚
  2. 开发板使用矩阵按键J5的排针跳线帽连接1脚和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转接板原理图中,可以看出P36,P37引脚皆在了P42,P44引脚上(如不能理解只需记住即可)。

二、按键的使用

1.按键的检测

  1. 独立按键模式:按键左端接地(原理图),我们只需检测右侧引脚电平即可。
  2. 矩阵按键模式:可以将按键一端设置为低电平,检测按键另一端的电平即可。

代码如下:独立按键的检测

void main(void)
{
	P2=0XA0;P0=0X00;P2=0X80;P0=0XFF;   //初始化程序,以后讲解
	
	while(1)
	{
		if(P30==0)P00=0;  //P30为需要检测的按键引脚(原理图)
	}
}

2.按键消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下按键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抖动,我们将通过软件进行按键消抖。

代码如下:

if(P30==0)
{
	Delay5ms();
	if(P30==0)
	{
 			//需要实现的功能
	}
	while(!P30);
}

3.矩阵按键的实现

代码如下:

//矩阵按键只需将右侧一个引脚置为低电平,检测左端四个引脚电平即可
void key_board(void)
{
	unsigned char temp;
	P42=1;P44=0;P3=0X7F;		 //0111 1111  一个引脚置高电平,其他置低电平
	temp=P3;         
	temp=temp&0x0F;				 //(0111 1111)&(0000 1111) 
	if(temp!=0x0F)
	{
	  Delay5ms();
	  temp=P3;
	  temp=temp&0x0F;
		if(temp!=0x0f)
		{
			temp=P3;
			switch (temp)
			{
			   	case 0X7E: 		;break;	 //编写功能区
				case 0X7D:      ;break;
				case 0X7B: 		;break;
				case 0X77: 		;break;
			}
		}
		while(temp!=0x0f)
		{
		temp=P3;
		temp=temp&0x0F;
		}
	}
	//检测s7,6,5,4按键,其他按键方法相同。
}


总结

本文介绍了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的使用方式,以及按键消抖方法。

  • 9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打篮球的猫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