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时,我心情非常复杂,理想汽车在 2023 年前,给大众的印象几乎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智能化宣传着墨极少。
在小鹏公开宣布将自动驾驶作为自己的核心能力,蔚来也大举投入智能化研发时,理想汽车用极强的产品定义能力,满足了目标客户的产品需求,并且找到了非常大的拥趸群体。
虽然彼时从用户端理想的智能化能力也收到了不错的评价,但是相比其他两家的攻势,理想汽车的声量显然不足。
直到在 2023 年初,事情才发生变化,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 2023 年开年内部信中提出,公司的愿景是在 2030 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这宣布李想正式大举进军智能化领域,并且试图将智能化作为产品的核心价值。
同年四月,李想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理想汽车有 4 支人工智能算法团队,智能座舱 AI 团队、智能驾驶团队、智能工厂团队、智能零售团队。
在 2023 年 6 月,理想汽车突然开启城市 NOA 媒体试驾,时间节点领先大部分智能驾驶团队,大大超出了外部团队的意料,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真正开始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在 2023 年 10 月,李想在自身的回忆总结中反思,智能驾驶的投入时机晚了半年。
当时我看到这篇新闻稿,隐隐觉得晚了半年的描述似乎是非常保守的,毕竟蔚来汽车 2020 年底就已经将任少卿招募麾下,大力组建团队;当时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团队更是星光熠熠,谷俊丽、曹光植、吴新宙等等,都是业内知名技术大牛。
而理想汽车的智能化团队虽然一直有投入,但是从 2022 年中,才大举扩张。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个时间点相较于头部团队是相对靠后的。
但是新势力账面上最多的现金储备让理想汽车智能化团队的扩张有了充分的底气,例如 2023 年的校招 Offer 理想几乎给出了智能驾驶行业最高的价格,远高于蔚来和小鹏。
一年过去了,为了追赶进度,这一年,理想自动驾驶团队多次传出高强度封闭开发(封闭开发:软件行业高强度日程工作说法,模糊上下班概念)的消息。
在 2024 年 1 月,OTA 5.0 交卷, 理想汽车的大幅产品力提升。
尤其是理想 OTA 5.0 发布之后,某直接竞品智能驾驶工程师向我表示:「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回去睡不着觉。」
这似乎证明李想再一次判断正确,不论是对整体行业技术演进趋势或者是内部研发节奏。
智能化技术护城河为什么如此轻易可以被跨过?作为后来者的理想汽车,做对了什么?
我想从智能驾驶和大模型两部分来谈,这也是这次理想汽车重点推送的两部分技术。