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先介绍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是今年388分上岸西南交大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的,本科双非,科班出身,有竞赛有科研项目。备考期间一直想着如果上岸要写一篇详细一点的经验贴,因为我在备考期间就是通过经验贴来看自己进度,学的水平等等。经验贴给了我莫大的帮助,秉承着把这份帮助传递下去的想法,我现在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可以给考西南交大840的你提供一些备考思路。
择校
择校真的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在考研前期我经常会因为看学校而直接摆烂一天,如果你现在也在择校应该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哈哈。我在7月份之前其实一直想考的是东B大学,专业课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专业课科目不算多,难度怎么样我不清楚,因为我在开真题之前就换到交大了。当时是五六月份吧应该,各个学校开始夏令营了,因为我本科有一些项目,所以也一直在关注夏令营,我也推荐大家在那个时间段多关注下夏令营,因为有些学校的夏令营是如果你得了优秀营员就可以免复试(东B大学就是这样的),当时我看了好几个学校,但是只有西南交大的夏令营是线上的,我也不想专门为这个事情跑到异地。所以我当时只投了西南交大的夏令营,最后也获得了优秀营员。但是!坦白说西南交大的优秀营员对考研人来说没什么用,只是说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但实际没那么多同等情况,而且同等情况这个东西太主观了,不好评定,总之没什么用。但是因为是线上的,所以就参加了。我是在7月份才知道自己获得了优营,也是当时才下定决心把目标院校改成交大的,再一个我觉得交大也蛮好的,211,工科实力强,在西南地区还算可以,华为校招等等吧,所以备考期间一直也还算有动力。这是我的择校过程,大家可以看看我的经历能不能给你的择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择校我感觉是考研这一年里最难的,目标院校定的高也许学起来会有动力,但是风险往往更大。定低了心里又可能会有落差,备考期间没什么心思学习,所以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院校真的挺难的。
政治
我的政治是考了71分,之前一直听说四川有点儿旱,但是感觉今年也还ok?我看大家好像政治分都还可以。说说我的进度安排吧。
7月—9月:我是七月份才开始学习的考研政治,这几个月就是每天看一节tt老师(哈哈对不起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然后对应做肖老师的1000题。我的学习顺序是马原,毛中特,近代史,习思想,思修。其中我马原是正常速度看的,毛中特,近代史和习思想都是二倍速观看的,思修直接没看。这是我看别人推荐的顺序,但是!我推荐的顺序是马原,近代史,毛中特,习思想,思修。其实就是把近代史和毛中特换了个位置,因为我觉得应该得先学习下发生了什么(近代史),再学习其中人物的思想理论吧(毛中特),而且这个人物提出理论大多是在某件事情上提出的,比如开了某某会才提出这个想法。不过学习顺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不知道怎么学的话就可以按我提出的顺序学。
10月—11月:10月的前半个月我还是按照之前的进度学习的,到了后面背诵手册书出来了。(提醒大家一下,背诵手册我认为是考研政治中最重要的一本书)。所谓背诵手册,就是一个小册子。tt老师,腿姐,肖老师都有,三家各有特点,24考研是肖老师第一年出背诵手册,我使用的也是他的手册。从背诵手册出来,就可以把核心考案放下了,主要看背诵手册了,每天拿出0.5h-1h时间来看背诵手册。不用背,去年我也有同样的疑惑,是否需要背下来,学长学姐说不用背,在经过我本人亲测后,确实不用背,因为背不下来。就反复看,看多了,自己就大概记住了。怎么看呢,我认为手册主要要看的就是近代史和毛中特部分,因为这两门课要看的地方多。马原的话我也只是偶尔会翻看一遍,因为是一些偏哲理性的,大家多多少少本身就会懂些,而且到后面做题就会发现马原这块儿的题好像大多是凭感觉选出来的.....习思想的话我没看小册子,我是看的一个考研公众号发的资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